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     
又该去上学了,我急忙收拾东西。"要好多钱?"父亲坐在门槛上,问我。"要一百五。"我小声答。"够不够?"父亲又问。我本想说"不够",但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够"。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力量     
朋友的儿子斌斌,七岁便能看《三国演义》原版小说了.一日,朋友问儿子:"斌斌,《三国演义》中谁的武功最高?"儿子答:"赵子龙!"又问:"赵子龙听谁的?"答:"诸葛亮!"再问:"诸葛亮又听谁的?"答:"刘备!"……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师用当时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但效果并不如预期所料。一天,他带着7个学生外出实习,路过街头的时候,看见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在乞讨。"你要钱干什么?"他问。"买衣服"。"是你自己穿吗?"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同事,人长得美,口才也好。单身女子出行,时常受到一些男子的骚扰,有些女子吓得不敢说话,只顾低头走路。她不,她说她从来都不怯他们,她不会比那些男子少说一句。一次,她正骑车夜行,一个男子靠近"搭讪",问她:"怎么一个人出来?"答:"没事做。"男子又问:"想到哪儿玩?"答:"随便。"男子一听觉得"有戏",便信心大增,紧迫不舍地问:"你干什么工作?"答:"美容。"男子大喜,又问:"在哪个单位?"答:"殡仪馆。"  相似文献   

5.
今天晚餐的时候,我夹起一块火腿问你:"《论语·述而》里孔子跟干肉有关的句子是什么?"你想了半天,答不上来。直到我说"自行束脩",你才接"以上",却又想不起下一句--"余未尝无诲焉"。接着我问你:"有教,下面两个字是什么?"你也想了好几秒才答出"无类"。我又问你:"孔子说'举一隅,不'怎么样?"你耸耸肩说:"好像是想到另外三个桌角。"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教育演示: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答道:"满了."接着,教师往瓶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有学生答道:"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拿出沙子往里装,使劲拍了拍,又问:"现在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应道:"没满!"最后,老师拿出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当然不止一个.老师最后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也许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  相似文献   

7.
开心巧克力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父亲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正幽默笑话都同意老师问:"下面的回答问题我们点名好不好?"学生齐声道:"不好。"于是,老师问女生:"提问男生好不好?"女生齐声答:"好。"老师又问男生:"提问女生好不好?"男生齐声答:"好。"老师:"这不都同意了嘛……"不同的选择原因大学时,教授问我们:"金钱与智慧,你们选哪样?"一哥们不假思索地  相似文献   

9.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5):2-3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  相似文献   

10.
卑微     
《小读者》2008,(7)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11.
<正>厨师亲切地对羊说:"你想被怎样吃掉?不要怕,尽管说。"羊:"其实,我并不想被吃掉。"厨师:"你看,说跑题了吧?"羊:"……"问:"一群动物冲进便利店买东西,因为太吵,被店员赶出来了。但是只有一只动物没有被赶出来,你猜是什么动物?"答:"是羊。因为便利店24小时不打烊!"问:"这辆车为什么跑得这么快?"答:"我想其中另有引擎。"  相似文献   

12.
一、演示操作,揭示直线的本质特征1.教师出示一根未拉直的两端有线团的线,问:"这是什么?"学生答:这是线!教师板书"线".2.请两个学生上台各拉住线的一头,并且将线拉紧拉直问:这是什么样的线?(这是笔直的线)教师在"线"的前面添加"直"字.3.要两个学生分别将线团解开,向相反的方向边拉直边走,让一个直拉到墙边,仍作向前拉姿式,另一个拉向教室门外,直至全班同学都看不到他.这时,教师问:"直线除了是笔直的外,你们还发现它有  相似文献   

13.
股迷父子爸爸是位炒股高手,儿子受其影响,也是满口炒股术语。一天,儿子考试回来。父亲问:"行情如何?"儿子答:"行情低迷。"  相似文献   

14.
日行一善     
老师问两位学生:"前几天上课时提醒你们要日行一善,今天你们有没有做到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15.
曾听过一堂语文课,所教的课文是梁实秋的名篇<雅舍>,执教者让学生粗略读了一遍课文后,就要求学生"体悟情感",然后投影文中的一段文字,请学生齐读一遍,紧接着就问:"你喜欢这段文字吗?"在几个学生并不怎么热情地喊出"喜欢"之后,教师便滔滔不绝地讲解起该段文字的"深刻含义".其实,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语文教学的实际,就会发现,这种"被喜欢"的情形几乎充斥于语文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启蒙》2013,(8):56
造句语文课上,小明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时老师向他提问:"小明,你造一个疑问句。"小明不知所措地回答:"老师,你是问我吗?"老师:"很好,再造一个祈使句。"小明回答:"老师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再造一个感叹句。"小明低着头说:"太难了!"老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学习下。"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答非所问     
一捐班不懂官话,到任后,谒见各宪。上司问曰:"贵治风土如何?"答曰:"并无大风,更少尘土。"又问:"春花如何?"答曰:"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又问:"绅粮如何?"答曰:"卑职身量,足穿三尺六。"又问:"百姓何如?"答曰:"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上宪曰:"我问的是黎庶。"答曰:"梨树甚多,结果子甚小。"上宪曰:"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我是问你的小民。"官忙站起来答曰:"卑职小名狗儿。"(清·小石道人《嘻谈续录》)  相似文献   

18.
<正>背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题内容如下: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课中教师先出示"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师问:"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问题是在求什么?"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来。又问:"你会解决这道题吗?"全班齐答:"会!""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解决方法。"38个学生中,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12,(9):70
日行一善老师问两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20.
没人合作老师问学生:"你的考试成绩怎么不像你打篮球那么棒呢?"学生答道:"这不能怪我啊,篮球场上有人合作,可考场上没人合作呀!"在游泳课上拉拉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后,他对教练说:"我想,今天就练到这儿吧!"为什么呢?"我实在喝不下去啦!"委屈父亲:"儿子,这学期开始怎么成了班上最差的学生了?"儿子:"这能怪我吗?原先最差的那个学生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