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倩倩 《文教资料》2014,(30):81-83
历史小说可谓是当代文学的重镇之一,它本身具有浓厚的跨世纪文化启示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表现和与之具有特殊精神气质连接的这一文类,历史小说在其自身发展进步中对“再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深沉的回应。其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士”阶层,张扬着本民族的个性与气质,其内涵的丰富性足使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将对当代传统历史小说作品中“士”阶层的文化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更清晰地呈现出搏动着华夏民族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2.
王云 《学语文》2010,(3):43-43
本文拟对《说文·門部》字做分门别类的考察,借以说明“门”部字的丰富含义以及中国古代门文化的繁荣的情况;我们还检举了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门”类词语。就此讨论“门”类词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同一部作品,不同读者会有不同感受,从接受美学角度说,这是由于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以此着重对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贾平凹的《古炉》为范例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字字落实,句句对译”成为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一堂课下来,学生或许字词意思弄明白了,全文内容却未弄清。课堂上重视了词法句法的文言知识,文言阅读中最重要的融会贯通被淡化。其实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文化的精粹,从这些语言文字材料中不仅要看到文言,还有文章,乃至文学、文化。要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家人格气质,民族传统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化底蕴。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字词落实和文章内容理解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文”“言”结合,以“文”带“言”,以“意”率“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韵味”体现着它的最高审美价值.“韵味”的表现主要是靠字、腔、情的统一来完成的.总的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的就是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民族气质、民族审美情趣在声乐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龙”狂欢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狂欢活动,它起源于图腾崇拜,“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内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学者巴赫金对欧洲古老的狂欢节文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深刻揭示,从“文化的狂欢”到“文学的狂欢”提出了一整套的“狂欢化诗学”理论。这种理论对我们今天考察中国当代娱乐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不可计数”出自小学课本中巴金先生的作品(鸟的天堂)。多少年来,对“不可计数”的“数”,在读音上颇有争议。 认为读“Shu”者,拿“不计其数”来比,认为这两个词语都言“多”,两个“数”读音当相同。  相似文献   

9.
“红色”在汉文化中寓意颇丰,与之相关的词语多为褒义,这与西方以贬义为主的“红文化”反差甚大。探索与“红”相关词语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国独特的红文化,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认识“道德反差”增强德育功效张金霞多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效果不尽理想,与预期的目的或结果差距较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德育过程中存在着“道德反差”。一、“道德后差”的含义及表现。目前,学校德育内容同某些社会现象存在着差异,我们称其谓“道德反差”...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阳光下,一切肮脏的东西都特别显眼,而在黑夜里,则不易被发现.这现象就是由“对象”与“背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产生的一种“反差效应”.生活中“反差效应”时时可见.黑暗墙壁上的污点.人们往往视而不见、而洁白墙壁上的相同污点,却显得非常扎眼.同样一个疮疤,长在漂亮女郎脸上就会比长在丑汉脸上更惹人注目.心理学家认为,“对象”与“背景”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那种一泻千里的气质和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具有不可遏制的感人力量。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诗人,他创造性的作品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李白个性中那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沉闷的封建教育之间,李白诗歌中那种激越张扬的浪漫主义创作个性与中国的中庸文化传统之间,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是两部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作品。虽然由不同的民族书写各自时代的强者,但我们从中却能体会到二者在精神气质上的相似,以及文化内涵上的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诗人遭遇到都市社会文化语境,精神上经历了巨大的惶惑和痛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以陌生人的身份流浪在都市中,对都市文化的态度呈现着二重性:纵情于都市文化的物质繁荣,但又在孤寂与颓废中把都市看成是“恶之花”。“都市-妓女”的表达模式成为中国新诗这一时期对都市的主要感知方式。纵情于欲望的狂欢,怀想失去的乡土家园,形成中国诗人精神上的颓废与忧郁气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性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唐诗与宋词。在理性文化中,“情”与“理”不相容,前者容易在反理性冲动中沦为“本能”与“欲望”,后者时常异化为一种与感性生命无关的抽象“范畴”与灰色“模式”。在诗性文化中,其“情”本质上是一种“诗化的感性”,其“理”则是一种“诗化的理性”。以诗性智慧为母体的中国文化心理,既不会走向高度抽象的西方逻辑系统,也不容易走向西方非理性的欲望狂欢。这是中国诗性文化最重要的现代性价值所在。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除了西方的二元对立,还有一种更深刻的中国式的和谐关系。要理性就要压抑感性,或要感性解放一定要走非理性之路,只是西方民族的“一家之言”。维护诗性文化的利益与安全,既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应该承担的伦理职责,也是对人类文化必须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墨画的“益”与“损”郭建军中国水墨画在它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构思及表现方法,并从绘画艺术的层面发展为稳定的文化系统。历史上,从事水墨画创作的大都是文人士大夫,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大多是集懦、道为一身,这使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鲁迅先生所指出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一论断作为本文思路的起点,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其一,《红楼梦》的基本思想观念应是老庄学说和佛教思想,不宜生硬地贴上“阶级”概念的标签;其二,《红楼梦》在写法上打破了传统,所写的人物很难用传统的善恶价值观来判断,因而作品不会落入传统的以形式化概念化描写人物的窠臼;其三,作者对生活极端热爱和对现实极度失望的强烈反差,使作品处处充斥着热烈与冰冷、醒悟与迷恋、“荒唐言”与“辛酸泪”的矛盾冲突,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精神震撼力,开创情感艺术效果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迈人新世纪的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挑战,两国在教育上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特别是两国从课程这一核心着手,开始了新一轮更深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更为巧合的是,两国跨世纪的课程改革方案中不约而同地对课程设置做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增加了相似的板块:中国的“研究性学习”和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从时间上看,这两种课程类型出现在相似的时期内,却出现在不一样的社会类型的国家,表明两国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达到相似的深化和积累阶段。中日课程改革两大亮点值得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拟对两者作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利于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记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悠久的一种文体,但它后来却沦落为一种缺乏生气的照例文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其获得了新生,形成了中国“现代性”传记文学,产生了一批以建构现代理想人格和重塑国家民族精神为目的的作品。这一新的文体形式,在中国当代以及新时期都得到了发展,但其对“五四传统”亦有所背离。本文对中国“现代性”传记文学的形成过程做了梳理。并将其放在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同时对这一文体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整理,注意其在当下的发展景况。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的接触,就会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杂合”现象。赛珍珠的著作与译作都具有明显的“杂合”特征,其著译中的“杂合”,多数是其有意所为,目的是要让西方读者注意到世界上其他文化的存在、彰显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因此,“杂合”理论对于赛珍珠的著作与译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赛珍珠著译的成功,对于我们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进一步做好文学批评及文学翻译等工作,都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