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仅拥有真.而且拥有非凡的美:一种像雕塑那样冷峻而朴素的美,一种无须我们柔弱的天性感知的美.一种不具有绘画和音乐那样富丽堂皇的装饰的美.是唯有最伟大的艺术才具有的严格的完美。”利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系统提供的资源.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减轻学生数学课业负担。让多媒体教学为数学教学铺砖引路。下面谈一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诗以简洁、凝炼的语言,将声、形、色、光跃然纸上,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美,学会鉴赏美,从而逐步达到创造美的能力。一、创设情境,感知美的表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这是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通过对文字、书法、音乐、绘画的赏析,达到诗书琴画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相交相融,不断锤炼学生的艺术通感,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在情境中反复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获得情感的历练。这种历练过程,包括对美的感悟与品味。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提升审美素质。创设情境感知美。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创造美。音乐和图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和图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左丽 《湖南教育》2015,(2):31-32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诵读积累、品味想象,从中去感受美、探究美、品析美、创造美。一、创设情境,感受美古诗的意境千姿百态,有的委婉,有的悲凉,有的雄伟,有的豪放。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营造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激发兴趣。《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诗人  相似文献   

6.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创设情境的粗浅看法。一、创设音乐情境美术教学将绘画和音乐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如《快乐的小鸟》一课中,上课伊始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声音供学生欣赏。学生们…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任何一种艺术更集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也更多,如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诗中各种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那么古诗教学就会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寻求美、感知美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若能适时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则可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审美熏陶。一、创设诗意情境。语文教学有时单凭教师讲解和学生朗读,难以唤起学生的美好想象,难以促使学生理解艺术情趣。而适当运用音乐、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老师,是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动力。传授知识方式的具体化、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使幼儿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1.
金燕萍 《文教资料》2010,(32):54-55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组织教学模式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讨论了将音乐教学引进课堂,创设“音乐课堂情境”诠释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诗情境构建"是一种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它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富有趣味性,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古诗教学情境,展现古诗之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领会古诗之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古诗之美;进行古诗活动扩展,探寻古诗之韵。这样进行古诗教学,才能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内容特点,从古诗题目、音乐渲染、写作背景等方面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古诗意境,感受古诗的魅力,理解古诗深刻的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陈涛 《考试周刊》2011,(68):226-226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将这种美的艺术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则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本文从聆听感知、创设意境、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知古诗的意境美;运用多媒体赏析词句,能让学生品味古诗的语言美;通过多媒体启发想象,能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美。多媒体技术介入古诗教学,为古诗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它以审美为核心。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手段,创设一种亲切而富于美感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在音乐实践和音乐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音乐回归自然。一、让学生产生审美心境情境美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情境,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学生学古诗,意在入情入境。那怎样才能入情入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境,渲染意境古诗短小精炼、音韵和谐,诗中蕴含着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的因素。如果只是逐字逐句翻译、背诵,那样的学习是枯燥的,肤浅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古诗中的思想、精神、情感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王数云 《天津教育》2022,(19):105-107
<正>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因其含蓄隽永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境和真切动人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以直观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感知古诗的内容,挖掘古诗的意蕴,体验古诗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音乐课,是以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为舞台,以"情"和"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升华的目的。以《大鹿》这一教案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形式的教学流程: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一、设置情境,引导情感投入1.音乐教室的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古代诗歌随着历史的发展日臻完美,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包容了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对称美等在内的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通过诵读古诗,挖掘古诗的精华,重构并感悟古诗的意象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认真搞好古诗的教学,探究古诗的意义,感受古诗的情景,感悟古诗的意象和真情,进入古诗的意境,准确把握古诗理与趣的融合,情与景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引领小学生吟诗入境,明理悟情,努力使他们能认识美、感染美、创造美,诗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审美素质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至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