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中进攻战术形式运用状况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阵地配合进攻是中国队的主要进攻战术形式;以中国队目前实力,“整体配合进攻”应为中国男篮首要进攻战略,但其它形式进攻需适当加强,尤其要提升队员快攻和阵地个人进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第十六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球队进攻策略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风格"灵活"消失;中国男子篮球队个人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参赛队员,而总体得分低于其它参赛队;背身单打与投抢得分的贡献率高于其它参赛队,而进攻里通过防护与突破得分明显低于其它参赛队;中国队合作精神小,个人主义精神强。  相似文献   

3.
运用秩和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攻防技术统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该届参赛队攻防RSR值总排序与比赛排名的相关系数r=0.839(P <0.01),两者呈显著相关,说明该届男篮亚锦赛的攻防RSR值能客观反映各队的攻防综合实力,比赛有3支攻防综合能力达A级水平的球队,分别为伊朗、韩国、中华台北队,其中伊朗队进攻能力达A级水平,韩国队防守能力达A级水平.攻防综合能力强且攻防能力平衡发展是球队取胜的坚实保障和主导因素,也是优秀球队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中国男篮是一支攻强守弱型球队,攻防能力失衡是导致其失利的主要原因,亟待通过多条有效途径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攻上,简单投篮较多,集体进攻方面单一,突分、传切等配合不够流畅;防守上,防守懈怠,对篮板的挡抢不够积极.另外,年轻教练员临场经验不足以及场上队员心理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  相似文献   

5.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参加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得分能力与比赛对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世界级大赛中得分能力提高不大,进攻投篮次数较少,表现为比赛中得分与进攻绩效较低、进攻速度与对手有拉大的趋势、在进攻技术运用的准确性上有退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以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西亚强队伊朗、黎巴嫩、约旦的3场比赛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与西亚强队进行了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外线队员突破能力、得分稳定性不如西亚球队,整体进攻的战略战术刻板。建议:加强外线队员高强度对抗下的个人进攻能力,减少对内线高度的依赖;加强与欧美球队的交流以积累经验和加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以2018年世界杯决赛法国队传球表现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局域、个体三个层面分析其传球表现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法国队整体上表现出进攻方向明确、球员参与度较高、进攻直接有效;局部战术上球员配合次数多而丰富、中后场与前场联系直接有效;个体球员能力出众、战术意识强.对我国启示为:(1)球员应积极参与至球队整体中,避免脱离集体网络;球队整体进攻方向需明确、位置分工需合理,教练员战术调整需及时;(2)球员局部战术应多样,进攻手段需丰富,避免单一“下底传中”进攻战术;(3)球员个人拿球做球能力、合理利用门将传球等能力需强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进攻战术是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方所采取的个人进攻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方法.进攻战术包括:个人进攻战术、局部进攻战术和整体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11.
对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各球队的21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可以分为:进攻能力和效果类因子、得分类因子、失误类因子、防守能力类因子和远投能力类因子,这5类决定着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各球队的综合技战术水平,影响球队的成绩;影响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各球队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是:总命中率、二分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得分、二次进攻得分、失误失分和防守篮板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篮球比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队的技战术能力;中国队应该重点提高球队的二次进攻得分,减少球队的失误失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年第25届男篮亚锦赛和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篮赛以及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三大国际赛事中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篮板、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显示:在亚锦赛上,中国男篮在2分命中率、篮板、助攻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3分命中率、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助攻上明显差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其它各项技术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参加的6场比赛和前8强之间的12场比赛的录象进行反复观看,统计分析抢攻战术运用指标。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整体快速进攻意识和队员个人进攻能力上存在着差距,而这两因素是抢攻战术实施是否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男篮中锋、前锋、后卫和本届八强球队中锋、前锋、后卫在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平均每场投篮次数、得分、篮板球、投篮命中率、抢断、失误等临场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与世界强队的差距.研究发现中国中锋各项技术指标基本都达到强队中锋的水平,中国前锋与八强前锋的差距最明显,后卫线的差距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邓金平  刘红妹 《文教资料》2006,(29):142-143
掩护配合战术一直是篮球比赛中既简单又有实效性的进攻战术配合。特别是在篮球比赛日趋激烈、对抗性强,个人防守能力和集体防守能力都有所加强的今天,掩护配合战术在进攻中的重要性更加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锦赛、第28届奥运会、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21场比赛的21项技术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检验,发现中国男篮进攻总次数、投篮命中率,后场篮板球、罚球得分、犯规、盖帽等方面与对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内线进攻次数、前场篮板球、失误、助攻、抢断等方面不如对手,并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需要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与处理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与美国男篮队员的身体形态、上场时间、队员的年龄结构以及得分分值、得分情况、助攻、失误篮板球等若干进攻能力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指出中国与美国男篮替补队员的进攻能力的差距是造成中国队本场比赛失利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男篮后备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男篮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第15届男篮世锦赛的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塞内加尔队、斯洛文尼亚队、希腊队后卫队员攻守能力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扣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6年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成绩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赛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次数和"犯规"次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得分能力、助攻能力、进攻篮板方面以及失误指标上都与其他参赛队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的战术思想是一个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指挥战术行动的主导思想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进攻阵型是落实战术思想并得分的实际手段。在排球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战术也相应而生。高水平球队的进攻战术相对复杂,而普通球队的进攻方式,就多采用"中一二"和"边一二"战术了,这两种战术相对较易实施。在基层训练教学中,通过学习这两种战术,可以使队员、学生初步了解进攻阵型与进攻打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其中的变化方法,并能在教学、训练、比赛当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助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整体助攻、场均助攻次数均比对手少,助攻得分也远远落后于对手.在后卫、前锋、中锋各个位置上,中国男篮在场均助攻、场均助攻得分都不如对手.而在前场总助攻上还不及对手的一半,后场助攻能力也远逊于对手.建议中国男篮加强整体配合和各个位置上的助攻能力,以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