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医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因此中华武术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更是如此。太极拳直接以中国古代的太极哲理作为自身的拳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文化,更在许多方面直接映射中华儿女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居民太极消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太极文化意识、参与动机、消费现状、影响太极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太极消费的主要因素,并为弘扬太极文化,提高居民太极消费水平,促进邯郸太极产业发展和太极文化市场的繁荣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物质、制度、精神,汇集在一起形成"文化"。从本质上说,文化归属于意识形态,是人类创造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多维度地阐述了文化,对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内涵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别从"人化"、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生产力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进行解读,同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简要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帮助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项目的成功申遗,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太极拳的全球推广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最佳路径之一。为了实现"全球太极"(Global Taiji)战略目标,更加广泛深入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建议采取以下太极拳推广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制定"全球太极"(Global Taiji)战略;2.深入挖掘太极文化内涵,与时俱进;3.制定一套世界通行的普适化和国际化的太极拳规则体系;4.统一太极拳交流术语,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5.借助新媒体技术,主动表达,深入传播;6.推动太极拳国际性产业化发展,打造全球性太极产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建设  牛秀荣 《职业圈》2007,(9X):109-1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方法,对邯郸市居民太极文化意识、参与动机、消费现状、影响太极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太极消费的主要因素,并为弘扬太极文化,提高居民太极消费水平,促进邯郸太极产业发展和太极文化市场的繁荣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惑,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工程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等。我们可依据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反思,如中国文化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此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7.
柔力球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体育项目,套路快速发展,现已非常普及。而柔力球竞技作为其核心内容,没能充分展示,尤其是柔力球竞技的太极文化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与实践。通过对太极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与重新认知,进而总结柔力球竞技中太极文化的两大元素,即太极精神和太极思想,尤其在太极思想上,提出柔力球竞技中的三大太极思想,分别为圆弧思想、整体观念和阴阳变化,希望能为柔力球竞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9.
从苏联流传到中国来的传统哲学解释体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斗争哲学"。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共产主义发展的新契机,呼唤中国哲学的转型。转型后的中国哲学应当是以现实的个人为本位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统一、和谐发展的哲学,概括地说,可称之为"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哲学"。中国哲学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的哲学存在深重的、似乎不可克服的不对称。长期以来,儒家哲学被视为一个从西方宗教意义衍生的传统,我们可以很顺畅地在西方框架内对它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而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代价。对中国进行概念化与理论化,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家职业偏见,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汤一介先生对哲学学科有着全球性和多元性的理解,对汤先生来说,哲学家的责任,是要用我们的文化资源,为更美好的世界创造新思想,生产所需的社会学识。在汤一介对中国哲学的解读中,人类道德和自然和谐——真、善、美——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汤一介的出发点和他采用的中国哲学中具有最广泛和最根本意义的特定范畴即是"天人合一"。汤先生将"天人合一"作为"真"或者也许可以说"真正的生存"意味着什么的终极来源的道德律令。随着汤先生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而出现在西方的书架上,新一代的年轻哲学家也将分享到这一学识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离不开领导人在国际场合下的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国际场合演讲中大量引用传统文化经典,通过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和谐"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和谐"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论角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演讲中所引用的传统文化经典阐释其演讲内容,有助于理解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态度、立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年至2007年发表的以"文化哲学"为题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30年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不是研究历史和文化史的,也不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我是从哲学基础理论方面一直关注文化问题。我觉得,对于什么是文化、怎样看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看待新文化建设,首先有一个思考高度和思考方向的问题。我们应该力求避免复古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两种偏颇。从研究方法上讲,马克思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如果不懂得人体解剖,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哲学的独特视角透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楠森的思想,追溯黄楠森文化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并从文化理论的基本问题、文化的古今中西问题、黄楠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反思三方面爬梳黄楠森的文化哲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衡论黄楠森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的地位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化哲学主要有两种形态——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文化哲学,前者是“关于科学文化的哲学”,即人们对科学文化进行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反思,后者是关于“科学的文化哲学”,即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反思科学;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科学哲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还包含了对科学的历史研究、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甚至科学的政治研究等成果的概括与总结;研究科学文化哲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集中蕴含在儒家和道家等思想流派的朴素哲学生态观念之中,对此可从系统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层面予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启迪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做到和谐相处;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客观规律,实现有序推进;在开发资源时,要秉持节制有度原则,确保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阿根廷华裔教练陈敏带领南美武术团到访三门应台州国际武术节的邀请,阿根廷、智利武术代表团一行25人近期在三门籍华人总教练陈敏带领下来台州探亲访宗,拜访三门县武术协会主席、太极传人楼兆杰等台州武林宗师,并参加武术节比赛。"我的学生从4岁到70岁不等,有建筑师、律师、艺术家、政治家、演员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但在校内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热爱中国武术和文化的学生。"陈敏,一  相似文献   

19.
迫使当代当代中国人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到哲学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个重要思路。在人类哲学史上,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顺从自然,才能生存。但是,都未能解答人类如何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马克思哲学主张人通过改造原始自在自然界为人化自然界,以实现人类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但是,由于马克思哲学异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却造成人们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和使自然环境恶化,至今尚未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具体有效办法。"中国需要新实学",新实学主张立足现实历史之上和历史实际之中,一切从现实历史和历史实际出发,"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务实求实,解答和解决现实历史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在当下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哲学研究思潮可以视为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这在其论著发表、团队形成、学科建制、学术会议等方面便可见一斑。然而,从施特劳斯和施米特对政治概念的论争视角观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文化哲学研究在研究起点、问题意识和理论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在深度上向西方哲学的古典方向推进,在广度上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存与发展,就成为文化哲学研究领域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