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电子专业是中职学校必开设的专业之一。这几年电子专业的生源数量在不断减少,但是电子专业贴近生活实际,在市场发展中有着必不可少的地位;同时中职学校在改革创新中与区内大学联合办学,促使电子专业生源数量也在逐渐回涨。文章分析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探讨改进电子专业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对策,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的电工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院校的国贸专业的专业链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产业链的需求,通过尝试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高职国贸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使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市场经新的产业不断涌现济人才供求的规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秦丹  胡亚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26-326,320
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革的初步设想,以期为该专业教学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办高校化工专业,从学生的基础、学校的办学条件、行业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专业特色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努力培养具有特色、适应化工行业需求的现场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李宏均 《科教文汇》2013,(35):155-155,157
中职园艺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园艺基础知识、技能,符合一线岗位需求的中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学生毕业后的最大问题是不能立即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园艺专业技能型人才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社会体育专业开设10多年来,国内很多高校也在努力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设置,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自2004年首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经验还不够成熟,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方向不够细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特色;开设必修课较多,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有些必修课程设置重复,缺乏系统地整合;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因此必须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结合学院自身优势,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办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培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专业在目前各种专业中,是更新最快、知识变化最多的一个专业,是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方面。中职学校教学中既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又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这是作为执教者在教学中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晓丽  孟磊  李新霞 《科教文汇》2014,(1):105-105,109
传统的药学教育课程设置均是以化学类学科为主,仅仅从“药”的角度进行学位教育.这样的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药学专业学生在其他行业的工作需求。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目前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及药品营销专业,为医药市场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医药卫生类人才。  相似文献   

11.
聂磊 《知识窗》2011,(3X):40-41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依托,提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块化。分模块教学模式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技能的较好途径之一,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课程在生物专业中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化学课程在生物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提出地方本科院生物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适应生物专业自身发展对化学学科知识的需求,同时也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上体现"地方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黄淮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环节的改革思路,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多样化高层次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4.
苏永丽 《科学中国人》2014,(4S):119-119
现在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需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不断更新教材,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适应企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结合石家庄经济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实践经验,认为专业建设应以专业特色建设为主,实施品牌战略,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吸收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变化和进步使得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建立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媒体专业与数字化通信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及市场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不断融洽该专业与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与市场融洽互动的模式,才能够实现该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涉农专业萎缩.师资力盆薄弱,生源急剧减少,农学专业课实践教学时断时续,很难有序进行。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大农学专业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费添林 《内江科技》2009,30(2):183-183
本文在时当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中职计算机教育应在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不旺和学生发展能力不足的客观实际,对现有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修订,在保证基础理论课学时不变的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培养口径,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专业,但是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很好的进入社会,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不利于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