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之间的临床状态 ,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致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 80 % 90 %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 ,治疗不当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故抗凝、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日益受到重视。近年临床多次报道 ,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取得良好效果 ,有明显改善高凝状态及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作用。下面从不同角度阐述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1] 。1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 ]动物实验和临床冠脉造影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是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的片段 ,具有抗凝作用低、抗血栓作用强及出血发生率低的特点 ,因此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脑梗死等疾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主要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经一般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资料显示 ,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 ,缩短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类新抗凝药 ,多用于治疗由血栓形成引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 ,现将其作用和应用综述如下。1 来源与化学[1]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硝酸去极化分解、纯化所得低分子氨基葡聚糖的钙盐 ,其平均分子量约为4 5 0 0u。2 体内过程[2 ]与普通肝素相比 ,低分子肝素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较低 ,可以低剂量发挥更大生物效应。且半衰期长 ,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 ,有更好的预测剂量效应。3 药理作用[1,3]低分子肝素被血管内皮吸收 ,导致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释放增多 ,并且有抑制各凝…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具有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的生化制剂,现已广泛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1].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当,易引起皮下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不乐意接受该治疗而影响到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可逆转为SA,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甚或猝死,其基础的病变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近年来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是研究的热点。我们通过检测U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前后血浆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对U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剂量拜阿司匹灵、低剂量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预防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择期36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人。术前拜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225mg口服,术中动脉应用普通肝素1mg/kg,术后给低分子肝素1mg/kg.Q12h皮下注射联合用药。结果:所有病人未发生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剂量拜阿司匹灵、低剂量氯吡格雷口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的研究观点,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理。目前多采用肝素与阿司匹林治疗。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方法比较较小剂量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阿乐合用与肠溶阿司匹林、阿乐合用二者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t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以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心源性猝死(SCD).因其病死率高,是国内外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1].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老年冠心病中均有较好疗效。1 作用特点[1]低分子肝素是由标准肝素经化学或酶学方法解聚而成 ,相对分子量为 4 5 0 0 ,其抗Xa因子活性高 ,而抗凝血酶活性低 ,有促进纤溶作用 ,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抗Xa因子活性的半衰期长 ,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主要是通过 :⑴抑制各种凝血因子活性。⑵与血管壁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是低分子肝素的贮存所 ,低分子肝素与血管内膜结合 ,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 ,后者有抗血栓作用。⑶…  相似文献   

10.
钙拮抗剂具有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增加心输出量等独特的药理作用 ,尤其对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治疗心血管疾病1.1 心绞痛[1,2 ]  由于钙拮抗剂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 ,使心肌供氧增加 ,耗氧减少 ,因此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与 β受体阻滞剂不同 ,钙拮抗剂无明显停药后反跳现象 ,故可用于对 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有禁忌的患者。此外 ,钙拮抗剂对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诱发的变异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亦有明显疗效。1.2 心律失常[1,2 ]  维拉帕米、地尔硫 艹卓 等对房室结折返型室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和评价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斯匹林、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UA随机分为两组 :A组常规治疗组 ,肠溶阿斯匹林 0 3qd三天后改为 0 1qd ,硝酸甘油 10~ 2 0mg 5 %G S5 0 0ml静脉滴注 ,5~ 7天 ,酌情加 β -受体阻滞剂。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 5 0 0 0u ,腹部皮下注射q12h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3 8% ,对照组 6 6 7% ,两组有效比值P <0 0 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硝酸甘油及 β - 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 ,疗效显著 ,较单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治疗价值优越。  相似文献   

12.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胸疼痛。其药物治疗传统的有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三类。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又有新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大剂量硝酸甘油联合肝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1]顽固性心绞痛是导致急性心梗及猝死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 ,大剂量应用硝酸甘油较小剂量用药疗效好。静脉大剂量应用硝酸甘油能扩张体循环大小动脉 ,扩张静脉更明显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减少心室容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使患者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梗塞的疗效.方法对60例起病在48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加丹参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P<0.05)明显提高.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反应轻而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溶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8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高剂量组: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两组均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观察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结果:治疗30d两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所有原因死亡,心肌再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卒中(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方面的作用优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梗(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特点。近三年,我们共收住经临床、实验室等检查确诊的心梗30例,经15~42天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堵塞,使心肌因供血中断而发生坏死。高温季节,心肌梗死发病者会增多。所以,家里如有冠心病患者,家属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7.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在其治疗措施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但是PCI时球囊扩张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会引起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内膜、中膜损伤(置入支架更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强烈的血小板活化,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不仅是针对ACS治疗的重要策略,而且是预防PCI围术期和术后远期发生血栓事件的重要环节.替罗非班(欣维宁)为一种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于1998年5月首次在美国应用上市,2004年8月在国内上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2].其主要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 Ⅲa结合,从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 ,探讨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策略。方法 :入选 2 0 0 1.6 .2 3~ 2 0 0 2 .5 .10日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 ,发病时间在 12h内 ,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PCI。结果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 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男 34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1± 11.3岁 )。行急诊PCI的有 4 3例 ,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为 90 .9%。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分别占 2 2 .7%、2 9.8%、4 0 .9% ,左主干三支病变占 6 .8%。其中左主干 +三支病变组死亡一例 ,其余 4 2例均放入支架无IRA的急性或亚急性再闭塞 ,住院期间无心肌缺血再发 ,无复流现象 4例 ,约占 9.1%。结论 :急性PCI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方法 ,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类型。UA不仅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或猝死,因而需要积极治疗。我们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U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症,以泌尿功能急剧障碍和继发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内环境稳态调节失衡为特征,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高达80%[1]。血管和肾小管是ARF发生的主要因素[2],如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致小管液回漏可使ARF发生。但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