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忠 《科教文汇》2011,(24):175-177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存在的两种角色现象:一种是短暂的怀有感恩之情的人;一种是日常的处于戒备状态的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这两种角色现象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有助于高校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蔡容华 《科教文汇》2013,(6):181-183
人际交往障碍往往是影响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对于人际交往障碍来访者,运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看法和认知,从而引导求助者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重新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蔡容华 《科教文汇》2013,(18):181-183
人际交往障碍往往是影响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对于人际交往障碍来访者,运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看法和认知,从而引导求助者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重新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人际交往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常见交往障碍主要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很少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心理适应时,要从多方面考虑,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内江科技》2013,(6):54+30
人际交往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沟通的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和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孟玲 《大众科技》2012,14(3):168-169
结合实际案例,对大学生心理自卑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此类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自卑心理泥潭,充分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和智慧,令大学生们可以健康积极幸福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问题非常复杂,这也自然而然影响着大学校园。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当代所有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环境变化后,角色转换带来的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恋爱与性问题的困惑及矛盾,生活经济负担带来的压力、网络的诱惑、就业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等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建立以预防为重点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能更及时深入的预防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止心理危机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嘉嵘  魏迪 《科教文汇》2009,(24):55-55
目前贫困大学生在高校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高等院校贫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为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和推进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宏伟 《科教文汇》2009,(17):72-72
大学阶段是一个关注交往、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本文在简要分析大学生常见交往障碍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调适交往障碍的方法,从而让大学生掌握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如何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探讨阅读疗法对医学类高职生人际敏感的影响,试图为高校大学生人际敏感倾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统计结果筛选出人际敏感因子大于2的大学生45名,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阅读疗法心理干预。结果:阅读疗法后45名医学类高职生人际敏感症状显著改善。结论:阅读疗法确实能改善医学类高职生的人际敏感。  相似文献   

12.
周存君 《科教文汇》2011,(22):176-177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贫困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与帮扶,有助于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黄晓庆  张薇 《科教文汇》2013,(3):191-19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几年,在大学生当中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他杀、休学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为了减少此现象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周文洁  延艳娜 《科教文汇》2014,(32):199-201
述情障碍,也称作情感表达不能,以不能恰当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情感、鉴别情绪困难和人际关系不良为典型特征。大学生述情障碍常被认为与人际关系僵化、抑郁和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本文综合了社会机制和认知机制两种视角对大学生述情障碍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是在每个成长阶段逐渐形成的。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但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在成长的各阶段养成的。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分析,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倩 《科教文汇》2014,(9):198-198,201
人际交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更是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院认知偏差、不良情绪、人格差异障碍等,而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等促成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因此,从端正认知、驾驭情绪、完善人格、提升沟通技巧方面对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进行调适有着较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周亚强  王佰庆 《科教文汇》2013,(16):201-20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增多,已引起社会与高校的广泛关注。评估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然而,由于心理危机的个体性、突发性、动态性、紧急性、隐蔽性、复发性等特点,使心理危机预警评估工作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分别从心理危机预警对象、范围的选择、筛查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信息评估、危机处理系统等几部分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筛查预警模式构建体系,并着重介绍了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对于心理危机筛查预警模型体系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狄霜梅 《科教文汇》2013,(12):190-19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在总结现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现状基础上,着重讨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提出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