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证的展开     
【设计思路】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的话;那么,论证就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论证旨在提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证明这些论据必然得出这一结论。由此,本设计紧扣论点、论据来引导学生认识论证,学会论证。【导写过程】一、要点梳理1.论证的思路。论证的常见思路有:(1)并列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多方面平行展开的并列关系。这种思路多用于“总—分—总”或“总—分”等类似结构的“分述”部分。例如《谈骨气》一文就是先在总说部分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一般不直接交代"论证"观念,但在"表达交流"部分阐述议论写作时会明显地透露出来,那就是流行于中学语文界的传统认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其表述是这样的:"对议论文论据的要求……能证明论点","还有一种对比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或者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来证明论点"。  相似文献   

3.
逻辑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另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普通逻辑研究论证是为了使论证有论证性,并且有说服力。论证性就是要满足各项论证规则的要求,论据真实,并从论据的真实性中能够推出论题的真实性。普通逻辑论证首先要遵循充足理由律,其次还要遵循论证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4.
<正>高考考场作文要求考生能针对所提供的材料,在写议论文时选择恰当的事例并准确运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是最常见的论证方法,它要求以事实为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可以使我们的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论证力量。平时精心积累事例,应考中选"真"选"对"。举例要  相似文献   

5.
<正> 在数学证明中,学员常常出现循环论证的错误,可怕的是学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证明是错误的,对此教者必须引起注意。循环论证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主要有两仲形式,其一是在论证时,间接隐蔽地或直接明显地以待证命题作论据,来论证待证命题。其二是以待证命题的等价命题,来论证待证命题。产生循环论证的根源在于,学员缺乏逻辑知识,不掌握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规则。因此数学教员应给学员补上这一课,使他们掌握在论证时必须遵循: 1.论题必须明确;2.在论证的全过程中保持同一论题,不许转变;3.论据必须是真实的;4.论据对于论题具有充足的理由,不孤单无力;5.不许循环论证。同时叫学员明确论证的结构:论题——论据——论断。论题是真实性要求证明的判断或命题,论据是论证论题正确而引用的一些判断,论断是借助论据说明论题真实性的议论。逻辑中的论证,是引用其它已知的正确判  相似文献   

6.
<正>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反映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论证能使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论据有力地服务于论点。论证在议论文中起到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三学生已具备了写简单议论文的条件,可是从目前学生的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都不尽如人意,他们虽然能提出明确的论点,摆出确凿的事实作为例证的材料,但由于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文章显得松散乏力,结合也只是论点与论据的简单相加,这就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教给学生分析论证的方法,使论据与论点取得本质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使论点清晰、突出,具有说服力,就像记叙文写作中,需要调动各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把主题表现得鲜明突出一样。好的论证应当是严密有力的,即论据与论点紧密相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点很好地统领着论据。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相关事例或材料叙述完之后,就直接阐述结论,而缺少对材料的剖析,这样就不能达到说服读者,论证论点的目的。所以,今天我们介绍几种推理方法,借助这些方法让材料与论点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使论证严密有力,产生强有力的说服作用。  相似文献   

9.
阳运康 《考试周刊》2012,(26):46-47
议论文的论证,是一个通过对论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的过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关联词进行逻辑推理,能使学生掌握多种论证方法,进而开拓学生的论证思路,使学生更科学更有效地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全方位论证。  相似文献   

10.
李红萍 《高中生》2009,(12):30-31
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有“论据充实”一项。怎样才能算是“论据充实”呢? 论据的多维性 所谓论据的多维性,就是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考虑正反引例,考虑排比引例,把论据选择定位在不同指向、不同层面的高度,扩大文章的外延,借以提高文章的空间表现力。例如,优秀作文《为有暗香来》论证人生要有崇高的趣味时.就很好地注意了论据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五册《论证》一文中说:“论证要严密,要遵守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努力把论点和论据间的联系交代清楚。”从逻辑角度看,这句话有三个毛病:(1)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归纳”是“推理”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是不能并列的,如“钢笔”和“文具”是属种关系,它们就不能并列。而这句话中却将“归纳”和“推理”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2)误将“推理”当成“逻辑方  相似文献   

12.
写好议论文 ,不仅仅是方法上的问题 ,对于论据的选择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各种论据中 ,事实论据是最常用的 ,而历史史实又是事实论据中最有力的论据。因此掌握运用历史史实作为论证材料是很必要的。鲁迅是现代杂文大师 ,他很善于运用历史典故、历史结论、历史常识来使抽象的思想、事理形象化。“兴发于此 ,意归于彼” ,好似信手拈来 ,随意挥洒 ,但却涉笔成趣 ,虚实结合 ,论证深刻 ,鞭辟入理。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 ,用了三个历史典故 :由柔石的硬、迂想到他的同乡方孝孺 ;由柔石的被捕、作者的逃走提到了高僧坐化的故事 ;由自己纪念战友“…  相似文献   

13.
曹保顺 《高中生》2008,(2):32-33
并列式结构所谓并列式结构,就是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几个段落、层次之间是平行展开的,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论述主题。并列式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并列式结构的布局大体有两类。1.理由并列。理由并列可以是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几个理论论据的并列。如写作《学贵多问》一  相似文献   

14.
<正>议论性文本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在论证中,作者需要使用论据、论证方法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反驳某一观点。一般来说,论证思路是这样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论据来论证观点,最后在深入剖析和阐述后得出结论。考查对议论性文本论证思路的梳理,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作者观点、论证过程等的整体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篇议论文能否做到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与其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选择并使用好论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针对议论文写作的核心问题"论证厚度"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升格训练;二是对"主事实论据"议论文做了深入思考与实践。"主事实论据"的论证方法是指在一篇议论文当中,主要采用一个事实论据,并对此进行多重深入剖析,以达到使论证深入透彻的效果。在行文中往往还穿插与主事实论据相关的其它事实论据,并做到精要选择,恰当阐述。其优点是重点突出,论证透彻,习作整体感强。  相似文献   

17.
翻阅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议论性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排比论据的运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美性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成为赢取高分的重要因素。那么,何为排比论据呢?顾名思义,就是议论文写作中以铺叙、排比的形式来叙述事例、事理的一种论据。它既能使笔墨经济、语言干脆、气势磅礴。又能使素材丰富、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为了方便广大中学生朋友写作议论文时善于使用排比论据,增强论证效果,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指引】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论证要合理”。本单元的写作目的是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统一,论证严密。【写作导航】合理论证,就是用恰切而典型的论据,构思合乎逻辑的论证结构,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建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联,鲜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  相似文献   

19.
写好论辩、说理的议论文,论证时必须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力求使其周密、谨严,无懈可击,令人置信不疑。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加强论证的周严性。  相似文献   

20.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文章就如何合理使用论据,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