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星,我国古代称它为岁星,别号太岁。在西方,木星的英文名字叫“朱庇特”,意喻古罗马神话中的天神。多少世纪来,这位神奇莫测、亮度仅次于金星的“太岁”或说是“天神”深深吸引着地球人类。直至近些年,“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先后对其近距离观察,特别是“伽利略号”太空探测器1995年12月进入木星轨道,人们方渐渐识得它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8月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6年7月4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环绕木星运行。按计划它将环绕木星33圈,最后像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一样,投入木星大气的"怀抱"。它将探测木星大气层以及大气层深处的热辐射源,穿过木星的南北磁极,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松园 《百科知识》2013,(8):15-17
2011年8月启程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了3个10米长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满足它在探测活动中对电能的需求,这在人类的木星探测活动中是史无前例的。此前的木星探测器如"伽利略号"都是依靠钚提供能源的,这种核原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航天器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美国最近公布的一项模拟研究,土星卫星土卫四冰壳以下可能有海洋,并且这个地下海洋直接接触到岩石星球的核心。海洋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可提供水、充足的能量和有机化合物这三个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还有哪些被认为拥有海洋或水冰,并可能会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呢?1.木卫二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号探测器是第一个专门探测木星的探测器,它于1995年12月抵达环木星轨道。1996年8月,科  相似文献   

5.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14):28-29
科学家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即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也会犯下一些现在看来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 1.伽利略肉眼“看到”木星卫星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对外宣称他看到了木星的卫星。另一位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科·辛济则认为伽利略是自欺欺人,他指出,木星的这些卫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假若你有一架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你便有可能看到4颗木星的卫星,它们环绕于木星的周围。1610年,当望远镜刚刚发明出来时,伽利略便用它看到了这4颗卫星,它们依距木星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以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名字命名为艾奥、欧罗巴、盖尼米得和卡利斯托。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伽利略发现的,所以又被统称为“伽利略卫星”。  相似文献   

7.
智浅 《今日科苑》2004,(7):29-29
我们对于木星的了解又多了一些,这些信息的来源其实都是出自美国的“伽利略”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赵复垣 《百科知识》2000,(12):11-12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因此有“行星之王”的美誉。在每年中一些特定季节里,木星都在夜空中显得特别亮丽动人。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观测木星,发现在其周围有4个小小的亮点,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亮点应该是环绕木星运动的卫星。正是伽利略这一历史性发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木星闪电的秘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对木星闪电的起因感到迷惑。"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任务小组的科学家发现,木星闪电实际上是地球闪电的"翻版",但闪电的分布与地球不同。"朱诺"号上的微波辐射探测仪可以记录频谱范围很广的木星无线电信号。它检测到了377次闪电放电,范围在兆赫-吉赫之间,与地球的闪电相同。但不同的是,木星  相似文献   

10.
发现木星的月亮的故事及其他吴一德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曾讲述过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月亮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至今谈起来仍很有意义。本星是九大行星(即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中最大的行星.它有...  相似文献   

11.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木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忙碌的太空交警木星距离地球6.28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4倍。地球上的生命和木星有什么关系呢?天文学家认为,在把水送到地球和把小行星及彗星对地球的破坏性撞击减轻至最低程度方面,木星功不可没。它的强大引力将诸如彗星这样的太空碎片清除得干干净净,为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综观太阳系的历史,木星曾经扰乱了无数天体的运行轨道。由于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其产生的引力非常大。1994年7月,舒马克—利维9号彗星被木星所吸引,偏离…  相似文献   

12.
正7月5日,美国"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迄今人类距离木星最近的航天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这次探测任务都有哪些看点?收集数据探索奥秘据"朱诺"号项目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介绍,"朱诺"号此次进入的是53.5天周期轨道,而不是进行科学考察的14天周期轨道。"朱诺"号要先在这个轨道围绕木星飞行2圈,10月19日左右再次点燃主引擎,进入14天周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4日,太空探测船“伽利略”号(Gslileo)传回了木星第二卫星“欧罗巴”的照片。在照片上可以看见“欧罗巴”的表面是一堆堆的冰块。 美国阿里桑那州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地质学家,基利博士(Dr. Ronald Greeley)认为冰块下面可能覆盖著海洋,这跟地球两极的海洋在春天溶雪时的情况差不多。从冰块的形状可以知道冰层不厚,覆盖著水或将溶解的冰,因浮动而令冰层裂开成块状,这些浮动的冰块就好像地球上的冰山。 科学家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历程     
正1977年9月5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1977年9月5日,质量为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带着人类的问候向茫茫星空奔去。它离木星最近时只距离木星中心3.49万千米。由于在如此近距离掠过,"旅行者"1号得以对木星的卫星、环、磁场以及辐射环境作深入了解及高解像度拍摄。它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历程     
正1610年1月7日——伽利略成为首次利用望远镜发现天体的科学家1609年5月,正在威尼斯进行学术访问的伽利略偶然间听到一则消息:荷兰有人发明了一种能望见远景的"幻镜"。同年8月,伽利略制造出了两架望远镜,更不同寻常的是,他把望远镜指向了星空。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后来借助于望远镜,他还  相似文献   

16.
质谱计在行星大气和土壤成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谱计多次用于空间任务,探测了土星、木星、火星、金星等的大气成份,并搭载在多个探测器上对火星土壤成份进行了分析。本文回顾了质谱计在这些任务中的应用,包括先锋号金星探测任务,海盗号火星探洲任务,伽利略号木星探测任务、惠更斯一卡西尼号土星探测任务、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凤凰号火星探测任务等;并分析了质谱计在未来空间探测任务中面临的挑战,及近年来质谱计空间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末,合众国际社评选出1995年十大科学和医学新闻。其中有三项是天文学领域的成就:第五项——太阳系以外第一颗行星的发现;第九项——黑洞观测丰收年;第十项——伽利略号航天器到达木星。为什么要把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发现选为重大科技进展?它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问专家     
正如果地球撞上木星会发生什么?与地球比起来,木星是个巨无霸,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317倍,体积约是地球的1300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撞上木星的地球很可能还没掀起波澜,就消失了。不过,这只是地球垂直并且直接撞上木星的情况。如果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5年的漫长飞行,"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终于在7月4日进入木星轨道,但"朱诺"号上的科学仪器并未启动,这时的轨道很大,每53天绕木星一周。到8月下旬,"朱诺"号启动携带的科学仪器开始近距离探测木星。到10月,"朱诺"号将进入一个每14天绕木星一周的稳定轨道,然后从事长达一年半的木星探测。那么,"朱诺"号将如何探测木星呢?与此前的探测器相比,"朱诺"号又有哪些非凡之处呢?木星云下的秘密木星被称为"朱庇特",在罗马神话中是"众神之王"的意思。木星当之无愧是太阳系行  相似文献   

20.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07,(2):110-111
“新视野”号即将飞越木星美国宇航局(NASA)在“新视野”号探测器升空一周年之际发布最新消息说,该探测器即将飞越木星。“新视野”号于2006年1月19日升空,历经整整一年的飞行,跋涉近8亿公里,现在已飞到木星的“地界”。预计它将于2月28日与木星擦肩而过,最近时距离木星只有230万公里。“新视野”号与木星的这次近距离接触将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个绝好的观测木星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