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心理学把一个人所掌握的概念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实际上只是事物的一种名称,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科学概念则反映事物的最本质属性,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理解和...  相似文献   

2.
“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是抽象思维反映的客观内容.“直观”则是感性认识,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是表象思维反映的客观内容.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地将“抽象”概念与“直观”的事物统一起来,是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的学习,它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学习和研究物理方法的学习等.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一种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而形成概念.只有掌握概念,才能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才能进行准确的运算和严密的论证.所以说概念这种思维形式不仅是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进行其它思维活动的基础,不断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如果没有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因此概念学习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我们怎样来学习和掌握物理概念呢?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概念都是用词或短语来表达,概念的定义是对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6.
概念是反映所考察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只有从对象的全体上而不是局部上,从内部规律上而不仅仅是外部形态上,来把握考察的对象,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概念和感觉、知觉、观念等感性认识不同,它必须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操作才能形成.概念常被人们比喻为思维的细胞,数学概念则被看成是数学思维的细胞。这个比喻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已经蕴藏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形成的。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概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下面,探讨在“质数、合数”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形成数学概念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由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再产生知觉.也就是说,先把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化成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转化成为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7,(10)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我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运用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邹晓峰 《考试周刊》2013,(40):136-137
<正>物理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物理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它并非凭空产生,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物理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但是,在物理教改实践中,相对而言,教师对理性辨析过于倚重,主要表现为教  相似文献   

11.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只有抓住现象的本质才能分析各有关现象的内在联系,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因此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不仅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a.从物理基本事实出发,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概念不是事物的现象,而是事物的本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要讲清概念,就要从物理基本事实出发,…  相似文献   

12.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如果将物理学内容分成现象和事实、概念、规律和理论,则物理概念来自于纷繁的物理现象和事实,又成为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前者说明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必须给学生大量的、确切的、有感受的物理现象和事实,并且具备由现象到概念的抽象概括能力。后者说明物理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概念,就没有规律和理论。概念不清,就无法正确理解以及应用规律和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运用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大气压强这一概念,对初中  相似文献   

14.
王月贞 《考试周刊》2013,(26):140-141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科学概念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而中学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长吉 《教育探索》2002,13(1):45-46
对于观念,先哲们曾有过不同的解释:洛克认为观念来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贝克莱则声称观念并非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外界事物乃是观念或感觉的组合;在康德那里,观念被称为“纯粹理性的概念”;黑格尔则认为观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可见,人们在谈论观念时总是离不开物质世界与人的意识两个范畴,对于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则形成了对观念的不同看法。那么,观念是物质的直观写照还是纯粹的精神现象,亦或是二者的统一呢?辩证唯物主义对此作了科学的解释: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精神现象。但…  相似文献   

16.
抽象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形成概念、原理、理论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数学中,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而舍弃其它属性并对其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数学中的概念、关系、性质、方法、符号等都是数学抽象或再抽象的思维结果。抽象性是数学科学的特点之一。因此抽象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新概念。要遵从认识规律 数学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与形式的关系,经过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而形成的数学思维形式。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在感觉、知觉和观念诸过程综合的基础上,将新的概念产生出来。  相似文献   

18.
论感觉强化     
感觉,是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个别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映象。人得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从感觉开始,由感觉、知觉、表象形成概念,到达认识的高度。但某些人,或人们在某些时候的感觉,会突破一般阈限对外界事物的自然感觉,变得格外强烈,甚至呈现为一种异态,这种异态使得被感觉对象扭曲、变形、异化,成为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4):10-I0005
正第四讲如何运用抽象思维规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它摆脱了与具体事物的形象的联系,抓住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和内部规律,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的理性思维形式。概念在人类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  相似文献   

20.
张海宝 《学周刊C版》2010,(1):102-102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是搞好基本概念教学的关键。化学概念的建立要经过两个阶段三大步。两个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三大步是感性——理性——感性。同学们靠着感觉器官形成了反映现实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这些都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并没有区别事物或现象个别的与一般的、偶然的与必然的、现象与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