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媒介产业有明显的集群发展特征,提出武汉城市圈媒介产业从"集团"到"集群"跨越的构想,认为媒介集群是武汉城市圈媒介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章通过对佛山报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在城市圈发育较成熟地区,低级行政级别的媒介对上级媒介可以做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
刘洁  段双银 《新闻前哨》2008,(12):28-30
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媒介产业有明显的集群发展特征.提出武汉城市圈媒介产业从“集团”到“集群”跨越的构想,认为媒介集群是武汉城市圈媒介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章通过对佛山报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在城市圈发育较成熟地区,低级行政级别的媒介对上级媒介可以做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
向志强 《传媒》2006,(7):42-43
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媒介集团化之风在我国就一直没有减弱过,在短短的十年内,组建了各类媒介集团百余家之多.媒介产业大规模集团化之后,随之而来关注的焦点就是媒介集团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的安排.作为媒介资源重组与整合的工具和手段,媒介组织结构是媒介集团化的前提和基础,对媒介集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媒介产业集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组织结构制度安排的尝试与实践.那么,我国媒介集团组织结构的制度安排效果如何?怎样才能更适合我国媒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京CBD地区媒介产业集群的管理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CBD地区产业经济、产业集群经济和创意经济的具体特征,对于北京CBD媒介产业集群的规制,首先应促进对首都北京CBD地区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其次应体现媒介产业集群的国际化规模运营特点,再次应激发媒介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经济的活力与潜力,以最后建立起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点的这一地区媒介产业集群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交易成本、人力资源市场、规模扩张、品牌竞争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一本文从媒介产业集群现象的出现入手,着重对媒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探讨,并提出培育媒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身处于优势地位的长株潭媒介产业,面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长株潭媒介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本文以产业集群一般理论和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对长株潭地区媒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和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艳彩 《新闻前哨》2008,(12):31-32
考虑到长株潭媒介产业集群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这一现实状况,其发展战略的步骤应为:培育增长极(龙头企业)→做成做大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增长极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媒介产业具有天然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媒体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技术打破了旧时的传播格局,文化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传播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双性互动”论入手,认为在媒介深度融合时代,媒介产业将会呈现出资本与经营多元化、发展集群化、服务多样化以及媒介产业与技术的融合深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莉 《青年记者》2007,(3):76-77
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中国媒介在集团化发展上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媒介集团化发端于西方国家,因此,要了解媒介集团化这个问题,西方媒介的集团化发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泛媒化"不仅造成了舆论生态的改变,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新.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要素,"媒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本文从"媒体"角度切入,分别以"媒介化""再媒介化""去媒介化"来探析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内容逻辑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媒体融合是以"媒介化"为其前导和基础的,没有"媒介化"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媒介集团化起始于1996年,十年间,媒介集团化潮起潮落,在经历了2001年前后的高潮之后,又进入一个迷惘的停摆期。从西方国家媒介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中国媒介产业的集中度还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仍然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常砚溪 《新闻窗》2011,(1):73-7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纸质媒介为了与影像媒介争夺市场争夺受众,已经开始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在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具有比电视媒介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国的报业很早就开始从市场、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我围报业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和集团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媒介融合是传媒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代媒介融合进程主要体现在传媒数字化、集团化、跨界发展等层面。我国出版企业应视媒介融合为重要发展契机,以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业发展的产业规律为依据,着重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提升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面对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的“盲点”,此次研究首先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话语的根本立场,然后结合媒介化理论,指出媒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中的关系建构过程属于经济媒介化,媒介、媒介化与媒介逻辑是经济媒介化分析的操作化概念,最后通过历史性回顾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媒介化的元过程,即在基础设施媒介、经济媒介与信息媒介的配合与发展下,经济媒介化先后经历了渗透、延伸、改变与内化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媒介逻辑对经济发展具有建构与遮蔽的双刃效应。经济媒介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物质生产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补充研究,为深化媒介与经济交叉研究以及媒介化社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介集团化研究的论域与争论盲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嘉杰 《新闻界》2005,(6):23-25,30
媒介集团化是多层次的问题——媒介是否要集团化?如果要,该如何集团化?这是国内大部分研究所关注的两个层面。不过,由于媒介产品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因此媒介集团化不仅是媒介个体的行为,同时还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那么,媒介集团化之后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相对于前两个问题来说.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相对较少的。  相似文献   

17.
周云倩 《视听界》2007,(1):108-109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特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在传媒领域,也存在类似现象。随着我国媒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拉伸,背依区位的媒介集群也渐次形成,如当前民营电视公司中的80%“整齐”落户北京;在北京,广东等地区涌现众多纸媒竞合现象,无不显露媒介群落化的趋势。从一些征象可看出,媒介产业集群呈现与其他产业不同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8.
陶喜红 《新闻界》2007,(6):19-21
媒介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媒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推动传媒产业的规制改革.同时,媒介融合有利于拓展和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使传媒的服务理念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揭示媒介娱乐化的本质、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晓示媒介娱乐化的动因、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展示媒介娱乐化的生态,以期帮助人们全面、深入地把握媒介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媒介即文化。文明史就是媒介史。西方文化经历了3次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和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进入重新部落化的第三个阶段。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产生了线性、逻辑、“理性”、分析、专门化的西方文化。印刷术产生了残缺不全的“谷登堡人”。电子媒介是意识的延伸,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地球村。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重新部落化的全球一体的美好新世界。麦克卢汉奇怪的媒介说终于得到认可。他反常的研究方法终于受到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