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正确认识传统武术的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从教育、健身、表演、竞赛、娱乐、经济、政治等七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揭示中国武术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127-128,14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辨证的视角,阐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联系,从文化背景、存在的形式、价值取向及衡量标准等方面,论述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玉清 《天中学刊》2013,28(5):98-100
中国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厚重的文化,其思想是崇尚自然,注重和谐,完善自我,而西方的体育思想则是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自我。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在于其"异"而不在于其"同",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武术的本源、本性和本色,珍视传统,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继承与保护,有助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继承武术传统本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潜力以及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以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发展传统武术.武术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在德、智、美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与完善方面具有特色.我们应充分发觉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为实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模式做出表率,同时,亦可促进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现代商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技击的商业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传统武术技击商业化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指出现代传统武术技击商业化发展对传统武术技击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探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独特的哲理及现代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印有中国民族文化痕迹.面对文化全球化,传统武术有其闪光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审视影响其孕育的文化因素,以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因子,赋与其现代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采取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传统武术中由其技击方法存在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等思想、原理正在流失。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方略是加强传统武术基础理论研究、处理好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关系等。旨在为传统武术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在加强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备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自身价值内核。在新时代促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武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促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创新发展的长效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12.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对抗性运动,能够防身自卫,强自健体,这是武术历经中华数千年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决定武术是否体育运动,关键在于是否在体育规则的限制之下,没有规则限制下的武术是一种具有武力性质的防卫技术,而非体育运动;受规则限制下的武术则是一项体育活动,这是武术是否为体育的最大分野。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颇深,但其本质没有发生丝毫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使武术的技击性向体育性转化得更加合理,提高人们对武术参与程度,应成为当前武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合拍武侠片”构成大陆武侠电影的主流,同时也成为当时电影市场上的拳头产品.“合拍武侠片”出现的背后有着两地电影互动的历史背景,其出现不仅使得大陆武侠电影的面貌得以改观,更是引发了娱乐电影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也唤起理论界对娱乐电影的新认识.探讨这些影片,或可为我们今后撰写中国电影史提供更多样化的路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断增强,但现行的教学内容不能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人认为应增加以技击为主的传统套路、技击和练功方法的教学,以适应大学生的需要,更有力地促进武术的发展,使大学生成为推动中华武术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生存的现代价值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武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舍和生存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现代价值表现为内容丰富的文化底蕴、养生之道的主体功能、竞技交流的发展途径、内外兼修的美学价值,并就其生存发展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立足于文化传承、注重健身养性、拓展市场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汉字本身具有装饰特性,汉字符号背后具有象征寓“意”。在现代男装产品设计中,把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汉字符号固有的装饰性及其精神内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寻找汉字艺术与现代男装产品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点,同时在装饰工艺手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俞大猷《剑经》的武学思想及其一系列搏击格斗的战略战术、法则是传统武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对于现代的散手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俞大猷《剑经》的技击原则、要领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用来指导武术散手运动,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武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始终无法突破全面大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因为武术的运动周期太长,缺乏趣味性;武术技击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实用价值降低;武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传媒的误导使人们对真武术有些失望;武术科研的迷失使其很难为武术发展指明道路。武术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者”胡金铨对武侠电影进行了全方位超越,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使武侠电影作为成熟的类型电影得到西方学界认可,由此奠定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地位。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可从三个维度加以全面审视:开创新武侠世纪的历史性超越,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美学超越,确立文史武侠叙述范式的类型电影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