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丽 《科学中国人》2014,(4S):183-183
时代的主旋律激励着时代的人们、鼓舞着时代的人们、召唤着时代的人们,为时代而讴歌、为时代而呐喊、为时代而努力,足见歌声对人的感召力是何等之大。音乐教学,尤其是幼儿音乐教学任务重大,应重视熏陶幼儿情操。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兴趣、提高创造意识、发展求异思维等创造表现教学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意识的培养,要从三方面注意:首先要对少儿少说"不"字,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其次是要多开展幼儿自主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意识。再者是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个性与共性共存,正视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核心,要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激发每一个幼儿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创造"的积极性,通过联想进行创造,通过图形的摆弄、变通和补充组合进行创造,多种角度去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息息相关,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本文以游戏作为载体,在生活中创造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将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与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竞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遵循了幼儿的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注意培养幼儿竞争意识,使幼儿充满信心,敢于展示自我,不畏强手,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6.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提出的重要言论,这句话激励了数代教育工作者以"创造"为主旨开辟教学新大陆,以"创造"为目标育人育身心。创造教育是教育领域的灯塔,在幼儿教育中亦是如此,我园的儿童水墨画教学一直是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为宗旨,钻研创造型教学技法,从而完善幼儿人格。  相似文献   

7.
幼儿手工制作是审美创造活动,它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的关键也是创造,而材料是幼儿发挥创造力的载体,是幼儿展示自我能力的道具,地方特色材料和废旧的材料都具有可塑性、开放性的特点,利用这些材料,既培养了幼儿的手工创造能力,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乐趣。  相似文献   

8.
李莉 《科学大众》2011,(10):116-116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系列美术教学体系,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在生活中丰富儿童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构思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家庭"伙伴式"交往活动模式,不仅为幼儿拓宽了交往的空间、提供了交往的环境、创造了交往的机会,更为帮助幼儿提高交往的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为方式。实践证明,独立习惯的培养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时代对幼儿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要求。怎样才能使孩子摆脱这些呢?通过下文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延伸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新思维,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采用设疑引导、观察引导、游戏引导等不同方式,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创造适合的艺术活动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自我的情感和与他人的情感。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幼儿能够表达内心的快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育,让幼儿通过自己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培养其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功能。区域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科学载体。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幼儿美术活动中作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判断幼儿,更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二维平面"式评价能使评价多样化,使幼儿学会更多的绘画策略,并有利于幼儿自信心、成功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我们幼儿的作品往往都是如出一辙,反复画着同样的内容,因此,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美术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教育活动,幼儿天生具有创造潜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能力是教师应要重视的,在指导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幼儿按照范画去模仿,谁模仿的像就是好,应该让幼儿认真观察事物,组织多种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体验美术教育活动中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然生长观下幼儿篮球启蒙教育课程"是本园的特色课程,篮球特色活动是结合传统的篮球文化,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一种游戏化的篮球活动。篮球特色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通过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互助支持、交流分享、个别指导等方法,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曹蓓 《科学大众》2013,(7):114+17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生动化。在多媒体信息发展飞速的时代,我们的交互白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教学助手。交互白板通过对文字、图片、动画和课件的演示,让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幼儿们每天都兴致勃勃、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多思、多想,活学、活用,一定能让美术活动越变越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情感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姜燕 《科教文汇》2011,(15):74-74,90
家庭是培养幼儿沟通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教育方式的不足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幼儿在家庭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沟通训练。家长需要积极创造宽松愉快的沟通氛围,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积极鼓励幼儿表达想法,同时还需要积极倾听幼儿的表达,为幼儿沟通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