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家长常常叫苦连天:我的孩子不能说,你一说他,他比你还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难管?是因为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把孩子培养成了玻璃人,不能碰,一碰他,哗啦,碎了,一地碎片。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我的孩子不能说,你一说,他比你还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难管?是因为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培养成了"玻璃人",不能碰,一碰,就碎了.  相似文献   

3.
一个品学兼优的打鼓少年,从小立志走进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殿堂。在芸芸学艺少年中,他缘何志向高远,笃行苦练?又为何成绩优秀,人品敦厚?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孩子和家庭,如何突破成长的瓶颈?本案例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5.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6.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7.
家有犟牛仔     
幼儿大多具有反叛性,而许多时候,当他们做出一些令家长感到困窘或烦恼的事情,家长都会懊恼地想“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这样顽皮?为什么他完全不像我?”有这些想法的家长实在不少,但若经常这样地想,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以下是一些家长在教养子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何我的孩子总不像别人的孩子?. 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你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何他总在公众场所令我丢脸? 孩子在公众场所哭闹,令父母束手无策是常有的事,但不要因此而感到尴尬甚至懊恼…  相似文献   

8.
杨博小朋友是新转到我们班来的,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他打遍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因此对他是又怕又恨,甚至有的孩子因为讨厌他、怕他而不来幼儿园。他的行为还引起了一些家长的公愤,他们联合起来,强烈要求把这个孩子调走。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家长都希望跟孩子交朋友,孩子也希望家长了解他们,但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故事一:给我多一点时间阿惠读小学的时候是班长,成绩在年级向来数一数二,老师的夸奖,家长的满意,令阿惠的小学生涯一帆风顺。上了初中,阿惠发现周围的一切全变了:同学中小学当过班干部的有一半多;第一次考试下来,阿惠的成绩仅仅是中等水平;班干部选举,班长不是她。  相似文献   

13.
期中考试又结束了,很多学生又在家长、班主任、代课老师的责备声中低迷、消沉,往日脸上天真的微笑也早已无影无踪了……这是谁的过错,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教师)的过错,是教育的失误,学生考试失败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教育工作者为何给他们施加如此大的压力呢?作为孩子有错误是正常的.如果按照我们的要求每次都考100分,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因为我们的孩子正处在求知的年龄阶段,哪有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好?所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才能去不断地发展他们,让他们不断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要么边吃边看电视,要么边吃边玩玩具,吃一顿饭要两个小时。但若是问起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怎样,老师居然说他(她)吃饭很好,有时还得第一名。孩子为何会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家园教育不一致。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平衡膳食,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因此幼儿园很注重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通过老师的帮助自己能好好吃饭,可一回到家家长却不重视这方面教育,孩子难免又犯。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在园吃饭一样好呢?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值得家长借鉴,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保持一致才好。  相似文献   

15.
最佳方案     
孩子一般是不会故意惹家长生气的。家长生气时,孩子往往会很难过,或因不理解他们的生气原因而奇怪,或因可能受到的责罚而害怕。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和气愤时,应特别注意态度和方式,要让孩子了解你为何生气,不可用过激的言词伤害他,更不能用责骂来发泄。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日前,在北大资源大厦一间会议室中,一位家长满困惑地说。成功心理学专家方晓光当即反驳:“孩不是管出来的,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子,让孩子成为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应该有己的人生。”他提醒所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的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而学习、生活经又与父辈截然不同,代沟使得孩子的许多事家长管了,家庭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交流,而不是管教。”另一位母亲焦急地问道:“我孩子今年16岁了,干么事都没有耐性,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发现他的潜呢?”方晓光回答说,首先…  相似文献   

17.
常听家长抱怨:现在做父母真难!自己忙了一天,回家还得陪孩子学习!今天听写这个,明天检查哪个,唉!孩子被弄得神经兮兮,大人更是没精神上班,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也曾听老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昨天作业没写完,今天东西没带齐,家长是怎么管的?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的内心就很纠结: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成都市实验中学在全国校园中首推家长陪读房,并引发了一些争议。父母亲为何陪读?显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9.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非常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缘何会这样? 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他们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是怎样爱孩子才能滋养他的心灵让其健康成长呢?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本人,尊重他的感受、个性和想法。家长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家长如何看待"接纳",直接影响亲子互动,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