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工农兵文学,是对土地革命时期江西革命根据地的苏区文学和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抗日根据地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发展的线索是:从"为革命"到"为工农兵";从"个人情怀"到"阶级情怀";从"宣传品"到"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宣传品";从"加强文艺宣传工作的政治领导"到"对文艺工作进行管控";从"群众创作"到"作家向群众学习"。工农兵文学从孕育到诞生再到发展以至消亡,是不断摸索和变化的过程。同时,作为完整的工农兵文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文学规范,是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之后形成的大批量的作品产生,所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作为工农兵文学诞生的标志,以毛泽东作为工农兵文学的倡导者,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4.
政治与文艺,文学与生活,写真实与为人生,这三组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始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指导下,延安时期乃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文艺中的现实主义创作都在服务政治与回归生活本真的两难境地中挣扎,《讲话》与现实主义之间进行了一次“解读”与“被窄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继承和发扬延安文艺精神,提高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理论水平,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本刊编辑室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之时,组织我校文学理论工作者就重新学习《讲话》进行笔谈。大家认为,今天重新学习《讲话》,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一步端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讲话》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对于我们当前文艺工作的指导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四十八年前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我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的伟大文献.它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民主主义文艺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符合国情的马列主义文论原则和文艺方针政策,指导和推动了中国解放区文学的发展.联系中国解放区文学的实际,对《讲话》作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这对发展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一定会大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人民"的界定、文艺"为什么人"及"如何为"三个核心问题确立了文艺为人民的基本精神。《讲话》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艺术理论,其确立的基本理论引导着中国当代文学在资产阶级启蒙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历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二年五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于五月二日和二十三日两次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讲话》的发表,把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以及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系统思想的基础奠定时期,延安的"文化革命"象征意义非同一般。总体说来,毛泽东延安时期文化领导权思想具备五点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出发,建构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建设文化领导权理论;以《讲话》为文化思想纲领,形成奠定国家秩序的文本;通过知识分子改造,实现知识分子的有机化;以积极争取和批评教育为手段,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同意"。  相似文献   

10.
延安文学是在左翼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界分为前后期.后期延安文学在“工农兵”方向的规范下对左翼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塑:塑造了具有主体性的新农民形象,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权威,把知识分子纳入体制管理内.这种重塑既是延安特殊的战时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强大政权力量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何其芳建国前后接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过程和其言论、文章等的介绍与分析,认为何其芳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阐释者,在接受和阐释《讲话》的过程中,坚持在原则上与《讲话》精神保持一致,但在具体分析文艺问题时,结合创作实践和文学艺术自身的规律、特点,相应地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这也体现了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2.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托的后期延安文艺批评,改变了此前较为"自由"的风气,不断加强"政治性",并通过对延安文艺界其他"异质性话语"的整肃与清场,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监督性的文艺批评体系,直到1949年后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文艺批判。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党的一篇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是我党我国制定文艺政策的理论依据.当这篇《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毛泽东的这一讲话,充分肯定《讲话》的历史功绩,重申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新时期以前当代诗学的基本格局,即对五四以来主体诗学的清理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诗人情感与表达方式的清理是核心,艾青与何其芳是典型的例证,"何其芳现象"是这种转变的标志。《讲话》以后,诗歌转为新诗人的农民内容与民歌形式的民歌体新诗,民歌体叙事诗成为客体诗学开启的标志,构成当代诗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毛泽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往往立足于政治的视域,在这种视域中,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文武结合"的斗争方法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20世纪中国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较为集中地阐述了毛泽东的文艺观。《讲话》以文艺应为群众服务和如何为群众服务这两个中心问题展开,其中涉及了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普及与提高、斗争与团结之间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研读《讲话》,对于积极应对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出中共早期文艺理念的路径依赖。中共早期文艺理论工作者和领导者从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等命题,构建了涉及作家论、创作论和作品论的体系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其后中共文艺理论、文艺政策乃至中国的文艺生态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学作家群"是中国当下文坛客观存在的教育和文化现象。发轫于毛泽东5.23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的延安时期文学,光大于西安,西部各省地均有分布。尤以"西北大学作家群"最为突出。西部"大学作家群"之成因、研究推介现状等都值得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文艺界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中,一些作家文艺家通过“检讨书”的方式完成了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和阐释,“检讨书”因此成为《讲话》接受、阐释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关节点。作家文艺家们的检讨书主要集中在《讲话》中所确定的关于立场问题、工作对象问题两个方面。通过检讨,作家文艺家们不仅有效地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经过阐释,也是对《讲话》中的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强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变.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果的借鉴,不能代替创作源泉,文艺工作者还须深入、体察社会生活,获得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