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文章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为样本,统计其创刊数量、创刊时间、出版地分布,整理了出版机构及其重要报刊,并分析了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的特点。统计得到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231种,创刊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出版地居前的为上海、四川、江苏、北京、浙江,出版机构有报刊社、书局、图书馆、协会和学校等。研究认为,中国近现代读书类报刊具有创刊时间较早、刊物数量较多、出版机构以报刊社与书局为主、出版地域分布不均及红色报刊微光初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两大出版机构.其通俗文学出版尤为突出,主要出版通俗文学期刊和通俗小说单行本.出于盈利目的,两大书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通俗文学期刊和作品进行积极的商业运作,无论推广策略还是推介媒体,都异常关注读者的阅读效果,成熟而实用.通俗文学是两大书局出版中的同一性所在,但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俗文学出版系列.这些积极的运作行为,不仅影响到现代通俗文学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内容,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且促成了近现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俗文学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3.
韩元春 《出版广角》2016,(17):64-66
20世纪20年代,李小峰创办的北新书局在民国中小型出版机构中具有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出版机构在当时出版重镇上海的兴办与集结,北新书局的书刊出版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和空间转换,从而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出版格局。作为一家中小型书局,北新书局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生态中积累的书刊出版方向调整的与时俱进性、作者与编辑团队建设的品牌化、出版格局的多元化与编辑理念的独创性等独特发展经验,奠定了其在中小出版机构中的引领地位,对当代出版机构的发展探索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文书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有四大书局:上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他们不仅零售港台出版的华文书籍,也是马来西亚的进口图书分销商,同时也出版华文教材给华校子弟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亚东图书馆、万叶书店和世界书局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三种类型。这种历史的观照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出版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静庐(1989-1969),原名张继良,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后绪乡龙山城(今属宁波)。早年有报刊采编经验。1920年任泰东图书局编辑,之后相继创办光华书局、现代书局、上海联合书店、上海杂志公司。解放前出版了大量进步书刊。著有自传《在出版界二十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汇编》八册等。张静庐对于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探讨出版家张静庐如何立于历史洪流中,结合自己的事业,推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1932.5~1935.5)杂志是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发行的大型文艺月刊,共出版了6卷计34期,虽然存在短暂的3年,但对中国现代期刊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成为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出版界影响最大的文艺期刊个案。《现代》的成功与影响,与其经营策略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以史实为依据,从编辑理念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来探求《现代》杂志的经营谋略,以期为今日之期刊经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范军 《现代出版》2010,(5):72-75
20世纪30年代,现代书局出版的文学月刊《现代出版界》创刊,这是一份综合性的编辑出版类兼广告宣传类的刊物,从其刊登的内容来看,它更加侧重于对文艺书籍的出版情况进行介绍,对它进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了解那个年代出版历史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9.
吴川灵 《编辑之友》2018,(4):103-107
文章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为样本,统计其数量、出版者、出版地、创刊时间、刊物寿命并作分析.数据显示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86种,有的一家机构出版有多种期刊,有的刊物有重名现象.出版者以民营书局多,其次为杂志社.出版地居前的为上海、重庆、南京、北京.创刊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于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回落.刊物寿命较短,大多数在三年以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具有刊物数量较多、民营书局为主、地域分布不均、随时局变化明显、刊物寿命较短等特点.研究分析结果为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提供材料,并为当代出版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多方考证史料,梳理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华经营的历史脉络。牛津大学出版社早在20世纪初期即开始对中国市场的探索,初期与上海广学会初步合作,后来分别与广学书局、广协书局进行了为期约20年的合作,除了销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英文原版书,还翻译出版了包括“海族志丛书”“牛津大学实业丛书”等中文版图书,以及出版牛津大学出版社英文原版书和介绍中国情况的中文版图书。虽然牛津大学出版社早期在华业务并未取得显著的业绩,但凸显20世纪上半叶近代西方出版社开拓中国市场和东亚市场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傅兴汉 《出版参考》2007,(7S):28-28
马来西亚华文书店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有四大书局:上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他们不仅零售港台出版的华文书籍,也是马来西亚的进口图书分销商,同时也出版华文教材给华校子弟使用。  相似文献   

12.
惠萍 《编辑之友》2010,(1):100-102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书局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出版理念和模式带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和刺激了中文报刊的产生。中国近代出版业由于报刊和书局的出现逐渐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事业。所谓事业,就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版权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修订的《著作权法》,从修订内容看,明显地把它纳入了为维护国民党党义服务的轨道。政府独裁,文网密织,对进步、革命的刊物实行无情摧残和查禁,非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益毫无保障,还导致出版界盗版之风盛行。在我国出版中心城市上海和北平,亚东图书馆多种图书本版书如《白话书信》、《少年漂泊者》、《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等和上海北新书局等多家出版机构销量好的图书大量被盗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评史初探》,赵晓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6月版本书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出版文化、书评传媒、书评作者的概括及各个时期书评发展的观察与特点分析,具体论述了自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一个半世纪中中国书评的发展历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书评发展史分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15.
汪孟邹和亚东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上海,不仅工商业发达,而且文化事业十分繁荣,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这里云集着众多从事文化活动的优秀人才。就当时传播思想文化的主要渠道——图书出版行业来说,解放前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而且是最重要的出版基地,这里诞生了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东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出版机构,汇集了全国百分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祥地,从清末民初开始,已有百年历史。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初期以印刷为主,至1901年改为股份公司,次年建立编辑所,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业上的一次跃进,也是我国近代出版业上标志性事件。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930年龙门书局在上海成立,1938年更名为龙门联合书局,以出版和引进国外教材、辅导及学生课外读物著称,偏重影印图书的引进和出版。至20世纪30年代,全国60%的书店(书局)在上海,这些书店(书局)集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编印新式中小学教材。上海民营书业的兴起与发展,把“科学”、“民主”思想带进中国,这些都可以追溯为中国民营书业的开篇史。    相似文献   

17.
1902年,无锡人廉泉、俞复、丁宝书等人,在上海合股创办文明书局。在商务印书馆成立之前,文明书局是近代中国出版新式教科书最多的出版机构。"文明书局向以玻璃版、金属版、石版精印之旧拓碑、名人真迹负盛名。"①民国初年,文明书局因经营困难而盘给中华书局,"存货、生财、房地产均  相似文献   

18.
张婧 《出版广角》2016,(12):88-89
老版《西游记》连环画20世纪20年代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是我国最早描绘《西游记》题材的连环画之一.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目前,老版《西游记》连环画存世量很少,它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还对当代连环画出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台湾老字号“世界书局”重印了该书局于70年前出版程小青所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世界书局总经理阎初表示,中国最早的一篇福尔摩斯小说是1902年刊登于梁启超所编的《新民丛报》上,文言文体;192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由程小青等以白话文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这位西方神探,立即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家喻户晓的偶像和英雄。 阎初说,福尔摩斯当年在中国欢迎的盛况,可从当  相似文献   

20.
《怎样画铅笔画》《怎样画人像》,皆为哈定所编。哈定20世纪40年代已为著名肖像画家,50年代创办"哈定画室",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怎样画人像》为1954年5月四联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于1953年由北新书局、广益书局、大中图书书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