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倡导“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并主张以“时代”审视古今中外之文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文学观的提出其意义重大:一是体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二是对周作人日后创作有着指导意义,并推进了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三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汇与撞击.同时,随着对“人的文学”观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反思“为人生”与“为艺术”、借鉴与自我殖民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进化论曾经是周作人在文学革命时期的信仰。以“从动物进化的人类”这一人性观来阐释人的本质,提出“人的文学”命题,从而确立新文学的现代品格,周作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对文学革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然而,文学革命落潮后,周作人对进化论产生怀疑,并以循环论的眼光审读文学史。从进化论到循环论,这一转向构成了周作人文学思想中最为痛苦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之初,周作人在考察新文学是什么、将是什么时,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在考察新文学的生成动因时,周作人更注重思考传统文学内部的变革动力对新文学的根本性催生作用,从而认定传统文学对新文学成长的塑造力也将是根本性的.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是我们的新文学史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4.
胡适关注语言工具的变革,建构起白话文学理论;周作人重视文学实质内容的更新,形成“人的文学”观。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是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来源于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革命的态度上,胡适属于温和派;周作人更深刻、激进,但也有宽容的一面。总的来看,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胡适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文字改革”,周作人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思想改革”。二者在新文学运动中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家中,周作人是最重视和关心儿童、儿童文学问题的。本文通过对周作人早年的重要文集《自己的园地》的分析,探究了周作人重视儿童、儿童文学问题思考的缘由,以及这种思考在他的“人学”观中的意义。可以说,周作人始终把儿童、儿童文学问题与“人”的问题紧密相连,儿童、儿童文学的思考是对他“人”自身全面认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他的“人学”观中具有特殊意义。也正因此,周作人才始终热衷于儿童、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人的文学”中的“人”不主要指“个人”,而是指“人类”,因而他的“人的文学”不是“个人本位主义”的文学,而是“人间本位主义”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中的“平民”也不是“民粹主义”意义上的“平民”。而是泛指“人类”,因而“平民文学”不是有关底层民众的文学,而是关于人类的文学。由此,普世诗学构成周作人早期文论的基本质态,而不是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所谓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仅引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灵肉一致观”的代表。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周作人虽最先接触到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灵肉一致”的文学史观,但在《人的文学》中周却将厨川I所推崇的“灵肉一致”的代表——“惠特曼”改换为“布莱克”,此改动折射出灵肉问题上布莱克之于周作人的重要性;其次,周的“灵肉一致”思想更直接地受到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恶魔之声》的启发;再次,周对布莱克“灵肉一致”思想的接受,是建立在对其“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思想的理解之上;最后,周也对布的灵肉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即消除布氏思想中的神秘气,反增灵肉思想中的启蒙性。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方定焕是中韩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文章通过对于他们的"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形成的比较研究,使中韩的早期儿童观加以清晰化,明确他们各自在本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辨析周作人与方定焕在思想及文学观上的异同,给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儿童文学是他们新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平 《当代电大》2004,(4):11-14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192 8- 1937年7月。发展第三期:1937年7月- 194 9年。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10.
胡适关注语言工具的变革,建构起白话文学理论;周作人重视文学实质内容的更新,形成"人的文学"观.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是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来源于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革命的态度上,胡适属于温和派;周作人更深刻、激进,但也有宽容的一面.总的来看,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胡适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文字改革",周作人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思想改革".二者在新文学运动中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