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橡树》是我国当代"朦胧诗派"代表女诗人舒婷的一首别具意蕴的爱情诗。以《爱情与自由》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也是一首感情炽热的爱情诗。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解读,更深刻地理解诗的主题,深深体味两位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的诗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的内蕴。  相似文献   

2.
张丹阳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5):33-36,40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纯真质朴、热烈奔放;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深情绵渺,含蓄蕴藉。在中国情诗的历史长河中,两者既有关联性又有相异性。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人教版必修本)选取入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同时选入了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对比鉴赏,就会发现它们恰好构成了一种男性与女性之间关于爱情宣言的对  相似文献   

4.
许敏 《现代语文》2009,(1):55-5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必修本)第一单元的诗歌阅读专题,在第四课的外国诗三首中选取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同时在第三课的中国当代诗三首中选取了我国当代诗人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对比鉴赏,就会发现两首诗歌在主题确立的共性基础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诗经》爱情诗中风物描写和情事抒叙二之间的艺术关系,历来有“比兴说”、“自然物象说”和“隐语说”三种说法。《诗经》情诗中风物成为主体观照对象的过程经历了五个层面,《诗经》爱情诗中风物描写与情事抒叙二之间进行着绵绵不息的情感交流。是“心物同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人类不可能离开爱情而求得生存,于是爱情成为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诗人,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涉及到爱情的。创作爱情诗在英美文学历史上成为了一种传统;中国诗歌史上有关爱情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尽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缺少“真正的情诗”。在当代中国,许多一流诗人也有一流的爱情诗作,如郭小川、余光中、舒婷与翟永明等,也许只有贺敬之是一个例外。所以,当我读到如此精致与深切的爱情诗篇,我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六百余首诗中有二十首 《 无题》诗,此类诗是爱情诗或寓托诗,历来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两个提法应并存 ,两者间没有严格的界线,政治寓托是通过写爱情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爱情诗也渗透着诗人 的某种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8.
《诗经·郑风》21首爱情诗中,其中情诗占19首,从其中许多篇中可以看出女性主动表达爱情,通过女性的心理和行动展示对男性的爱慕,形成了郑风中独特的爱恋模式。  相似文献   

9.
普希金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爱情诗,从表现的内容到流露的感情都有明显的差异,但热情讴歌真、善、美,执著追求纯洁的爱情这条主线,不仅贯穿爱情诗创作的始终,而且与诗人一生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相一致。这些诗歌还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当时严酷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逆境中诗人巨大的精神痛苦、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因此,普希金的爱情诗高于一般意义上的情诗,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涵。本文对普希金爱情诗的内容、基调及艺术特色等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必修本)收录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同时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实我们不妨将《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曾经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本)对比鉴赏,就会发现它们恰好构成了一种男性与女性之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学在感情表达上有着明显差异,中国以婉约内敛为主,一般不把"爱"字放在口头上,而是委婉地通过暗示借喻来告诉对方。相反,西方对感情的表达要直白多了,往往直抒胸臆轰轰烈烈。《关雎》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的代表作,《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西方歌颂爱情的经典篇目,两首诗的题材一致,而对感情的表达方式正体现了中西文学的精髓与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诗经·郑风》21首爱情诗中,其中情诗占19首,从其中许多篇中可以看出女性主动表达爱情,通过女性的心理和行动展示对男性的爱慕,形成了郑风中独特的爱恋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爱情诗一直占据着诗歌领域的重要舞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岛和爱伦.坡是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两位诗人,但其爱情诗《爱情故事》和《安娜贝尔丽》却有惊人的相似性,即对遭遇平庸及灾难后的爱情进行了理性的反思。由于诗人所处国度的文化差异及诗人本人的生活阅历及个性等的不同,在其诗中又蕴含着不同的爱情观及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4.
《诗经·郑风》中,爱情诗很美,其中透露着人们的真情情,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想像,在这些诗中,又可细分为:爱情风俗诗,男女欢爱诗,专一笃情诗,离别相思诗、哀怨诗几个小类。  相似文献   

15.
《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首经典性的古诗词歌曲。由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而成,歌曲中短短几十个字不但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歌曲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伤感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九歌》是诗人屈原放逐期间学习民歌而创作的组诗。其中的《山鬼》历来皆沿用情诗之说。其实,它既是情诗,又是一篇成功的言志抒情之作。女神即是诗人,她苦恋着的公子即是诗人所寄予希望的对象———楚王。诗篇就是通过女神对受情的执着、坚贞来显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挚爱。而女神所处环境的艰险、恶劣以及情人失信、食言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恰是诗人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及自己悲惨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诗经·卫风》因爱情诗居多,常被研究者指为“乱世之音”、“靡靡之音”。然而,透过这些情诗,后人也可以一窥两周时期的风土人情。以《卫风》为基础,可探寻当时人们的婚恋习俗。  相似文献   

18.
龚馨雅 《现代语文》2009,(11):116-117
《腐尸》是诗人波德莱尔献给他的爱人让娜·迪瓦尔的一首情诗。诗歌以差度极大的意象进行对照,表现了诗人想从对美的追求和爱情的陶醉中排除内心的忧郁,最终陷入无限的惆怅和虚空中。诗歌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引发了现代人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是引人注目的,女性的种种表现与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后来,由于封建礼教日趋严密,后代文人士大夫的爱情诗与《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诗,何其芳是杰出诗人,又是诗歌理论家。《预言》则是这位诗人的创作起跑点,是何其芳的第一部个集。《预言》中有作者为旧时代和自己唱的送葬歌,有精致与圆融的爱情诗;在意象营造,情调和气氛的创造上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