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英文虎报》9月4日在头版宣告,该报将于本月10日正式转为免费报章,成为继《头条日报》、《快线周报》后,星岛新闻集团旗下的第三份免费报章。这也将是香港第一份免费英文报纸。《英文虎报》是一份主攻商务及财经资讯的英文报纸,主要提供香港、内地的商业、金融及其他经济类消息。转为免费报纸后,第一阶段将先发行12万份,从星期一至星期六在中环、金钟、尖沙咀等香港主要商业地段免费派发。  相似文献   

2.
《出版经济》2005,(3):12-12
据香港《都市日报》报道,根据Metro International的年报显示,由于广告收入的不断增长,使《都市日报》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强劲的传媒机构。目前该集团在全球67个城市发行45个版本的免费报章,每日印刷数量高达620万份,每日读者人数更高达1500万人。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12,(9):13
海外媒体报道,2012年8月20日,自1997年停刊的香港《新晚报》,15年后以免费报章形式复刊。复刊后的《新晚报》,将每日发行20至40万份,周一至周五在港九多个地铁站和零食物语分店免费派发,全年发行250期,交由《香港商报》在深  相似文献   

4.
周建青 《现代传播》2004,(5):117-120
香港拥有 5 2份日报、数份电子报章和 75 4份期刊、两家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 5家本地收费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 12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一个政府电台以及两个商营电台。在众多的传媒中 ,除香港电台是公营外 ,其余都是私营。在市场导向下的香港传媒 ,媒体成了老板的私器、赚钱的工具 ,新闻成了纯粹的商品 ,不少传媒在市场竞争中迷失了诚信、迷失了良心、迷失了自我 ,以致传媒界产生诸多怪象。一、香港传媒怪象香港传媒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怪象主要有五种 :造假、煽情、偏重暴力色情、嗜揭隐私、政治主观 ,下面分…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香港仅有一份免费报纸《都市日报》,2005年至2008年仅仅三年时间,在全球纸质媒体广告全面下滑、报纸裁员、报业将会消亡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环境下,香港免费报纸却有了惊人的发展。如今,弹丸之地的香港有5份免费报纸:3份中文日报《头条日报》、《都市日报》、《am730》,一份英文日报The Standard,一份周末报《周末快线》。香港免费报纸在日益增长的广告支持下,  相似文献   

6.
报业是一个竞争极其剧烈的市场,全世界如是,香港更是一个典型。这个弹丸地,每天出版的收费中英文日报共有13份,另有3份免费报章,一个不足700万人口的城市,每天出版16份报章,竞争之烈,不言而喻。这里想借用香港报业市场的例子,探讨传统报业如何应对挑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香港7月11日电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11日宣布,将于7月12日推出全香港派发量最大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主席何柱国表示,目前香港的免费报纸无论在报章内容、发行网络以至广告模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集团经过审慎评估后决定推出《头条日报》,并预计2至3年可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8.
4月18日,全球最大规模的免费报章企业“地铁国际”在香港推出亚洲版日报创刊号——《都市日报》。“地铁国际”是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及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这家公司出版一份日报,在全球15个国家、23个城市派发。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27日,隶属香港经济日报集团的《晴报》创刊,成为香港第五份免费报纸.新刊物将以日报形式向全港读者免费派发,逢星期一至五出版,每日发行量号称不少于30万份.2011年9月5日,香港目前派发量最大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用两个整版刊登了一个火药味颇浓的广告:"创意触发革命——《头条日报》抢占《苹果》广告市场".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头条日报》如此高调地针对《苹果日报》,原因是《苹果日报》大股东上月末急忙从台湾回港,并宣布将会创办一份免费报纸《爽报》,全力应对免费报纸的蚕食,其矛头直指《头条日报》,准备以《头条日报》为竞争对手,抢占免费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10.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6,(23):24-24
2005年7月30日,一份名为《am730》的免费日报出现在香港街头。而创办这份报纸的就是香港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施永青在香港一向以言论大胆.性格倔强称.被媒体称为“不安于命的坏孩子”。一年多来.施老板报纸办得昨样?背后又有哪些酸甜苦辣?“传媒骄子”——《施永青:铜钱穿起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香港免费报纸加速扩张香港免费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一是2002年以《都市日报》的诞生为标志。这是香港的第一份免费报纸,由总部位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香港是第一份现代中文报纸的诞生地.也是全球中文报纸按人口比例计算最多的地区。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香港有近800种大众传播媒介共聚在这块狭小的空间内:这其中包括53份日报.数份电子报章和709份期刊.两家提供免费电视服务的私营公司.五家收费电视服务持牌机构.两家商营电台和一个兼备广播和电视服务功能的政府电台——香港电台(RTHK)。从上述数字中我们已经可以想见香港近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环境。实事求是地讲,香港虽然是个多元化社会,  相似文献   

13.
香港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总称传播媒介。香港传播媒介,最早从1841年发行第一份英文报纸《香港公报》,1858年出版第一份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开始,1928年香港广播电台成立,1957年“丽的呼声”电视台创办,到1967年无线电视台播映,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香港传播媒介以最快速度捕捉和传递信息,将香港、中国内地以至世界上发生的大事,迅速传给香港市民。由于多是商业性经营,主要依靠自身的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香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与中国内地的关系,许多知名的国际通讯社、行销全球的报章和海外广播公司均派员进驻香港;多家国际新闻机构在香港设立分社或办事处。  相似文献   

14.
新生改版     
香港第五份免费报纸《晴报》创刊面世由香港经济日报集团创刊的《晴报》27日创刊,成为香港第五份免费报纸。新刊物将以日报形式向全港读者免费派发,逢星期一至五出版,每日发行量将不少于30万份。在《晴报》之前,香港共有四份免费报纸,包括2002  相似文献   

15.
崔敏  朱洁 《新闻实践》2011,(11):69-71
2011年9月21日,香港第六份免费报纸《爽报》上市,目标发行80万份。由此,“壹传媒”也加入了免费报纸的战场。  相似文献   

16.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几点有必要加以说明。首先是,我今天所要谈的早期香港传媒是指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在香港发行、被报史学家认为是中国近代报业史萌芽期的三大重要华文报。这三家报章就是《香港中外新报》的前身《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香港华字日报》的前身《中外新闻七日报》,创刊干1871年3月11日,以及在1874年2月4日创刊的《循环日报》。我选择这三家华文报作为今天研究报告的对象,一来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二十年里,我曾花费不少时间搜集藏于英、美、日本及香港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家的早期华文报,结  相似文献   

17.
时代列车驶入了21世纪,2002年4月15目香港首家免费报纸《都市日报》面世。此后短短6年间,免费报纸就以燎原之势席卷香港报业市场,从一家发展到五家,仅中文日报就占了三家,日发行量由15万份增至130万份,力压12家中文收费报纸发行量的总和。此外,逢周六派发的《快线周报》,发行量亦达35万份;英文《虎报》(Steandard)从2007年起,也由付费变为免费,发行量从6万份飙升至13万份。一位任职发行量居港报三甲的日报总编辑惊呼:“免费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香港传统报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赵金 《青年记者》2008,(9):49-52
《美国传媒体制》对中国媒体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赵金(以下简称赵):辜总编,您好!您于2002年出版的《走进美国大报》(简称《走进》,下同),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又多次再版或修订,还被台湾购买版权在台湾、香港、北美等地发行繁体字版。这部《美国传媒体制》(简称《传媒》,下同)必然也包含报纸,与前部著作有很大区别吗?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世界第一份地铁报瑞典《地铁报》创刊。15年后的今天,瑞典地铁报集团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以14种语言出版了27个版本的免费日报,日均发行量逾400万份,日均读者人数超过1200万,乃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化报纸。其香港版《都市日报》2002年4月15日创刊,目前每日发行已超过30万份,是香港发行量第三大的日报;其在韩国也创办了首尔《都市日报》。  相似文献   

20.
祝和平 《今传媒》2009,(6):37-38
一、传统报媒遭遇寒冬免费报刊来势凶猛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现了依托地铁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此后,《都市日报》成为全世界最大、扩张最为迅速的免费报纸集团.这种依托地铁派送发行方式带来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大传媒的纷纷效仿,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球.其中尤以法国的免费报刊最为强势,达到平均每5份报纸中就有一份免费报刊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