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共十九大则进一步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  相似文献   

2.
民兴则国旺,民强则国盛.文化强国迫切需要文化强民.文化强民,本质是指通过文化教育、文化滋养、文化引导、文化创造等确立公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内化于心的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没有汇聚成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民族气魄,没有凝聚成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民族精神,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壮大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提高公民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高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优秀的农村文化能够提高农村竞争力,提高农村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创新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正是在深刻把握了文化和文化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创新的目的、目标、方法和基本要求.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牟钟鉴 《寻根》2003,(6):8-15
一从历史上看,孔子思想规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样一个大国,它的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常存常新,它的社会能够长期稳定、没有分崩离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世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也有过政治分裂、军事对峙、民族纷争的时候,但最终它都能够克服这些对立冲突,走向统一。它之所以能够在民族和地区的多元中保持一体,经受得住内部政治对抗和民族冲突的激荡和考验,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有着以儒家为轴心的深厚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积累…  相似文献   

9.
文化艺术没有地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艺之花,都会在全人类精神文明的领域竞吐芳华.中外艺术史一再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都不是单纯地存在着,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或同化.开展积极的艺术交流可以为彼此艺术的再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养料.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秘书长亚历山大·法格尔说:“让我们架起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梁.”要架起这座友谊桥梁,有什么能比音乐、舞蹈和歌唱更能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又有谁能与那些  相似文献   

10.
序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出要提升文化自信,并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种场合强调中国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将中国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自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尊和自  相似文献   

12.
<正>翻开任何一本有关建筑的书籍,"文化"一词必定出现,有时出现的频率还会很高。这就说明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一定是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3.
李智红 《大理文化》2022,(2):后插1-后插2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理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建梅作为中国文联十一大代表,省作协副主席、州作协主席、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大理文化》杂志社编辑、青年作家李达伟作为中国作协十大代表,分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是的决定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虞情小炉匠     
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永远有着其无可取代的地位. 一 2015年春节后的一天,我利用下乡的机会,如约来到祥云县虞情自然村,采访了虞情村余家第四代银器加工制作传承人余全希,当地人都称其为小炉匠.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代表其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典籍与理念,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便利,随着文化传播工具的现代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整个世界的信息,瞬息间可以传播到全球,遍及各个民族和国家。再加上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兴起,国际文化交流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木可能用闭关自守,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加以阻挡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与优点、传统和渊源,显示出各自的特色,而且首先在邻近的各民族之间发生影响,既有所变异,又为该国民族文化所吸收,加以融化和发展;于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国际文化交流大潮,就必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洪春梅 《世界文化》2013,(10):52-53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个遥远的、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国,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6月的国事访问走进了媒体和国人的视野。事实上,中国人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抵达特多,华侨华人和特多各民族民众相互融合、和谐共处,中华文化一直是特多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