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个性品质一般来说是指儿童在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劳动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儿童个性品质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摸索出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当前儿童个性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 认真地考察一下儿童的教育,我们就会发现,个性品质有着某些缺陷的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缺乏耐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凡是要动脑筋完成的作业往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等。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  相似文献   

3.
孙艺 《辽宁教育》2002,(5):34-35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品质是目前小学教育一项重要的任务。人的个性品质包括许多方面:如自卑、自私和孤独、谦虚等等,而这些品质又都不同形式地反映在孩子的身上。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儿童的群体中有着一些远离他人的孩子;从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些孤独的孩子,他们的外在表现很明显:不与他人主动交往,不参与群体的活动,言谈较少,象一只离群的小鸟。这些表现都与我们现今提倡的教育目标相背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品质。虽…  相似文献   

4.
鲁媛菊 《小学生》2013,(5):39-39
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感性能力、疏导人的情绪、宣泄人的情感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使儿童能够欣赏不同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所以说,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一、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通过学唱和演唱积极健康的歌曲,  相似文献   

5.
个性品质具体表现为人的兴趣、情感、意志、进取心、创造精神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如勤劳勇敢、真诚热情、活泼开朗、善于观察、事业心强、有创造能力等,称为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活泼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能增强身心健康。相反,孤独忧郁的性格,紧张的心情,则会损害身心健康。幼儿智力的开发,当然也离不开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自始至终都在发挥作用。 幼儿时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幼儿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性格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呢?  相似文献   

7.
从独生子女儿童所处的特殊家庭条件及环境 ,分析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形成个性品质的影响 ,了解和认识儿童生理特征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要求 ,采用正确教育方法加以引导 ,是培养儿童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听觉障碍儿童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以《特殊儿童人格诊断量表》为工具,对上海地区303名听觉障碍儿童个性进行评定,揭示出儿童个性特征的基本状况:听障儿童表现出与普通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与智力落后儿童相比有显著的个性差异,听障儿童良好个性品质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用智力测验方法选取了1500余名天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30年后,发现其中有20%原来智力很高的天才儿童,成年后并没有成就。拿他们与幼年时同样智力高,成年后有成就的人相对照,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是否具有坚强、乐观、向上、自制、专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由此看来,影响一个人学习和成就的取得不仅受智力水平的影响,个性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有鉴于此,本测验随机抽取了江门幼师二年级(98级)二个指标班的学生,共102人,用性格类型测验量表进行测验,以研究性格…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品质是教师教育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对儿童的态度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相关因素之一。本文对美国进行的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态度调查研究作了介绍,并就该研究对教师教育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在促进学生个  相似文献   

12.
人们普遍认为:英才儿童的教育需要有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而他们除了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个性品质。也即:并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英才儿童的教师。这就要求师资培训时处理好教师的“个性品质”和“职业品质”的关系,为英才儿童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素质教育论指出: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人的个性。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儿童个性得到发展呢? 一、开放儿童思维,尊重个性 儿童绘画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想唯儿童所独有。儿童在绘画构思时,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个性主义思潮的勃兴,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改造病态的国民性,呼唤“人的发现”和个性解放的过程中,新文化人本着“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的个性主义儿童观,确立了以尊重儿童年龄、心理和个性特点为核心的个性主义儿童文...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儿童发展,包括智能发展的那些心理因素。从心理活动过程来说,它们是指儿童认识因素以外的情感和意志因素;从个性心理来说,它们是指儿童能力之外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目标、抱负及性格和气质等因素。在儿童的培养和教育中,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导致儿童个性的片面发展,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造成难以克服的障碍。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注意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7.
表达力不仅是儿童言语表现力的体现,而且是儿童阅读、思维等能力和儿童个性的呈现。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取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以表达力为主导策划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的阅读品质提升,还能提高儿童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体现儿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和特殊时期,是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逐渐摆脱儿童时期的幼稚心理,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因此,教育者不能轻视初中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群体同样具有内在的独特性。我们应立足于这一点,在思想上真正尊重中学生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学生的个性,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 ,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 ,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 ,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 ,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  相似文献   

20.
韩立勋 《双语学习》2007,(11M):144-144,146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