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941年6年22日,经过充分作战准备的希特勒,按照他早在1940年12月就已批准的以“巴巴罗萨”为代号的作战计划,对苏联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苏德战争打响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大部分苏联飞机还来不及起飞就被摧毁。德国装甲部队三天内就推进了250公里。三个星期中,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分别推进了500公里、550—6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也推进了300—500公里。德军的  相似文献   

2.
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由于对英作战的艰巨性和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军事战略从西线攻英转移到东线攻苏。纳粹德国为实施军事战略和转移作了充分的准备,制订了攻苏的“巴巴罗萨”计划和与意大利及日本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一军事战略的转移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54页讲到莫斯科战役时说:“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但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第126页在讲到“不列颠之战”时又说:“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不能实现,是法西斯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那么究竟这两个战役哪一个才是希特勒自发动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失败呢?笔者认为,“不列颠之战”是希特勒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理由有:第一,从时间上看,“不列颠之战”发生于1940年秋至1940年11月,而莫斯科战役发生于1941年秋至1942年初。显然,莫斯科战役晚于“不列颠空战”。第二,从战略角度看,希特勒制定了独霸欧…  相似文献   

4.
雷达的发明     
1940年9月15日,希特勒命令500架战斗机对英国伦敦进行突然袭击,准备给英国以毁灭性地打击,希望一举击溃英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国飞机刚刚飞抵英国领空,就遭受到英国空军的炮火拦截,185架飞机被击落,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 30年代 ,国际舞台变幻莫测 ,“山雨欲来风满楼”。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 ,西方有希特勒德国 ,东方有日本帝国主义 ,德日两国都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 ,它们在西方民主国家“反苏”的鼓动下 ,蠢蠢欲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苏联必须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力争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因欧洲局势比远东险恶 ,能否避免两线作战关键在远东采取的政策。为此 ,苏联政府一方面对日采取和平政策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 ,在东部边境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让日本侵略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大力援助中国抗战 ,让中国紧紧顶住日本 ,使其无法“…  相似文献   

6.
<正>1945年4月30日,苏联军队进入德国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布劳恩自杀,尸体被焚毁于柏林总理府的花园内。英国情报局委托特雷沃·罗伯(Trevor Roper)教授收集证据以证明希特勒失踪或死亡,他于1945年11月1日报告称希特勒已死亡。然而,有人质疑他的鉴定,怀疑希特勒没有死。苏联人找到的尸骸究竟是不是希特勒?希特勒逃去了哪?这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名的传闻,流言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上台之初就提出了"生存空间"理论,明确展示了反共产主义的政治观点,并且开始了积极的备战。为了避免战争,苏联开始与英法接触,但在认识到英法两国毫无诚意之后,转而与德国周旋,尽量避免单独对抗德国;而对于德国来说,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必须在英法和苏联之间选择稳住其中一方,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了苏联。双方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着外交博弈。  相似文献   

8.
"巴巴罗萨"     
13世纪时,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有个名叫腓特烈的皇帝,曾妄想通过血腥的战争,来征服整个欧洲。这个腓特烈大帝,有个外号,叫"巴巴罗萨",意思就是"红胡子"。七百多年后,继承了腓特烈的衣钵,而且野心比那个"红胡子"要大得多的希特勒,用"巴巴罗萨"作为代号,制定了又一个侵略计划。  相似文献   

9.
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专政,疯狂迫害知识分子和犹太人,使一大批杰出的知识分子纷纷逃离德国。其中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杰出的原子物理学家迈特纳、特勒、西拉德等。鉴于希特勒为了侵略扩张,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许多迁居美国的正直的科学家十分不安。1939年8月,西拉德和特勒请爱因斯坦出面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第一批原子弹。罗斯福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批准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的大规模研制计划。此项计划高度保密,连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脑溢血病逝,他接任了总统后才获悉的。到1945年7月15日,美国第一批三颗原子弹制造出来了。为了保密,分别叫“瘦子”、“胖子”、“男孩”。7月16日,第一枚原子弹“瘦  相似文献   

10.
就苏德战争初战阶段(1941年6—12月,以下简称苏德初战)而言,“(纳粹)闪击战破产”说和希特勒断送了“获胜的机会”说,至今各执一是。我意,苏德初战表明的是:“巴巴罗萨行动”的极限。  相似文献   

11.
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局势极为紧张。为了制止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苏联和英法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谈判没有取得成功。同时,苏联和希特勒德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安全需要,抓住时机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给世界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希特勒冒险进行两线作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时,德国两线作战,惨遭失败;二战时,希特勒重蹈覆辙.冒险之举,既有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又包含了他对两个战场不同形势的估计,也及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英美和苏联不同的军事战略意图,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溃败已经为时不远,在击败纳粹德国后,盟国如何协同对日作战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雅尔塔会议前夕,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对日决战日益临近。美国三军首脑估计,在德国投降后,尚需18个月才能打败日本。倘苏联不出兵对日作战,美国需付出伤亡一百万人的代价。当时原子弹尚未试验成功,为了缩短战争进程,减少美军伤亡,罗斯福希望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罗斯福还担心,苏联可能趁美国对日作战筋疲力竭之时,长趋直入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广大地区,严重影响战后美国控制中国的计划。为此,他希望与苏联达成一项谅解。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减少美军伤亡,竟然不惜牺性中国领土主权以满足苏联的要求。在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的会晤中,基本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双方还约定对达成的协议保密。2月11日,苏方提出最后文本,当天,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协定上签了字。  相似文献   

14.
1944年夏。希特勒东普鲁士大本营的会议厅被炸毁,这个事件的矛头显然是指向希特勒的,但他当时却侥幸不在场。这也许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事实上,苏联也早已策划过暗杀希特勒…… 1941年7月,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两周后,苏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就组建了特工小组,深入德国敌后进行侦察和破坏活动。8月8日,该小组向斯大林呈交了第一份行动报告,决定把消灭第三帝国的高层领导人作为行动目标。在得到斯大林等人首肯后,他们开始了周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希特勒铁蹄的蹂躏,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然后,希持勒集中了2000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大空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说:“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  相似文献   

17.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埃塞俄比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到1939年九月初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与英、法对德宣战时,欧洲的战争全面爆发了,成为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1941年六月,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与同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与美国参战后,西方战场与东方战场互相连接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扩大了。战争的一方面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另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8.
刺杀希特勒     
正当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抢滩登陆,并以破竹之势向德军占领下的西欧大陆挺进的时候,德国发生了一次刺杀希特勒的事件。事情发生在1944年7月20日,当天,希特勒来到他在萨尔斯堡的大本营,召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这个大本营是希特勒指挥作战的地方,平时戒备森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为什么在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偶然还是必然?值得高度关注。分裂华北吞并中国、独霸远东,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自1935年起至1937年,日本三度拟定实施"北支明朗化"的处理要纲,三度制定对华全面战争意义上的年度作战计划;在之前和期间,拟定占领中国各地的计划。有了作战计划和占领计划,日本还需要准备和寻找时机。通过广田内阁到近卫内阁,日本到1937年6月上旬建立起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战时体制"。同时,德国的崛起和《日德反共协定》的签订,使苏联被德国牵制住;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使英法等列强被牵制住而无暇顾及远东,日本动手的国际时机成熟。在此过程中,日本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广田三原则,企图不战而亡中国;中国统一进程和抗战准备,使日本如坐针毡。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在成熟的国际条件和国内战争准备下,驻屯军选择战略地点卢沟桥制造了事变。就这样,日本有计划有步骤寻找时机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20.
《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是于1939年3月15日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阴云再度在欧洲上空翻滚。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进一步加快侵略步伐。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把但泽“归还”德国的最后通牒。4月3日,希特勒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密令,要求德军作好在9月1日以后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