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增长知识、判明是非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五大要点,即:观察要有兴趣、观察要依顺序、观察要能细致、观察要多比较、观察要加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铺设了自主学习的桥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
朱荣明 《科教文汇》2014,(33):154-155
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增长知识、判明是非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五大要点,即:观察要有兴趣、观察要依顺序、观察要能细致、观察要多比较、观察要加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铺设了自主学习的桥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3.
罗敏 《内江科技》2010,31(6):206-206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如何进行化学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能动的发挥,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桑路华 《科教文汇》2007,(9S):102-102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就是人为创造条件,以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获取科学规律的过程。其中,观察能力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认识世界、获得信息和汲取知识,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就是人为创造条件,以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获取科学规律的过程.其中,观察能力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认识世界、获得信息和汲取知识,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王田宝 《西藏科技》2004,(9):32-34,36
物理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要从观察开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记忆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观察是获得物理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观察与分析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科学课来说,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观察事物,了解观察内容,掌握观察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陈棋棋 《科教文汇》2012,(9):85-86,88
观察活动是人们感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学生观察能力高低对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观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初中学生在科学实验观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通过实例着重对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途径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科学实验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昀 《科教文汇》2007,(1):53-53
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并探讨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我生活指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和认识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认识自我生活能够让学生随时留意自己、审视自己,这不但有利于他们积累素材,并且在文章中更能够随意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在留心自己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并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  相似文献   

12.
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观察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化学学科的实验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的学科,本文就此探讨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华 《内江科技》2007,28(10):174-174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淑婷 《科教文汇》2007,(4X):46-46
小学自然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在自然教学中,观察应该作为重要的认知途径和探究方法加以广泛运用,为此,教师在小学中年级要注重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初步的定量观察,学习对比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概括、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制作、饲养等动手应用能力。那么,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怎样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前提,只有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多次实际训练,才能提高动手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创新等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科教文汇》2007,(4X):150-150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前提,只有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多次实际训练,才能提高动手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创新等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谢丽英 《知识窗》2013,(22):72-72
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相似文献   

18.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对于教材中的每个演示实验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决不能随便找些理由,敷衍搪塞了事。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的前提,只有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多次实际训练,才能提高动手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创新等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来自于良好的、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掌握,否则,就不可能科学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基础绘画训练尤其显得重要,本文认为美术课基础训练阶段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提高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