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菲涅尔公式出发,对光波在两种介质表面反射时发生的位相突变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反射时所发生的位相突变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薄膜干涉”中阐述了增透膜的厚度与相消干涉之间的关系:“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反射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根据这句话,有的人简单地外推为肥皂液薄膜或空气薄膜的厚度等于光在其中波长的1/4时,同样产生相消干涉,其实不然。 分析薄膜前后两个界面反射的光产生干涉时,必须考虑到光反射前后相位是否发生突变。实验证明: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的分界面时,反射光波会发生180的位相突变(相当于半个波长的损失),但当光从光密媒质反射向光疏媒质时,却没有这种突变,至于透射光波,则不发生位相突变。如图1所示,设黑的  相似文献   

3.
临界问题,就是指物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伏态时,有关物理量达到极限值,物体所处的状态或条件发生突变。其特点是:物理量取值的有界性和突变条件的隐含性。学生由于习惯解决条件显性和取值无界的问题,遇到临界问题时,常无从下手。而临界问题在历年高考中不断出现。本文试图分析一些193l~1903年高考试题中的临界问题,指出其主要表现形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突变”是物理现象中常见的,是一种相关制约的物理量间的跳跃和转折。摩擦力突变,常常导致物体受力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夹杂在一定难度的习题中,稍不留心,容易导致错解,因此,要解决这类较复杂的问题,首先必须找出摩擦力发生突变的点,分析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运动都有一定的稳定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物质都有一定的能量.状态改变,能量随着改变,但能量的积累或衰减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电动机从静止起动,它的转速不能突变,这是因为它的动能不能突变.电动机的温度逐渐升高,它的温度不能突变,这是因为它吸收的热能不能突变.因此,运动物体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新的状态转变时往往不能突变,而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过渡过程.它使一些物理量不能突变,这是因为物  相似文献   

6.
王高荣 《文教资料》2005,(16):175-177
本文时中学物理突变概念的建立,常见物理量的突变及如何进行突变教学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对通常认为的轻弹簧的弹力,物体的速度等物理量不能突变的观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简谐振动的规律是研究一切复杂振动的基础,因而对于研究复杂的振动,乃至后继课程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简谐振动规律的研究,由于特征量位相,主要是初位相概念较抽象,同学们理解困难而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振幅A和园频率ω_0已确定的情况下,由简谐振动运动学方程结合位相(ω_0 t+α)和初位相α的具体值与图示,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位相和初位相是确定简谐振动任一时刻和初始时刻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反过来由振动状态求解位相,初位相的过程,则由于不直观,物理图象不够清晰而造成同学理解的困难。目前流行的普物教科书对此问题的处理,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  相似文献   

9.
用菲涅耳公式分析光矢量经反射,折射时所发生的突变,剖析各种类型薄膜干涉中额外程差的选取,以及这种突变对薄膜干涉条纹衬比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临界问题,就是指当物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状态,某些物理量达到极限取值时,物体所处的状态或条件发生突变。其特点是物理量取值的有界性和突变条件的隐含性。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总是习惯于解决条件显性和取值无界的问题。而遇到临界问题时,便一筹莫展。因此临界问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在历年高考中不断出现。本文分析了1981 1993年高考试题中的临界问题,指出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列表分析了13年来所有涉及临界问题的试题,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92年第12期上登载的文章《谈物理量的突变问题》,(以下简称“突变”)中提到:“物理量的突变是指该物理量从某一值变到另一不连续的值历经的时间很短,以致我们认为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总结得到了:“在宏观领域,物体的能量不能发生突变的,决定一个物理量能否发生突变,要根据这一原理去考虑”的原则.对此我以为这一原则是很模糊的,若它是指总能量不发生突变,那么跟能量守恒定律毫无二致,但从  相似文献   

12.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13.
王志耀 《物理教师》2004,25(6):0-11
在一些特定的物理情境中,因受物理规律的制约,物理量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函数关系,有一些则是对应于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的分段函数,并且由此在图像上对应于临界点处留下一个“落差”,形成突变问题。  相似文献   

14.
"突变"是物理现象中常见的,是一种相关制约的物理量间的跳跃和转折.摩擦力突变,常常导致物体受力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夹杂在一定难度的习题中,稍不留心,容易导致错解,因此,要解决这类较复杂的问题,首先必须找出摩擦力发生突变的点,分析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剖析物理过程,把握物理量变化特征是正确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或缺少对物理量的深入理解或缺少对物理过程的缜密分析,从而忽视了物理量的突变,得出错误结论,所以全面了解物理量的变化特点,注重过程分析,慎防瞬间突变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光波的振动方向和振幅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湖南益阳师专潘留仙,刘石保在文献[1]中,笔者仅讨论了振动方向不同的两光波的干涉问题,但对光波的振动方向和振幅对于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并未作定量的计算和分析,下面对此作一较为详细的计算和说明.设有频率相同、位相...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学解题中,同学们往往把瞬间物理量的突变忽视了,结果造成错解。如下例:  相似文献   

18.
我们提出在腔中的四能级系统中,通过非寻常几何相移.实现2比特量子位相门。在门操作过程中,原子没有跃迁,但是在位相空间中,腔模呈现环状分布,这个门操作依赖于原子态的几何位相。在特定的条件下,原子可以与腔模退纠缠,而且门对原子自发辐射和腔模衰变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误差理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梁德政(宜昌教育学院枝城443300)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测量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局限、结果和客观存在的物理量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存在着测量误差。误差理论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要深入...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高品质腔中植入两个超导量子干涉仪,并使腔与超导量子干涉仪发生大失谐作用来实现2个量子比特的非传统几何相位门。这里的量子逻辑门操作,其特点是利用几何位相的整体几何性质来避免某些局域的无规噪声的影响,从而可以获取在量子计算过程中的高保真度。最后,作为一个直接应用,讨论了采用所提出的非传统几何相位门来实现2个量子比特的Deutsch-Jozsa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