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我校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系统等课程,设计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一个拓展内容——隧道高分辨率无源动目标定位研究及其仿真实验。精确无源动目标定位是隧道、矿井巷道等复杂地下空间人员安全、灾后及时施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克服隧道内的ns级密集多径和背景噪声,提出一种基于TOA/DOA参数估计的隧道高分辨率无源动目标定位方法。给出最小范数强干扰抑制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抑制直达波和静物回波多径干扰;提出RMCHS参数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进行高分辨率的TOA/DOA参数估计,实现基于TOA/DOA参数估计的隧道高分辨率无源动目标定位。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强干扰抑制方法和RMCHS算法在隧道/巷道环境下有很强的鲁棒性,显著优于比较算法,减小了噪声和ns级密集多径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GPS软件接收机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软件无线电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前端模块、捕获模块、跟踪模块、同步模块、导航解算模块以及其他辅助模块.捕获模块采用基于圆周相关的捕获算法,通过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分别作用于输入信号和本地码信号将运算变换到频域内处理.该算法可得到C/A码起始相位和分辨率为1 kHz的载波频率信号,但此载波频率精细度差,不能直接用于跟踪环路.为提高载波频率分辨率,采用基于相位关系计算的精频估计算法.实验表明应用精频捕获算法得到的载波精频估计误差在几赫兹以内,可直接用于后续跟踪环路.  相似文献   

3.
在载波剥离前,需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捕获后可得到卫星信号多普勒频移、伪码相位的估计值。快速频差获取方法使得在定位解算之前就能完成校频,并很大程度上缩小信号搜索范围,有利于捕获方法的快速收敛。本文设计了无星历条件下的卫星多普勒异常剔除方法,该方法考虑所有卫星载波多普勒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频差特性,利用该特性可估算出所有卫星载波多普勒粗略值,从而缩小搜索范围,减少捕获时间。通过对本文算法的半实物仿真可知,该算法在无须预先获取卫星星历的条件下,相较于传统的定位后较频方法,算法收敛时间减少约25 s,同时频差误差值在±5 m/s以内。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新课改理念下作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业设计时,要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创新精神目标纳入其中。从实践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确定作业目标。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等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相似文献   

5.
跳频通信技术是一种扩频技术,它的突出优点是 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强。通过载波频率在一定的频带范 围内按某种序列进行跳变,可使得信号频谱得以扩展, 抑制信道中的干扰。 频率合成器输出的频率载波信号受跳频码发生器控 1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下至2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测距定位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射频识别反向散射的标签定位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包括1个后端服务器、1台英频杰阅读器、多个RFID天线和1个标签。RFID天线的位置已知,作为信标节点并由阅读器控制,标签位置未知。由天线发送射频信号,信号到达标签后经反向散射返回天线,阅读器测得射频信号经由传输路径的相位变化,基于射频信号的传输模型估计天线和标签之间的距离,并结合天线的位置信息,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标签的位置信息。该实验平台涵盖了射频通信、信号分析和处理以及定位算法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基于RFID定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就频分多路传输付载波振荡调制、滤波及相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了频分4路传输付载波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有关元件的计算方法。贯穿了电路设计原理、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这条主线,较详细地叙述了对4路付载皮传输的调制、滤波、相加后组成多路信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校研究生所开设的现代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的一个拓展内容——隧道内小时延多径信号分集接收方法探索及其仿真实验。由于纳秒级多径信号密集,致使隧道内无线通信质量急剧下降,通信距离严重受限。为了达到隧道内可靠通信距离增加的目的,本实验针对隧道内复杂环境,如背景噪声大、纳秒级多径密集的特点,提出了CFOC-MN纳秒级时延估计算法,并用其改进传统瑞克分集接收机,使其能够变密集的、且时延扩展为纳秒级的隧道内多径为有利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FOC-MN纳秒级时延估计算法改进瑞克分集接收机,有效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能够达到延长可靠通信距离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设计高质量的数学作业,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要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理念、作业设计途径、作业效用等方面入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就频分多路传输付载波振荡调制、滤波及相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频分4路传输付载波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有关元件的计算方法.贯穿了电路设计原理、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这条主线,较详细地叙述了对4路付载波传输的调制、滤波、相加后组成多路信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是撬动作业转型乃至课堂转型的一个重要支点。然而,目前的单元作业设计却表现出所依据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失衡、所依托学习内容的联合度不高、所依靠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异化现象。未来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可在取向选择上聚焦多科多域的整合,在目标确定上指向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在内容组织上对接单元作业目标的落实,在评价定位上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方面着力实现。  相似文献   

12.
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实验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力线扩频载波模块的电路设计原理以及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包括扩频载波信号的测试,通信参数的设置以及通信性能指标测试。同时对电力线扩频载波技术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广义的作业是一种学习(教学)任务(活动)。依据目标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误区有:目标设置“泛化”,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力;目标设置“窄化”,作业设计偏离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设置“常规化”,作业设计忽视学生的学习难点。相应的对策有:分解细化目标,双向定位目标,增设难点目标,进而紧扣目标设计作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具有移动网络控制的短波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创新实验,该机使用7.023 MHz短波波段,可以在数百公里内进行设备间的通信。采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基础电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和系统构建,同时加入移动互联控制模块电路。该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包括收发天线、输入信号处理模块、混频模块、音频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和Wi-Fi模块等,很适合于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可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发射机及接收机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由CC1121射频芯片和PIC系列MCU组成的无线跳频通信系统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硬件和软件设计要点、MCU实现CC1121射频芯片功能配置的方法,以及无线跳频同步的程序设计。该平台实践性强,综合性好,有助于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和无线通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的思想和开发经验。  相似文献   

16.
蔡钢 《现代教学》2015,(5):67-68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教师在注重对教法和学法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作业的设计研究。物理发展性作业的定位物理发展性作业是相对于基础性作业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基础性物理作业的类型主要是书面形式的练习巩固性作业,以解题训练的方式实现作业的知识巩固和技能提高的功能,其类型和定位决定了它很难实现物理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目标,很难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物理发展性作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核心,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实验课作业设计对于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规避传统物理实验课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乏针对性、偏离现实生活等问题,本文基于初中物理实验课作业设计的特点,提出基于真实情景进行实验问题创设,营造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环境的初中物理实验课作业设计路径。通过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资源,紧密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实验课作业,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所谓小学语文开放型作业,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乐于作业、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作业中实施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作业评价的自由开放,正确处理好完成作业任务,实现作业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之问的和谐统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物联网的技术原理,设计并开发了一种物联网信息处理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能够支撑物联网技术体系模型中的大部分技术点。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实现了硬件实验平台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软件,移动终端采用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实验系统涵盖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等内容。控制软件和硬件实验平台之间采用Wi-Fi进行通信。该实验系统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物联网基本技术,理解物联网在典型应用行业中的的功能和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优化作业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明确小学语文作业的定位(一)作业设计目标与作业内容相符设计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保证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作业设计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