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中专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数学科学方法、发展学生数学科学能力。尊重学生发展需要、突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四要素之一,科学素养的培养应贯穿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科学素养的内涵,说明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从文明时代开始时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朱熹通过后天修习掌握相关的时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并利用科学素养来解决相关的时代问题,特别是在儒学的重建中,朱熹较高的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卢春  卢霖 《科教文汇》2009,(36):94-9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通过巧妙地利用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对科学课导入的方法及导入应该注意的问题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殿堂。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较为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其实,在我们的思维里有“了科学”这一概念的时候,再去看语文教学,应该“说科学”无处不在。语文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辨证思维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勇于怀疑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以及…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科学的本质,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观,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具体到科学课程,就是要全面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孙秋勇 《科教文汇》2009,(3):182-18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能使学生体会、认识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还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不仅应该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强调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所以,在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并称为现代公民三大基本素养的时代背景之下,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秉承了为学生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做铺垫的基本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30)
科学素养是一项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需要构建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精神。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能使学生体会、认识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还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程的评价就是要通过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同时从课程、教师、学生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同时从课程、教师、学生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袁野 《科教文汇》2014,(25):96-97
科学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调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科学溯源”是以“追溯前人科学的足迹,寻觅科技创新的启迪”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跨入历史长河,沿着先人足迹、前人案例,经历科学探索、创新的整个过程,融会“做中学”、“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日益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推崇,良好的科学素养也是学好小学科学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调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教师要以生动的语言、诱人的实验、巧妙的课堂教学计划,使学生爱上科学、迷上科学,把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吸引学生,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