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2.
试问家长:“你的孩子请家教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都很关心,也很困惑。那么,到底该不该请家教请了家教后家长应该作些什么我是一名学生,曾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教过几个学生,一直很关心这个话题,现在结合我家教的案例,谈一下我对家教的看法,以期给关心这个话题的家长一些启迪。一、家长请家教的动机人的任何活动一般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家长请家教的动机有以下几种。1.培养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我辅导过的5位学生中,有3位学生的家长请家教的动机是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家长之累     
孩子是父母生的,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就要找家长,正像商品有了问题,就得找生产厂家一样———这是一些教师潜意识中的逻辑。如今的教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而且在牵住家长方面也有一套。根据笔者的了解,大致有三种方法:一谓“签字法”。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检查后签字;考试考差了,试卷由家长阅后签字;学生逃学,由家长每天送至学校签到。笔者办公室的同仁大多受过为孩子签字之累,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二谓“陪训法”。孩子在学校一犯错,家长往往会被“请”到场,低头含羞陪着孩子受训。客气的教师,只训孩子,家长…  相似文献   

4.
家长之累     
孩子是家长生的,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就要找家长,正像商品有了问题,就得找生产厂家一样———这是一些老师潜在意识中的逻辑。如今有些老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而且在牵住家长方面也有一套。根据笔者的了解,大致有三种方法:一谓“签字法”。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检查后签字;考试考差了,试卷由家长阅后签字;学生逃学,由家长每天送至学校签到……。笔者办公室的同仁大多受过为孩子签字之累,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二谓“陪训法”。孩子在学校一犯错,家长往往会被“请”到场,低头含羞陪着孩子受训。客气的老师,只训孩…  相似文献   

5.
时下,不少教师在布置完家庭作业后总要叮嘱一句:“作业做完以后一定要请家长检查、签字。”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一做完家庭作业就交给家长,自己不再复查。同时,不少家长也主动代替孩子承担了检查家庭作业的任务。这种家长代替学生检查家庭作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小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请看:镜头1:一年级教室里,班主任觉得教几位学生做值日实在是太费力了,倒不如自己包办代替算了。来校接送孩子的七、八位家长看到后干脆替自己的孩子当起了“值日生”。镜头2:有的家长一手提着孩子的书包,一手牵着孩子上学,有的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用小轿车送孩子上学。镜头3:家长好容易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红领巾监督岗”要逐个检查同学有否挂校徽,戴小黄帽,挂红领巾。“哎呀,我…  相似文献   

7.
不宜提倡让家长签字○宋继荣时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的现象普遍存在。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以往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的作业和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求得家长配合,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家长在检查孩子家庭作业时,只看重孩子的作业是否做完了,而对于孩子作业的质量很少过问。实际上,这样检查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孩子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或为了下次上课做准备。总之,做作业是想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检查孩子的作业呢?首先看是否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字了。通过孩子的字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理活动,做作业的态度。如果孩子做作业时心情平静、态度认真,他将会很投入、很自然地写好作业中的每一个字。否则,孩子所做的作业也只是应付老师或家长的检查。这样的作业做了也几乎等于没做。因为孩子…  相似文献   

9.
何瑛 《教书育人》2012,(34):14-15
如何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学得有效;让教师愿教,教得轻松;让家长会管,管得有用。一本家校联系本,它每天穿梭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意见与要求,孩子可以及时了解老师、家长交流的话题,勉励自我,增强自省。用好它,一定是能起"一箭数雕"之功用。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重视和关心。要在孩子、学校、家长三者之间搭建好平台,让孩子爱学,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的作业和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救 是家长配合,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但从实际结果看,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并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杨小杰 《时代教育》2007,(10Z):25-25,34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教孩子学会学习只是老师的责任和任务,然而笔者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固然要教孩子学会学习,但教孩子学会学习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陆娟 《教育导刊》2007,(9):54-54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知道钱的好处,放手让孩子花钱,这样孩子会很快学会消费,长大了就会想方设法去赚大钱;另一部分家长却认为孩子不懂花钱才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金钱,就去消费,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等坏毛病,这对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不利。尽管大家的看法和做法不同,但是,家长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金钱与消费方面的启蒙,只是他们的观念不同、教育的方法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同了。其实,要让孩子学会生存,对其进行合理消费的教育是必要的,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怎样保证教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教育导报》获悉,武汉科技大学学籍管理最近做出新的规定: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门数一旦达到规定数目,学校将通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功课。此举的目的就是与家长形成合力,督促大学生们学习。读罢这则消息,说不出是何滋味。不由想起了10年前孩子上小学时所在学校的做法。这所学校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写错了字,要家长督促抄写50遍,做错了试题,让家长代为再抄写一份,孩子重做;学生的作业先由家长批阅签名,然后再上交老师,如果检查不出问题或未签字,学生及其家长将要一并受到教师的批评等等。我有幸读…  相似文献   

14.
成彪 《教育文汇》2004,(4):25-25
最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让我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孩子的“操作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住家长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  相似文献   

15.
去冬晚上,在北门东中学的电化教室里,前半部就坐的是初一(3)班的学生,后半部坐满了本班学生的家长.六点整,随着电铃的响声,年级组长贺老师向大家宣布:“初一(3)班家长会现在开始.今天家长会的开法,先是请家长们听一堂运用电化手段的英语改革课.通过听课,亲自看一下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是怎样抓的;教师是怎样教的;学生,尤其自己的孩子是怎样学的.然后请家长给我们提出意见.下面请本班班主任李燕玲老师上课.”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与同学们用英语互问晚安后,便开始了对学生家庭录音作业的检查.(初一的英语老师们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便在家长的支持下,每  相似文献   

16.
退休后的我喜欢去学校“客串”上课.与孩子对话感觉很快乐。我的课没有“考查”的压力。彼此都会觉得轻松。说给家长朋友听,没有炫耀自己的意思,教了一辈子书,把课上好是应该的。我只是想介绍一种亲子学习的方法。让总是抱怨孩子作文不好的家长试试。 先给大家看首诗——  相似文献   

17.
新型家长会     
多年来,家长会总是这样一个不变的模式: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上,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外。家长永远是听众,教师永远是主角。其内容也不外是讲讲学生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讲孩子的缺点。结果是家长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家长会,惟恐受训、丢面子,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家长会给学生、家长造成不该有的心理负担。从2000年起,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的新型家长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教师不再评价孩子,而是让家长通过观看学生的展示,自己来评价孩子。请跟随我走进我们六(1)班展示式家长会的现…  相似文献   

18.
为就读中小学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城市(镇)尤烈。请家庭教师,到底好不好?笔者以为,请家庭教师有成效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目标一致,即家长、孩子和家庭教师有共识,关系协调,家庭气氛和谐。在这样的家庭中,家教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贴近孩子的认知能力,能为孩子所接受。家长想的、家庭教师教的,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家庭教师教有所成,孩子学有所得,家长请家庭教师的目的也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以为要家长在孩子作业上签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利少弊多。我是一位任教30多年的语文教师,以往我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作业、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互通情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求得家长配合,促进学生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结果呢,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20.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