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琴 《贵州教育》2012,(18):45-45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学校的规矩什么也不懂。这得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然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经验或为了赶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养成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他们拿着课本、教案,走上讲台便上课。有的是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认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事不关己;有的年轻班主任,认为养成教育是在班会课上进行的,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班主任则为了“提高”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将班会课上成了学科课;部分数学教师把养成教育误认为只有语文课堂才能进行,便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将养成教育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2.
于洪飞老师持续不断地学习,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许秉红老师咬定反思创新,拥抱了明亮的月儿;肖盛怀老师坚持读书思考,用写作盛开了自由的花……读着几位优秀青年班主任用真情和智慧凝聚成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甘平庸孜孜以求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他们执着地行走在教育追梦路上激情澎湃的歌声。我久久地感动着,也深深地思索...  相似文献   

3.
“生日快乐!”早自习时一走进教室,我就听见有学生欢快地祝福着。举目一看,好几个学生正笑嘻嘻地围绕着胡苗,送上生日礼物。胡苗满脸的笑容,乐不可支地接受着同学的祝福和礼物。原来今天是胡苗的生日。我不禁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感动,也乐呵呵地走到胡苗旁边,一边祝福她,一边打量那些生日礼物。有的送了一只又大又可爱的熊娃娃,有的送了音乐盒,有的送了一盒高级巧克力……祝福完胡苗,我悄悄询问了几个送礼物的学生,他们花了多少钱买的礼物,结果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我很是吃惊,问他们为什么花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4.
<正>感动是一株野花,不经意间,它就满满地充斥在我心间;感动是一树花开,芬芳四溢,弥漫在每个人的心田;感动是一片花海,放眼望去,如绚丽烟花绽放我心。我的心中绽放着一朵感动之花,他的名字叫作奉献。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山区孩子,她为了保护两个学生而献出了双腿。他们都将自己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是汪金泉、张丽莉,还是那些更普通的人民教师,无一不把自己的心血奉献给了学生。犹记得那些  相似文献   

5.
创业仍是许多大学生心中的梦想。只要你随意浏览各高校的BBS,人气最旺的当数创业论坛,大学生的“创业宣言”比比皆是,平静的大学校园里,永远不乏创新精神,永远不乏创业热情。所不同的是,在吸收了昔日创业先行者的经验教训之后,今天的创业者已多了一些冷静和选择,多了一些理性色彩。本期我们记者采写了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故事:他们或是为了生存;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是为了一颗自由飞翔的心;或是为了自己研发成果的转化,或是为了喜欢的专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经历着风雨坎坷,品味着酸甜苦辣,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有的言行粗鲁,动辄骂人、打架或恶作剧;有的对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公开抵制;有的自私自利思想严重,事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集体事情漠不关心;有的厌学、弃学,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行为不诚实,惯于说谎、欺骗,考试常常作弊;有的虚伪、固执、嫉妒、报复心强;  相似文献   

7.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8.
从教二十多年,我常常被学生所感动,被他们的天真纯洁感动,被他们的善良热情感动,被他们的睿智机敏感动,也被他们的博学多才感动——我曾遇到过记忆力超群的学生,但凡出现唐诗宋词,你出上句他对下句,你出诗句他便可说明出处。我曾被意志力超群、坚韧顽强的学生所折服,为了班级荣誉,他连续三个晚上不睡觉顽强练习表演曲目,取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为了拜师学艺,他每天打工至凌晨三、四点钟,早晨六点钟又起床去跟老师学习,最终考取了艺术学院并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9.
储呈云 《山东教育》2005,(23):67-68
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在美国有一位小学女教师毕姆,她为了让自己教的学生也做到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便想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教育方法,她让每一个学生都当一天残疾人,有的用布把眼睛蒙住当瞎子;有的拄着拐杖当瘸子;有的当哑巴,一天不开口说话;还有的把耳朵堵上当聋子等等。结果这些孩子根本想不到残疾人的生活是那么痛苦,他们立志长大后要为残疾人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在即将进入高三的时刻,面对课程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他们的诸多烦恼和困惑接踵而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从而选择了自暴自弃。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同学被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感动着,被许三多感动着。这不正好是一个教育契机吗?面对着学生存在的缺乏自信、轻言放弃的倾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悟,或许就是解开学生“心结”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王月玲 《中学教育》2006,(11):22-2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倡导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用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有的记录着教师勇于探索取得成功的历程;有的叙说着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惊人机智;有的展示着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等等。撰写教育故事是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信念,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故事却让人大倒胃口,因为他们的故事大多是“下载来的”、“借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教师必须要先感动自己,让自己进入音乐作品中,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进入音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即将进入高三的时刻,面对课程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他们的诸多烦恼和困惑接踵而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从而选择了自暴自弃.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同学被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感动着,被许三多感动着.这不正好是一个教育契机吗?面对着学生存在的缺乏自信、轻言放弃的倾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悟,或许就是解开学生"心结"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感觉到一些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愈来愈不好管。国家和学校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不感激;老师为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他们不理解。有的孩子性情急躁,心目中只有自己,动不动就发牢骚,他们在学校里顶撞老师,在家里顶撞父母,有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好好的鞋子和衣服因款式不新就甩掉了。文明语言、文明行为、道德情操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5.
“向别人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两处景物或景点,请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下来。”我再一次强调了习作的要求。只见学生们慢吞吞地拿出纸和笔,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无精打采地托着下巴,有的在纸上涂涂写写,似乎先前的范文引路对他们毫无作用,他们仍旧无从下笔。在教室里巡视,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奋笔疾书,我不禁思索着该如何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与孩子为友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面对的是许多的孩子。有的孩子生性乖巧,讨人喜欢;有的孩子活泼开朗,伶牙利齿;有的孩子天生内敛,沉默寡言;有的孩子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也有的孩子只顾自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去放弃个性,也没有理由以貌取人,更没有理由忽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每一个孩子更像是来自不同土壤的花朵,绽放着各自的美丽,散发着不同清香。而教师则是护花使者,用爱与信任灌溉、呵护每朵小花,让他们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7.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8,(12):23-23
6月7日,第一批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学生步入高考考场。在迈向成年的这一年,他们与祖国一同经历着汶川地震的阵痛,也一同在泪水与感动中成长、成熟。记者看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已不仅可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独自上“战场”,而且还不忘在紧张的迎考中向千里之外的灾区同龄人送上真挚的祝福。人生的考场上,他们正在行着自己的成年礼。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各类学校中都存在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成绩较差,表现往往也差,最差的学生无法毕业或升学,有的成为社会包袱,有的成为“问题少年”,甚至危害社会。在课堂上他们有的静不下来,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的烦躁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有的漫不经心,健忘,不守纪律,由于疏忽常出差错;还有的好打架滋事,情绪不稳,人际关系不良。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里﹖过去我们总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当的结果,是父母与学校不合作、环境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我们总希望通过思想教育来转化,但往往事与愿违,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总务主任一脸怒容地站在我面前说:“你们班的门遭到学生的破坏广我听了颇感震惊。怎么会是我的学生干的呢?真让人难以相信。想想自我当班主任以来,为这个班所做的一切,真感到委屈。有的学生有自卑心理,我便经常予以鼓励,帮其扬起自信的风帆;有的学生因家庭问题、个人交往问题而影响了学习,我便耐心地开导,使其尽快摆脱困境;有的学生说学习生活太枯燥了,我便带他们去郊游、野炊,组织他们创办班刊,举办朗诵会、联欢会,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并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我还颇费心机地将全班同学的…  相似文献   

20.
学期接近尾声,我品味着收获的甜蜜,忘却了日常的烦恼;感受着学生的成长,忘记了身心的疲倦。在欣喜和轻松之余,我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我想:学生对我满意吗?学生喜欢我吗?我来到学生中间,跟他们交流,希望通过沟通能够找到答案。可是,有的学生羞于回答,有的学生遮遮掩掩,言不由衷,我心里还是迷迷糊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