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2,(Z1):20
正本刊讯(记者刘菲)1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二卷)》。蓝皮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海天出版社联合出版。该本蓝皮书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2.
组稿编辑并出版发行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年度报告(蓝皮书),可以及时概括和总结特定地域、特定时段全民阅读理论和实践成果,呈现一地一时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成效,支撑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参考,提高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知名度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论文通过评析《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及《江苏全民阅读年度报告》问世各卷,概述和评析其内容和体例特点,以期为方兴未艾的全民阅读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精心打造的推进全民阅读品牌——"红沙发"系列访谈,有了新成果。1月9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在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为新书揭幕并发表讲话。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跟随"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走遍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地方党政  相似文献   

4.
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兴起给大众出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民阅读的规模、成效和持续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大众出版;大众出版的繁荣对全民阅读活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有力地促进全民阅读。因而,走好大众出版这条路是服务全民阅读的需要,同时也是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指导、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制作,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卫视同步播出,播出后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之所以深度参与这部电视纪录片,主要考虑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年以后,有必要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做好全民阅读的持续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2017,(18):73-73
全民阅读办公室编ISBN:978-7-5086-7673-9出版时间:2017年5月定价:59.00元开本:32(大)页数:360装帧:平装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是一件关乎国民素质、综合国力以及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过去10年里,全民阅读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近年来,全民阅读更在国家层面上得到重视,体现出整个国家对全民阅读意义认识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张建凤 《出版广角》2015,(10):23-25
数字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庞大的用户市场,加上数字阅读便携性、互动性、易传播、低成本等优势,使得数字阅读日益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注入了新活力,以数字阅读方式进行全民阅读推广是顺势而为.数字阅读将成为推动全民阅读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打破我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消除知识鸿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国民的阅读水平,则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中国人热爱阅读,与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出版文明、最发达的图书文化密切相关。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因此,应齐心协力,将全民阅读提升为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的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9.
3月21日,为进一步推动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召开了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工作协调会,就落实《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和部署。  相似文献   

10.
全民阅读是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和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推动密切相关。我国主题出版发展比较成熟,政策性和时效性较强,但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选题过剩和盲目选题、缺乏特色精品优秀出版物、主题阅读的需求量大但缺乏主题阅读文化、主题阅读活动未与全民阅读战略深入对接以及出版单位推动主题出版的保障措施仍不健全等。在全民阅读战略的推动下,出版行业应加强系统引导,增强责任意识;利用自身优势,构建特色主题出版物。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借助全民阅读战略政策积极构建全社会的主题阅读文化;实现全民阅读战略与主题出版、主题阅读的深入对接。各级出版单位应构建各类促进主题阅读的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11,(4):145
<正>3月21日,为进一步推动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召开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工作协调会,就落实《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和部署。  相似文献   

12.
刘大诚 《今传媒》2016,(9):128-129
本文对当下的中国人均图书低阅读量表示了关注,从数个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对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进行了肯定和赞美,并从一个出版人的视角,指出出版社既是“全民阅读”的受益者,又是责任主体、参与主体,理应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新时期中国出版人的出版梦。最后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倡导大家多读纸质图书,不要做“低头一族”。  相似文献   

13.
2月17日,围绕如何开展好2009年全民阅读活动以及如何建立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和中宣部出版局在京召开2009年全民阅读活动座谈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当当网总裁助理张颖、北京交通广播节目编审王世玲、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等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4.
韩晗 《出版广角》2013,(13):31-33
"全民阅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看重对大众阅读素养的培养、对全社会阅读质量的提高,而不仅是对阅读者数量与出版传播技术的追逐。"全民阅读"作为一个念兹在兹的口号,正在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产生着影响,近年来在台湾地区也有提及。譬如有台湾学者指出,要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带动全民阅读,进而提升台湾地区的竞争力。平心而论,"全民阅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国出版产业化的发展也发挥了助推意义。近些年来,一大批好书、佳作在"全民阅读"助力下获得  相似文献   

15.
全民阅读是构建新闻出版强国的基础和平台,本文以珠三角为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全民阅读与新闻出版强国建设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旨在从深化全民阅读的角度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全民阅读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 《出版参考》2010,(12):10-10,12
从1999年8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一次国民阅读调查开始,到2010年4月第七次全民阅读调查发布,全民阅读调查活动已经走过十二年。十二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中央相关部委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相续开展了大量的阅读活动。全民阅读的观念在全国深入人心,读书的氖围目益浓郁。十二年间,从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了国民阅读形式与阅读习惯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李栋 《传媒》2015,(2):31
本刊讯1月16日,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工作,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将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全民阅读公益海报、摄影作品有奖征集和评选活动。此次征集活动主要包括公益海报和摄影作品,内容要求突出加强"中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倡导并组织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进入了第六个年头。新的一年,初春充满了生机,孕育着书香;新的起点,全民阅读的范围和影响在这个春天进一步扩大。在中央和各地的积极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发展、壮大。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今年第一季度全民阅读活动呈现出了更多缤纷亮点。  相似文献   

19.
黄毓 《出版广角》2022,(12):62-64
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形成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全民阅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出版业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提供者与推动者,是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出版业能否根据时代变化和人们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和丰富的阅读形式,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外全民阅读制度建设、参与主体、实践形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国情下全民阅读的共性经验,分析我国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我国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