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冻住的轻烟     
进入21世纪,有一种神奇材料将能使你的房子抵御炸弹爆炸,它还能清除水中的污染物,甚至帮助人们飞上火星,这就是气凝胶。气凝胶堪称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但这种神奇的材料却能承受1000千克炸药的爆炸冲击波,还能隔绝1300℃的高温。科学家正在开发这一材料的各种新用途,  相似文献   

2.
“水电爆炸”就是电能在水中放电时.瞬间转变为热、光、声、力等几种形式能量的过程。工业用电经过升压整流后充入电容器中储存起来后放入水中.通过控制空气开关.在水中放电,形成爆炸。这时在爆炸中心可出现1000—10万大气压的高压力.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每秒100米的高速水流。据测算.这种脉冲的功率最大可达1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有一种神奇材料将能使你的房子抵御炸弹爆炸,它还能清除水中的污染物,甚至帮人们飞上火星。这就是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之一。它能承受1000公斤炸药的爆炸冲击波,还能隔绝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相似文献   

4.
军用炸药的主要成分是梯恩梯、黑索今、奥克托今。它是依赖于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摧毁敌方的工事和坦克。更常见的是将炸药装入弹丸中,爆炸时将弹丸的钢铁外壳切割成一定质量的碎片,碎片被高速地抛出,达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之目的。民用炸药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硝酸铵,利用它的巨大爆炸力来开矿、拆毁废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基于ANSYS/LS-DYNA进行集团装药浅层水域中爆炸数值模拟的建模、求解、后处理过程,通过计算,对压力-时程图、冲击波传播过程及材料内能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发展了水中爆炸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超新星遗迹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7,(2):F0002-F0002
这是银河系内一颗巨大的恒星爆炸死亡后产生的残余景象。该星体在325年前爆炸并寿终正寝。图中蓝色纤细的弧线是向外扩张的冲击波留下的,另外一些色彩是爆炸形成的数百万度高温摧毁星体物质而形成的遗迹。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地     
制造廉价人造金钢石的新方法据报导,国外研究出了一种制造廉价人造金钢石的新方法。他們用石墨做原料,把它夹在两块金属板中間,置于水池里。再在水里爆炸六硝基(一种猛烈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强烈的冲击波,由水传递給金属板,于是其中的石墨就受到极高的压力,变成了金刚石。据說用此法制得最大的金刚石顆粒重达1 1/2克,还声称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钻石,連装飾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队和一家塑胶公司开发出一种新材料,用于防止建筑物的墙体在遭到爆炸时碎片横飞,这种被称为“X-FLEX爆炸防护系统”是一种类拟墙纸的胶带,将它贴到墙上,可以吸收爆炸的震动,保护居民免遭爆炸造成的墙体碎片和金属片的袭击。  相似文献   

9.
介绍爆炸物品(如废旧炮弹、地雷等)销毁现阶段的处理方式,分析爆炸物品的弹壳厚度、壳体材料及装药种类等性能和结构参数。根据聚能效应产生金属射流,设计一种新的装置,销毁爆炸物品。  相似文献   

10.
冲击波也叫激波。当能量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突然释放,就会引起爆炸,并在介质中产生冲击波。一提到冲击波,人们很容易想到弹药和破坏。的确,弹药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并产生巨大的破坏效应,这属于人造冲击波。但冲击波更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一些科学家们认为,自然力所产生的冲击波对生命的起源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鹏 《科技风》2012,(9):153-154
瓦斯爆炸导致气体压力骤然增大而形成冲击波,对巷道中的人员、设备产生巨大冲击作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冲击波的瞬时冲击作用,并与静态荷载作用下的效应进行对比,揭示冲击波的冲击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家看来,黄豆和坦克绝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因为他们用豆油制成的合成材料比钢铁还要坚硬层多。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于去年11月宣布,他们已经用黄豆油加上玻璃纤维制成了更便宜、更轻便、更绿色的材料,这种材料比钢铁还要坚硬,却比钢铁轻得多,它适合建造坦克、拖拉机、汽车,基至可以用来修建桥梁。这个小组已经为这种新材料申请了专利。小组的第一个工业合作伙伴是美国的迪尔拖拉机制造公司。还公司预测,用黄豆制成的农业工具每年有5000万美元的市场。前不久,这种新型的黄豆百成材料样品在伊利纽斯展出,这…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脏弹?脏弹通常是一种很简陋的爆炸装置,用普通炸药(如梯恩梯或燃油/肥料混合物)和放射性材料组装而成,所用放射性材料有放射γ射线的钴60、铯137和碘192以及放射α射线的钚238和镅241等。炸药爆炸产生热脉冲,使放射性物质蒸发或汽化,并将其散布到空气中,随风飘落到下风方向的一些城市街区,造成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对大量混合在一起的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手工分类是一件比较困难而且浪费时间的事。例如,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不同品质与成色的同一种水果或钢铁、石块等物体和材料进行颜色分类。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用于将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能自动辨识颜色的装置。图1是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含物体传送区、颜色识别  相似文献   

15.
爆发点是评价炸药热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对人身体健康有害。针对爆发点测试仪存在的缺陷,设计防护罩,采用有机玻璃作为主体材料。拟定安全柜中炸药传播条件的假设,利用冲击波在空气及密实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计算有机玻璃厚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多世纪以来,钢铁一直是传统的工程结构材料。但是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出现,这一状况将逐步发生改变,它将渐渐让位于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精密陶瓷材料,可以肯定,不久的将来,钢铁作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前苏联又在北冰洋的新地岛爆炸了一枚威力相当于6 000万吨TNT炸药的氢弹.这是世界核试验中最大的一次爆炸,冲击波绕地球3圈.头一圈用了6.5个小时,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冲击波速度,相当于声音速度的5倍.  相似文献   

18.
《新科学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一种可把汽车废气中的污染物降低70%的装置,并且由此产生的碳还能够做成钻石。 这种酒瓶大小的装置把废气的温度加热到钢铁溶点的三倍,从而使污染物分解成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当温度降低时,这些混杂在一起的离子会形成危害较小的物质。这种装置的研制者之一伊莱亚斯·肖雷斯说:“在理想的实验室条件下,我们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90%。如果在公路上试验,化合物的含量可能会降低70%左右。” 尽管这种装置降低了有害的排放,但却使废气中碳粒子的含量增多了。墨尔本斯温技术大学的肖雷斯和合作伙伴卡洛斯德斯特法尼发明了收集这些碳并且把它们转化成工业级钻石的方法。他们使用一个电子衬垫在废气中收集碳,然后再把这些碳粒子与一种经过微波加温的惰性气体混合,从而形成一种容易挥发的液体。这种液体喷在一个玻璃表面上就能产生工业级的钻石。  相似文献   

19.
<正>在许多科幻影视作品中,例如《星球大战》里,一艘宇宙飞船周围常常被一层能量护盾保护着。这种技术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呢?最近,波音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基本上重现了这种防御技术。他们创造了一个能量包护盾,来减少附近的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保护对象的影响。波音公司的这项技术虽然远不及《星球大战》里那样先进,但它可以防止车辆和里面的人被损坏或受伤。它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9)
雷电是一种出现概率特别高的自然现象,该类自然现象不仅来势迅猛,而且破坏力特别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对建筑物、电子仪器设备、人类带来危害,被称之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并且在雷电易发区安装了大量防雷装置,在防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群众虽说安装了防雷装置,但是不注重日常检测与维护,影响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防雷装置的构成、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要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