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155期●刊头书法张新宽●2002年第11期一批作家记者深入南疆边防部队代职本刊讯王海君、许军报道:南疆军区宣传处干事、《人民军队》报社特约记者牟国云背着背包奔赴海拔3760米的喀喇昆仑山某边防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代职锻炼。据了解,3年来共有12名作家、编辑和记者深入南疆边防一线部队代职锻炼。南疆军区边防一线部队大多驻守在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阿里高原。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喀喇昆仑精神,用青春和热血在“生命禁区”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他们舍生…  相似文献   

2.
廉洁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收获颇丰: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2100余幅;70余幅作品在军区及全军、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31个摄影专题被《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采用;35幅作品被国家级刊物用作封面。1989年,廉洁的名字被收人《中国摄影家大辞典》。4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1974年底,廉洁人伍来到巴林草原。部队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戍边守睡,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雪水、雨水,住的是“干打垒”。但官兵们工作、学习、训练劲头十足,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一切感动着他、激励着他,促使…  相似文献   

3.
“格子里面知识无穷,乐趣无穷,常‘爬格子’不仅能丰富自己,而且能指导工作……”这是成都军区通信团政委王国忠的经验之谈。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先后在《解放军报》、《战旗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70余篇。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新闻报道工作连续8年名列前茅。从报遇员到团政要谈起新闻报道,王政委无不感唱:“我这个政委是业余时间从‘格子田’里‘爬’出来的。”他当新战士的时候,有一次,觉得班长的带兵方法不对,当时想说又怕说。于是,便写了一篇《班长请你别那样》的读者来信,寄给《战旗报》,很快被刊用了。从此…  相似文献   

4.
牟国云 《军事记者》2006,(12):37-38
金秋时节,总政在北京召开中央新闻单位及军兵种报纸“记者蹲点看基层”新闻作品评选暨颁奖活动。由《人民军队推荐选送的一篇我在世界驻兵点最高,全军海拔之最的喀喇昆仑高原神仙湾哨所蹲点采写的组稿之一《神仙日子不一般》,荣获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总政宣传部领导在颁奖总结会上特意表扬了我,“创下了军事记者在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蹲点采访时间最长记录的人之一”。当我手捧烫金的获奖证书,眼泪禁不住滚落下来。回想起今年5月在神仙湾哨所蹲点采访的日日夜夜,感慨颇多,思绪又飞到那“六月雪花舞、四季穿棉袄、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  相似文献   

5.
去年,济南军区东方制药厂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斐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报刊、电台上稿226篇,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大伙儿都说,能取得这些成绩,与政委张仕法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是分不开的。东方制药厂是济南军区的骨干企业,在全军、在山东省有较高的声誉。该厂先后被评为全军“八五”期间优秀企业和山东省医药行业“八五”期间优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厂摸索出了一套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闯出了独具特色的名牌发展之路。但是,由于缺乏报道人才,企业形象、产品品牌一…  相似文献   

6.
王军涛 《军事记者》2005,(11):65-65
今年四月下旬的一天,第二炮兵某基地礼堂正在举行“岗位成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当一位将军将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品送到一名上尉手中时,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受表彰的是第二炮兵某基地宣传处干事韩海峰。他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0年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潜心钻研业务知识,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火箭兵报》、《长缨》、《陕西日报》等媒体上刊稿600余篇,其中两篇稿件获全军军兵种报刊评比一等奖和三等奖。此外,他曾三次荣立三等功、10余次被解放军报社、火箭兵报社和二炮、  相似文献   

7.
文杰 《军事记者》2004,(11):23-24
杜献洲,4l岁,1980年11月入伍,1993年9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曾任该报驻新疆记站记、兰州记站站长,现任记部机动组长、主任记,上校军衔。杜献洲始终把目光投向祖国的海边防,并用新闻的形式唤醒读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他从事新闻工作15年以来,以老一辈军事记为榜样,执着于以“生死与共”的亲历方式走边防、写边防。他是第一个骑牦牛到帕米尔高原无人区巡逻、第一个到西藏原始森林测绘、第一个系统报道全军海拔5000米以上边防哨所的军事记。  相似文献   

8.
南京政院上海分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宋忠伟,自1996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凭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满腔执和热爱之情,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5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300余篇;先后50余次获得全军、上海市各类新闻奖和征奖;年年被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特约记、优秀特约通讯员;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学院“十佳青年”和“学习成才标兵”。  相似文献   

9.
邵飘萍“北京特别通信”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16年8月至1919年1月邵飘萍受聘为上海《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时所撰写的216篇“北京特别通信”进行了文本研究.“北京特别通信”题材重大,分析透辟,具有评论性、连续性、预测性等特点,当年风靡全国.邵飘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使他的通信作品对我国通讯和深度报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盖岩 《军事记者》2005,(8):33-34
他编辑的新闻稿,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他采写的稿件,有两篇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一等奖,4篇获得二等奖;他参与编著的《海洋的召唤》丛书(共10本),在2001年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中3本由他自己撰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国防科普作家”;他的两幅摄影作品入选“纪念建国55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一摞摞的证书,一串串的荣誉,令还是新闻系学生的我肃然起敬:要采访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报人,不禁有些忐忑。  相似文献   

11.
《人民军队》报--浓墨重彩讴歌戍边官兵兰州军区,管辖着6400多公里的边防线。广大戍边官兵常年累月经受着得与失、苦与乐,甚至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去年,《人民军队》报明确提出,向边防倾斜,向边防官兵倾斜,报纸宣传呈现出浓墨重彩讴歌戍边官兵的鲜明特色。在精心办好每月两期的《边防线上》专版、每逢元旦、春节、“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推出边防专题的同时,8月下旬,编辑部选择28名在环境最恶劣的阿里、喀喇昆仑和帕米尔高原戍边20年以上的“老高原“,10名驱车昆仑100趟以上的驾驶员,展开大张旗鼓的宣传:以通栏题加评论刊发了表彰38名戍边卫士的综合消息;以3个整版的篇幅,图文结合,宣传了38位英雄的事迹;围绕“祖国的卫士,人民的骄傲“这一主题,组织了部队学习38名卫士的连续报道。在整个宣传中,编辑部倾注了满腔的情和爱。浓墨重彩讴歌戍边官兵,在千里边防线乃至全区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黄勤信) 《人民海军》报--强化军事斗争准备的引导去年,《人民海军》报把强化军事斗争准备的舆论引导,作为报纸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明确把宣传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报纸宣传的一条鲜明主线,并贯穿全年报纸工作的始终。在具体业务工作中,他们抓住提高作...  相似文献   

12.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一个偶然的叽会在他那简陋房间里,看到那厚厚的剪报本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不禁令人振奋,同时不免有些惊讶。他就是驻黄海前哨某部新闻干事张雷,入伍7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文字作品)600余篇(幅)。其中,摄影作品17次在全国、全军摄影比赛中获奖,10次立功受奖一先后被6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近日,他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从小就对绿色军营充满向往的张雷.1989年3月,从家乡安徽入伍,来到渤海前哨小岛上…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一提到军事新闻,马上就想到铁马金戈、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一提到部队生活,立刻就联想起戍边守疆、摸爬滚打、舍死忘生,一些军事常识、武器装备的介绍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看到《文化方队遭遇尴尬》(下称《方队》)时,眼前不觉一亮,《方队》的选材和行文着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篇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军旅”专版上的消息是一篇“蓝天杯”好新闻竞赛的参赛作品,被置于2001年3月25日“军旅”的头条.十分引人注目。 《方队》的导语如异峰突起:当“敌”机进入我射击地域时,某高炮旅三营竟然发不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军通信系统的最高学府──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采访,院领导求贤若渴挖人才、甘作人梯当后勤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充满耳管。下面记述的仅仅是几个小侧面。将军“北上”挖人才“通信工程学院要争创全军一流重点工科院校,新闻报道也要创一流”。这句话时常挂在通信工程学院政委骆寿鹏少将的嘴边。骆政委是1988年我军恢复实行军衔制时首批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老政工”,对新闻报道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和实施行家里手式领导的丰富经验,重视新闻人才的选拔培养是他以一贯之的指导思想。因此,将军所工作过的单位,新闻工作都名列前茅。调到通信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案头,堆满了何培勇的各种见报作品。那一幅幅构图新颖,粗犷隽永的画面,那一张张色彩艳丽、构思独特的杂志封面,还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的摄影作品近1000余篇(幅)。几年来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各类影展和比赛,数10次获奖.他先后8次受到部队的嘉奖,两次被评为“建设精神文踢”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并荣立了两次三等功,稿件被集团军、师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 何培勇,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还在上初  相似文献   

16.
周丹 《视听》2023,(4):10-13
根据“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改编的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讲述了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人在帕米尔高原戍边护边巡边的故事。电影以“以人带史,以人带事”的英雄叙事模式、纪实美学视域下的诗意表达、精妙的艺术构思,谱写出“美美共生”的民族赞歌。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5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无意第一     
无意中,今年我竟在新闻界创下了两个“第一”:第一位登上帕米尔高原祖国西疆最西哨的女记者,这是站在边境线上才得知的;第一位直书当代正红正“火”名人之弱点的记者,这是新闻理论界一位前辈问我那篇《再看陈章良》“创意”时才得知的。 虽说记者当有“第一”意识,新闻就重是否“首创”,但我确是无意自己创第一。盛夏,选拔京城10名中小学生组成“帕米尔高原探险营”,同行大都说我“疯了”:千万里行程,你能保证无空难、无车祸、无天灾、无人被偷被抢被袭击被……你搞这项活动挣不到“回扣”,出不了大名,也不可能滞洒浪漫走一回,更甭想由此而升迁……何苦来哉?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人民铁道报》2005年5月3日上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这是一篇充分展现国家总理与铁路工人之间深情厚谊的佳作。文中字字句句反映了总理亲民爱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和务实形象,如文中写的:“来,我们一起合个影。”“和大家在工地上过节,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铁路,非常不容易。”“我向大家表示致敬和感谢!”总理说的这些话,读来亲切、自然、感人,让人感受到“平民总理”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爱民情怀。  相似文献   

20.
张跃林 《军事记者》2014,(11):68-69
一所组建两年多的初级院校,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军内外媒体刊发稿干余篇(件),其中中央级见稿200余篇,推出了第十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朴金波、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宋玉霞等一批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叫得响、过得硬的典型人物和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武警部队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走在武警部队14所院校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