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测量表,对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男子甲、乙两组跳高决赛的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本依据,结合跳高专项的特点,对我国高校优秀跳高运动员毕宏勇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为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某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专项能力、体能3个方面,分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注意要点,指出赛前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能力。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周期性为原则,在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对跳高运动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供广大的跳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量表,对参加199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并以同年龄、同性别的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跳高运动员的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为我国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某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训练实践经验,从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专项能力、体能三个方面,分析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以便对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是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只有使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水平均衡得到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所具有的专门身体能力,达到创造优异成绩的目的。本文从克服怕高、胆怯、过度兴奋和依赖心理等四个方面谈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7.
试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跳高项目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跳高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赛 前训练阶段,赛中期间及赛后调整阶段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供跳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心理技能在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心理技能在跳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变化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为了跳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能在比赛中得到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克拉克现象"、"Chok ing现象"等不利于比赛水平发挥的心理现象。因此,加强心理训练对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强化等六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射击运动员应重视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击比赛中,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稳定发挥技术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是极重要的。作为省射击队手枪教练针对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省射击运动员的特点,提出了几种心理自控能力训练方法,并对在训练和比赛中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速滑教学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春娣 《冰雪运动》2007,29(4):80-81,84
速滑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分析速滑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出在速滑教学中,通过加强体育意识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共同的发展的目的,使之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八运会云南省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迎接八运会的比赛任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射击队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1)放松和表象训练;(2)自信心训练;(3)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4)模拟训练;(5)赛前心理训练等训练方法;(6)团体咨询;(7)个体咨询。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掌握了基本的心理技能,提高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思维的心理智能  相似文献   

13.
以南华大学的独立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进行了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学科和年级上存在明显差异,群体存在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针对该现状分析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因素,提出:加强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规划人生奋斗目标;发挥大学体育教育优势和个体优势培养,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等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快速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代系统学的结构分析方法与多学科理论,提出了动作协调能力是人的生物学要素与心理学要素有序组合的多层次复杂网络结构的观点。笔者认为动作协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定受到活动主体自身体能和心能因素的协同影响。动作协调能力的稳定性,取决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非线性动态平衡关系反映了人体作为一种生命自组织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的基础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技战术水平的前提。结合多年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主要受到赛场条件、队员生活方式、教练员等客观因素与自我评价、目标定位、动机引导、自信意识、注意力、情绪、意志品质、大脑功能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或诱发每个速滑运动员比赛不良心理状态的主导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以及合理的调节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关键,更是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形成较强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武术运动是讲究心理素质的运动项目,元情绪是一种主体对自我情绪的觉知、表达、评价与监察的能力,以及对其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反刍分析和调控的能力。个体元情绪的三种能力分别在觉察、体验、表达评价和调节监控各方面影响着武术训练的效果。培养和利用元情绪的三种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武术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跆拳道是一种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综合体育运动。文章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跆拳道锻炼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跆拳道练习能明显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特征,降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和精神病的发病几率;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和处理应急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96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参加课余训练队、体育社团和普通学生组之间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加课外业余训练队的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学生;参加篮球、跆拳道、铁人三项和田径业余训练项目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表现上存在差别,其中,球类项目对自我概念促进最明显;参加体育社团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足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优于普通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常锻炼组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上要优于不锻炼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咨询部分篮球界专家,结果发现裁判员在临场中的判罚尺度和准确性与裁判员的心理有直接的关系。裁判员的心理变化受到临场执法经验不足、篮球规则裁判法的掌握程度、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足、职业道德等问题的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探究对策,希望能为今后篮球裁判员在执法中提高心理调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信心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是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和运动技能的重要条件。本文就如何结合技能训练与运用正确的思维和认识来建立和保护自信心,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自信心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