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脑防晒霜     
《科技新时代》2007,(10):24-24
来自Itronix的GoBook MR-1是一台超皮实的笔记本电脑:它的重量很轻.能够抵御雨、雪、风暴的侵袭,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其触摸屏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环境光线,将光线留在内部,因此不会将其反射出去.形成刺眼的眩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其实这要归功于猫在夜晚良好的视力。猫眼睛的瞳孔能根据外界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相似文献   

3.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视物不清引起的视疲劳症状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视疲劳是由于不良的视作业环境,导致视觉器官与眼肌功能调节障碍而引起眼睛辨别物象的能力下降。但有的学生在视疲劳的情况下仍然持续学习或看手机,导致近视或近视度数加深,因而影响学习及生活。文章通过抽样调研的方法来调查大学生的视力状况,找出近视的原因、影响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测光文具盒融文具盒与学生阅读书写环境照度监视器为一体,可有效指导学生在合适的光线下学习,以保护视力。  相似文献   

5.
肉兔在野生时代形成的如昼伏夜出、胆小怕惊等习惯至今仍保留着。实践证明,肉兔在微暗有弱光的饲养环境中增重较快。据试验,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肉兔在光线较暗的笼中饲养6个月,每只平均体重要比饲养在光线充足的兔笼中提高250-350克。在微暗有弱光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鼠年说鼠     
昼伏夜出的老鼠既灵活又狡猾,它们对人和天敌的警惕性很高,出洞时两只前爪先在洞边探探,左瞧瞧右看看,感觉安全才溜出洞府。鼠类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的来回路线,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险。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和觅食,能在很暗光线下察觉出移动的物体,视力很好,如在白天活动,鼠的视力更为一流,因而用"鼠目寸光"论鼠并不恰当。鼠的视觉机制,在仿生上大有用处。  相似文献   

7.
佳作赏析     
《科技新时代》2005,(5):12-13
峭壁上的生命 作者:yt007 点评 李少白:逆光中的两片叶子显然是作者着意描写的主体,虽然光线运用比较漂亮,但左上角较亮的一片绿色干扰了对主体的表现,在构图时应加以调整。黄其昆:光线运用得非常好,创意也不错。在光亮边缘的衬托下,叶子好像心心相印的两颗心。峭壁上恶劣的环境更加突出了生命的顽强,而远处的一片绿色又预示着无限的生机。这张照片的左右两边都可稍加剪裁,以使主题更加突出,构图更加紧凑。  相似文献   

8.
<正>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巷子里,我们巴不得多长两条腿,快速穿过巷子。但是有些动物在夜晚却会放慢动作,比如天蛾。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烟草天蛾能够在黎明和黄昏时分微弱的光线下,精确地感测微风中的花朵,并摄食花蜜。对于这些视力不太好的生物来说,它们是怎么能在弱光的条件下准确找到目标的呢?  相似文献   

9.
<正>拉曼光谱是一种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对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物质进行准备判断性质属性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由于其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证物鉴定方面,由于其在鉴定证物方面的简单有效,加强对拉曼光谱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利用拉曼光谱原理对不同环境下的DNA、蛋白质以及墨迹进行研究分析,探究拉曼光谱技术的作用效果。拉曼光谱简述光散射现象在自然界当中经常会见到,也就是一束光线在照射到介质环境上时,绝大多数的光线会被介质环境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伦敦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日前成功实行了一项先锋性的“仿生眼”移植手术,目前2名接受手术的盲人患者已经恢复视力,可以大致看清物体轮廓,分辨物体移动方向,并能感知光线强弱。  相似文献   

11.
奇妙动物眼     
说起动物特殊的眼睛,我们通常会想到猫。猫的瞳孔很大,收缩能力也特别强,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光线的照射。在白天强烈的阳光下,它的瞳孔可以缩成一条线,在夜里又可以像满月那样圆。在早晨和傍晚的中等强度光线下,它的瞳孔又会变成枣核的形状。其实,许多动物都有着奇特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激光笔会损伤视力?如果拿着激光笔玩耍时,不慎对着眼睛直射,可能会造成视力永久性损伤,甚至失明。激光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原来,激光笔是由一个二极管和激光生成组件组成的小型激光发射器,光束集中。激光光束进入瞳孔后,高强度的光波会灼伤眼底最脆弱的黄斑区,从而造成对视力的伤害。所以,同学们要避免激光笔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7):27-27
对于如何恢复盲人视力,使盲人重见光明的千古难题,最近德国两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相似的解答。 Tubinger大学医学系教授EberthardZrenne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展出一种可移植至视网膜上的迷你芯片,由于其上布满了1500个对光线极为敏锐的“感应细胞”,当光线抵达芯片时,这些“感应细胞”就会如同正常的视网膜细胞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严双红 《知识窗》2006,(6):30-30
说起动物特殊的眼睛,我们通常会想到猫,猫的瞳孔很大,瞳孔的收缩能力也特别强,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光线的照射。住白天强烈的阳光下,他的瞳孔可以缩成一条线,在夜啭义可以像满月那样圆。征早晨和傍晚的中等强度光线下,它的瞳孔又会变成枣核的形状。其实,有许多的动物有着奇特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趣味数字     
《百科知识》2010,(13):29-29
苍蝇的视力极差,只能看到40毫米~70毫米以内的物体,然而它的复眼包含4000多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视野接近360度,并内嵌集光装置。所以只要移动的物体在它的视野内引起光线变化,它便可以不到1秒的速度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流传已久的误解如果你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或者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小说,你的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在网上快速搜一下,你会发现,显然这是杜撰出来的。而当你追踪下去,看看有没有相关证据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我们的眼睛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帮我们适应不同的光照,光线微弱时,我们的瞳孔就会扩张以便让  相似文献   

17.
我们看书时,除了要有适宜的光线外,保持良好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但容易疲劳,还会伤害视力。很多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如果只是临睡前的放松,随便翻翻报纸、杂志,倒也无妨,但要是读书学习就不适合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接到“科学大众”转来青年朋友的一些信,询问近视眼发生的原因、能不能治疗、戴眼镜会不会使近视逐年加深,以及怎样预防近视等。还有的同学在信中说:在小学的时候视力很好,到初中就差些了,到高中以后就很明显地近视了,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近视眼是怎么回事。可以这样比喻,我们的眼睛好比一架照象机,为了看得清楚,要看的物体必须清晰的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形成影象(视网膜如同照象的胶片)。平行光线若正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我们就会看清物体,这在医学上叫做正视眼,也就是视力正常。如果眼球比正常时候变长了,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就成了近视眼。在这种情况下,必  相似文献   

19.
近日报道,欧洲一跨国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新型人工角膜,首次成功移植给了一位盲人患者,使其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人员称,如果后续试验获得成功,预计这种人工角膜可在2010年年中投放市场。角膜就像眼睛最外层的镜头一样,可以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20.
测光详解     
要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获得完美的曝光,明了相机测光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弥补它们的不足是必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