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友铭 《广西教育》2013,(25):87-87
构建妙趣横生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的课堂重点强调“趣味”二字,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努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只有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才会更加轻松、高效。关于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笔者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2.
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而且容易让学生的心灵远离数学,排斥课堂。教师应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亲近的诗意课堂。让枯燥的数学进发出无穷的魅力,让数学的教学迎来一个异彩纷呈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不论是荆棘遍布还是充满沼泽。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我们都一如既往,永不退缩。让数学课堂既是高考成绩的演练场,同时又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唱起歌、跳起舞。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根据学生活动范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层面:即课堂实践活动,通过问题情景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校园实践活动,通过生活情景让校园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情景让社会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教师应创设条件利用课堂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有研究价值的数学情景,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组织开展课堂、校园和校外等多层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呢?我认为就是要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只有将数学还原于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数学去解释绚丽多姿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利用教室里蕴含的数学资源,启发学生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琳 《天津教育》2013,(13):105-10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关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高效的关键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对细微环节的把握、研究、雕琢。那么,要想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以达到高效的目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哪些细节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能力外,更应积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活”字贯穿整个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创新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会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掘其中的魅力,无法自主地探寻数学的奥秘.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教师要美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美感.以数学美感为基础进行课堂引导与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欣赏、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有必要将美学课堂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文化传播,增强素质教育内涵,实现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数学文化美感课堂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师生关系民主融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开放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扩散。智慧的数学课堂如风细雨,春意盎然,让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构建和谐、开放、斜慧的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数学知识与能力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刘艳琼(赣州市清水塘小学)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确、思维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若离开了具体形象的事物,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存在缺乏“数学化”的现象,以“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理论的解读、对数学归纳法教学的解读,呼吁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回归“数学化”的课堂教学,要让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品味“数学味”,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激情、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到互相碰撞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潜能,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活起来,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周新荣 《云南教育》2004,(32):24-25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这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贯彻了新的课程论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怎样才能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是严谨的、理性的,但数学课堂更是思维碰撞、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自始至终都激荡着师生灵气,弥漫着美丽芳香,展示着数学课堂的美。教师所耍做的不仅是上好一堂课,更耍把数学课堂的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深地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课堂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的学习中,课堂提问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提问教学进行不断优化,以便于课堂提问教学能够有效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要打破“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便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基于此,文章围绕着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然而,在新课改中,由于一些教师还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质。致使其在认识与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对此,我谈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