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搞好经济宣传是我们广播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不少好的经济报道时时见诸报端与声屏。但这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化的报道较多,有时甚至把经济报道仅仅搞成“政策解释”,“经验汇报”和“统计数字罗列”,远离了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活动,大到工农商贸、交通运输,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活动既是错综复杂的,又是丰富多采的,我们的经  相似文献   

2.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是党报搞好经济报道的新的历史起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经济报道要把着力点放在宣传党的经济发展决策上,放在经济与科技的结合上,放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上,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着力点放在宣传党的经济发展决策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宽,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迅速发展几个阶段。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报道在经济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地方新闻媒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报道仍存在一些偏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与信息流通程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报道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报纸宣传中,它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比重不断增大,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经济新闻的特点出发,发现并分析当前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财贸报道的角度与记者的站位刘燕新闻报道是多行业、多层面、多角度的,财贸报道是其中之一。财贸报道如何搞?近年来,我作过一些探索。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大市场、大流通打破了地方樊篱,全国名优新特商品涌进我们辽宁的地界。辽宁省是个重工业大省,无论前期基础、后期...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的难点在哪里?群众认为离他们太远;领导认为跟不上形势,深不下去,指导工作不力;记者、编辑则感到难度大,搞好不易。当然,这些年经济报道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些不足也逐步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得到改进。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报道中的主要问题是:在宏观指导上力度不够,满足于零打碎敲,一些记者习惯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和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市场经济规律报道少。正如一位名记者所说,旧经济报道模式的问题在于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巴的“骨头”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形式、各种规模、各种特色的横向联合经济活动应运而生,开放型经济成了发展地方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舆论先导作用的报纸,要促进本地经济的改革开放,就必须自己首先改革开放。过去,由于我们片面理解地方特色,把本地新闻同地方特色划等号,结果作茧自缚,报道的路子始终拓展不开。近年来,我们大胆破除上述观念,认识到报纸的地方特色,并不是只登本地新闻。凡是与本地政治、经济活动有关、对本地工作有借鉴参考作用、本地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闻和信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大门打开之时,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报道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格局和急剧变化的体制环境。省级党报如何搞好新时期的经济报道,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报道面临新课题 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形势给省级党报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我们认为: 第一,以我国加入WTO为标志,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要求经济报道进一步拓宽视野。我们已经站在了WTO的门口。加入WTO,意味着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按照WTO的规则,人为的市场分割、由行政区划形成的贸易壁垒,将彻底清除。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将成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面对的是统一的开放大市场。在开放格局中,已无前方后方之分。面对这么一种经济运行态势,省报经济报道在审视新闻事实时,不仅要有全省的眼光,也不仅要有全国的眼光,而且要有全球的眼光。  相似文献   

9.
鲁言 《新闻世界》2008,(12):70-7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生动局面。作为地方新闻媒体如何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丰富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改进和加强经济报道,以寻求地方经济报道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新突破。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活动已成为广播新闻的主题。改革的大潮推动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广播宣传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从选择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要搞好经济报道,首先要研究受众心理。在改革开放中,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受众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交际需求等也日益增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的措施,而且需要知道各项经济决策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以及社会整体效益情况。这些经济报道与听众在空间、心理等方面愈接近,对听众也就愈有吸引力。克拉玛依油田是全国100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之一。这里的人们工作环境离不开油,经济生活也离不开油。以往的经济新闻总唱“老三曲”:一季度开门红,年中双过半,年终大表彰。年年如此,听众也听腻了。如何换掉老调子,唱出新曲儿,我们动了番脑筋。不论是采油,还是钻井,都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就把精力放在了这上面,把目光投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媒体的服务功能不断显露,在经济报道中,媒体更加自觉地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信息指导,经济新闻凭着其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不仅展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而且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参谋、助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改革鼓舞人心,经济报道如何向深层次开拓,既是受众所关注的,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所探求的。在这个探求的历程上,湖南攸县广播电台虽是个小台,但他们1991年9月15日播出的专题报道《从提篮小卖进人大流通》(下简称《大流通》)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启示之一:要反映改革新进程的题材。进入《大流通》反映的是湖南攸县皇图岭农副产品期货市场改革的新经验,涉及到了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方向的大课题。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农副产品越来越丰富,而农副产品市场与工业产品市场又有所不同,多属节令时货,鲜的易烂,活的易死,不好保存,不便运输,一旦逾期不能成交  相似文献   

13.
怎样搞好经济建设报道?我们通过反复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因此,要搞好经济建设的宣传就必须要搞好科技的宣传。据此,20年来,我们汉中日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让科技报道在经济报道中唱主角,以搞好科技报道来增强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报道的可读性。1979年至1983年,我们首先在报上开辟了《科学种田》专栏,以科学种田来统揽农村报道,办出了特色,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4月,我们同汉中市科委、…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搞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建设农业强县提供全方位服务。1、为制定农业发展长远规划服务。为使地方经济切合实际,保持持续协调发展,需要制定一部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规划。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而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调查材料。它向我们展示了本地区的自然、气候、土质、降水等多种自然变化信息,反映出本地种植、养殖状况及其结构、生产优势、低产项目及原因,使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报道总是干巴巴的,没什么看头,引不起多大的阅读兴趣”,这些年常听到一些类似的议论,作为经济版的编辑来说,我也常为之苦恼。总的来说,我们的经济宣传工作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观念滞后,创新少,缺乏理性深度和思辨色彩,重宣传、轻服务的倾向仍存在。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认识不足,报道多局限于生产流通这个狭小的范围。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四个主要环节,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报道存在着同广大受众脱节的现象。那么,如何改进传统的经济报道模式,改变经济报道同广大受众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陈昱 《新闻窗》2009,(5):77-78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越来越深入地卷入到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日益扩展的经济活动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方电台、电视台加大了经济宣传的力度,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相似文献   

17.
樊浩 《河北广播》2006,(2):39-40
上午听了河北台领导介绍经验以后很受启发。我始终认为广播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广播发展到今天,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广播发展就会越好。恰恰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广播发展的速度就慢一些。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广播的发展势头很好。拿我们台来讲,我们实行了品牌经营战略,把每个节目打造成品牌节目,整个频率打造成一个品牌频率,从而提升全台的形象,就是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像《阳光热线》这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方党报,要想使经济报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就要努力在战役性报道上做文章,不断推出新亮点,突出深化经济新闻改革,力求报道创新。一、战役性经济报道,要紧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是济宁未来发展的定位,“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是市委、市政府近年工作思路。围绕工作重点,如何搞好经济宣传,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经济报道中搞"现在进行时",以为企业如何做,记者就如何写,仅只停留在一般认识的层面,使新闻缺乏新鲜味和指导性,其实,随着世界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下力气挖掘经济的"未来发展时",密切关注报道经济领域中有潜力,目前尚未成为主流的某些事物、事态,力求做到未见"花枝俏",却把"春来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时度势,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档案部门如何搞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档案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