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是各级外宣部门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做好外宣工作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位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阿坝州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进一步树立外宣意识,切实加大外宣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红色旅游正在向国际化发展,这对外宣工作,尤其是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的跨文化文本重构应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在分析外宣资料的文本特点、明确翻译目的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旅游外宣译本在词汇、句法、篇章和修辞层面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4,(1):4-5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周宗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有一大部分讲到了外宣工作.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高度指导新时期外宣工作的纲领性件。”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工作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却未能及时地善用外宣媒体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时常选取一些内宣意味很浓厚的素材。《对外传播》杂志经常会刊登外宣中的好案例、外宣战线采编人员的优秀经验,笔者以为,机关、企事业外宣工作者应多读《对外传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对外传播》不仅是采编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在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人员对于外宣工作的认知方面更是"切实所需"。它是外宣工作的集萃、点睛,处处都紧贴外宣工作实践,引领外宣工作者最前沿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7,(9):F0003-F0003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外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有效地提升对外宣传的工作水平,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自2004年7月起,开始启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的编纂工作,旨在探索新时期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对外传播领域业内人士提高理论素养、强化专业知识,开拓国际视野提供精神武器和食粮。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传播体系中,民心相通是传播与交流的基础,而民间外宣作为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对官方外宣起到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华侨华人在民间外宣工作中扮演着发声者、创作者、传播者、沟通者和分享者等重要角色。本文从国际传播视野和民间外交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民间外宣的实践路径,对民间外宣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和现实性考察,提出了海外华侨华人具备独特的传播中介优势,能够借助广泛的人脉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并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塑造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发挥着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要提升民间人文交流活动的创造活力、充分借力特殊的民间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建构社交媒体舆论场,提升民间外宣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7.
吴齐 《对外大传播》2011,(10):31-32
对外经济信息报道在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外宣功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呈现真实的中国形象,是增强新时期国际传播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是我近两年来为英文出版发行的国际著名风电杂志《风电月刊》(Wind Power Monthly)供稿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对外宣传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和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新闻报道是外宣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对外扩大我国影响,塑造我国形象,促进外宣工作发展的“急  相似文献   

9.
踏上自强之路的中华文明古国在新时期发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心声。外宣工作就是一项文化传播工作,但外宣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如何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这是我们外宣部门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本文试图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探析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读”与“虚构”现象,并由此确定我们的外宣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报道工作有两方面任务,一个是内宣,一个是外宣,都重要,都必须做好。但有必要在我国新闻队伍中强调加强外宣意识和外宣工作的力度。国际问题的外宣包括两方面:正面介绍我们对国际问题的政策、主张和观点;进行国际舆论斗争。从对内来说,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要正确引导我们的人民了解外部世界,全面地认识世界,理解并拥护我们党和政府的外交政策,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得全国人民都能捍卫我们民族的利益,努力增强国际的交流和友谊。对外界而言,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不仅要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而且要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声音。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外面(主要是外国人、外国的决策者、政界、工商界、舆论界,当然也包括华人、华侨)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后,上海紧扣世博主题,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强世博国际影响力,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初步构建了多元融合的"大外宣"格局。世博后,上海认真学习中央外宣工作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世博外宣经验,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着力加强和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了巩固世博外宣成果,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的既定目标。一、强化主动意识,变革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义利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长期影响着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对外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入重要精神内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对外解读好、传播好义利观的内涵、特色和影响,成为中国外交和外宣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为本刊撰写了专稿。王晨部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外宣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做好2013年外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晨部长强调,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外宣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在联系外宣工作实际、指导外宣工作实践、推动外宣工作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新起点上推动外宣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积极组织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对外宣传;二是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三是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五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六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七是努力形成对外宣传合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南京在做好以政府为主导的外宣工作的同时,通过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方式,着力挖掘、整合民间外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展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新载体,成功打造了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双百"工程、在宁外国人文化参与系列活动等官民并举的外宣品牌项目,增强了外宣工作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外宣是我国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如何让国际社会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中国,始终是值得我们外宣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在外交部长期从事对越关系事务,先后四次在我国驻越南大使馆工作,共达18年之久,经历过中越关系的风风雨雨,对不同时期的外宣工作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至今回想起来仍感触良多。——作者  相似文献   

16.
外宣是对外展示地方风土人情、宣传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很多省级卫视都开设了“国际频道”,让自己的节目在境外播出,各级地方电视台对外宣工作也是十分重视,不惜为此倾注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客观来说,每年各级地方电视台生产的大量外宣片,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扇五彩缤纷的窗口。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9,(1):6-13
2008年12月16日,在即将迎来2009年新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王晨主任就改革开放30年来外宣事业的进步、2008年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2009年开展积极有效的外宣工作、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和改善外宣工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王晨主任的答问有助于我们了解新一年外宣工作的规划和要求,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有效地向世界说明和展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多语种传播一直是我国外宣媒体区别于对内传播媒体的重要特征。以对象国的语言传播新闻,有助于突破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壁垒,增强国际传播效果。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外宣媒体中的多语种新闻人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多语种新闻人才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外宣媒体都各自建立了人数众多的多语种新闻人才团队,但是大量的外语人才,特别是小语种人才的主要工作仅是翻译稿件。而且,各外宣媒体重复劳动,翻译同一篇稿件并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对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2008年,《对外传播》编委会调整了编辑方针,杂志将以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更加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市的对外宣传工作,按照“以提高通化知名度,振兴通化经济为宗旨;以制作外宣精品为手段;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为目的;以发展‘三资’企业为重点,国际、国内同步推进,全方位开展外宣工作”的总体思路,突出了对外经贸宣传,不断拓展外宣工作领域,为我市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借用《对外大传播》的“地方外宣”这一园地,与兄弟地区共同探讨和交流工作体会。一、勇于探索外宣工作的新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外向型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外宣工作量明显加大,原有的工作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