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2年3月10日,溥仪以书信的方式,同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签订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溥仪本庄协定》,可以说它是《日满议定书》的基本文本。规定伪满洲国的国防、治安、铁路、港湾、航空等由日本管理;日本所需设施由伪满援助;日本人可以充任伪满官吏,任职、解职均由关东军司令部决定。此  相似文献   

2.
在1931—1945年日本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中,中国新闻事业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其损失之严重是难估量的。 ——在辽阔的中国东北大地上,中华民族的新闻事业被日本侵略者摧毁殆尽。日本制造了一个伪满洲国,它的新闻事业完全由日本军方操纵,成为鼓吹战争和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以宣传“民族协和、王道精神、日满一心一德”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基本任务,欺世惑众。伪满的“弘报处”在日本关东军报道部、调查部的直接指使下,严禁关内报刊输入,严禁收听关内广播,东北人民处于严密的新闻封锁之中。  相似文献   

3.
刘战 《兰台世界》2012,(19):37-38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在东北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宣传所谓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美化在伪满殖民政权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日本的文艺大量输入到东北以取代中国的民族文艺,使伪满文艺成为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东北的舆论宣传工具。日本殖民者妄图以此来愚昧同化中国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成为听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奴才,在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档案天地》2010,(10):31-34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洲国寿终正寝。伪满垮台后,伪满“皇帝”溥仪的命运如何呢?随着俄罗斯解密档案的公布,揭示了溥仪被苏军俘虏后在苏联远东地区特别监狱中的生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10):30-39
东北沦陷后,国人报业饱受日伪新闻统制摧残。伪满《出版法》限禁了新的国人报纸的出现,伪满洲国通信社垄断了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伪满弘报协会的整顿使国人民办时政大报实质性消亡。1932年至1937年"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是东北地区国人民办报纸在日伪新闻统制下拥日反苏的实际表现。"不法越境"、外交抗议、军事冲突等新闻选题是日方对苏思想战在伪满地域内民间形式存在的新闻媒体中的具体反映,日方这些舆论鼓动的实质在于形成对苏外交的宣传攻势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7.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它以"独立国家"的名义,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随即,日本政府宣布声明,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合法性。执政溥仪为了答谢日本的仗义援助,特派外交总长谢介石为答礼专使,东渡日本谒见日本天皇裕仁,递交国书,并宴请日本朝野人士。2013年12月,见证这段历史真相的两件文物——谢介石的《晚宴邀请函》和《答谢词》被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本文以这两件罪证文物为全新视角,全面揭示日本帝国主义,承认伪满洲国的交易内幕,深度剖析伪满洲国,卵翼于日本政权之下的傀儡外交。  相似文献   

8.
<正>1932年3月1日,日本政府扶植清末皇帝溥仪于中国东北的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伪满政权共持续14年。在这14年间,伪满政府遵照日本的旨意,以日本国内的模式为原型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造。由于日本政府的控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主要以派驻关东军司令官,并通过在伪满实行总务厅制和次长制控制伪满行政、通过设立军事顾问系统掌握伪满军政大权、通过"帝室御用挂"等操纵伪皇帝、通过促进党政合一增强社会动员能力等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主要以派驻关东军司令官,并通过在伪满实行总务厅制和次长制控制伪满行政、通过设立军事顾问系统掌握伪满军政大权、通过"帝室御用挂"等操纵伪皇帝、通过促进党政合一增强社会动员能力等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主要以派驻关东军司令官,并通过在伪满实行总务厅制和次长制控制伪满行政、通过设立军事顾问系统掌握伪满军政大权、通过"帝室御用挂"等操纵伪皇帝、通过促进党政合一增强社会动员能力等途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挟持下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年号为“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逮捕.于1950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学习、改造。改造皇帝,这可能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情。由于长时间的与社会隔绝,不通世故、不习劳作的溥仪闹出了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伪满时期,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市,曾存在过一所在世界大学教育史上最短命的大学,即号称伪满“最高学府”的伪满建国大学(如图)。作为当时政治性极强的一所大学,伪满建大本身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加强殖民统治的产物和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盗匪打通层层关节 1932年春,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抬出溥仪来充任“满洲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笼络溥仪,以为他守皇陵为名,派“满洲军”开进东陵,并设置“东陵地区管理处警察署”,客观上也对东陵形成了一定的保护。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又一次出现了“真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并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约有14年.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弥为“伪满时期”.日本控制东北期间,不断兴建扩建广播电台,强化政治和新闻节日,而对当时十分发达的广播广告节目却极不热心。这倒不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与其靠广  相似文献   

17.
周宝忠 《档案天地》2006,(5):13-14,21
1932年.溥仪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后.“御教习”霍殿阁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担任溥仪的私人武装——宫内府护卫军第三大队队长。这个大队的官兵.大都是投奔霍殿阁而来的沧州籍武师和他的徒弟.人称“霍家军”。日本人早就恨透了霍殿阁.总想寻机除掉他.终于在1937年6月导演了一场所谓的“护军事件”。霍殿阁受到株连,溥仪慑于日本人的压力.不得不按日本人的条件.将霍殿阁及其徒弟全部驱逐出宫内府……  相似文献   

18.
虞文俊  黄萃 《新闻大学》2022,(4):57-71+121
抗日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继日本之后也出现了白报纸短缺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纸荒。这既是一个供给不畅与贸易受阻导致的经济问题,更是日本资源掠夺与殖民统治导致的一个政治问题。在日本与伪满当局的认知中,纸荒对报业的威胁既不利于伪满的“国家安全”,也不利于伪满的“文化普及”。伪满当局在日本的政治遥控下采取应对措施,如免除白报纸关税、建设白报纸工厂、寻求跨地区合作、颁布统制法令、成立统制机构、强推用纸节减等。然而直至日本战败投降,伪满纸荒问题一直未曾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将其报业推向破产边缘。伪满报业作为殖民政治附属品的特性,在纸荒问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伪满警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的14年中,日伪不断扩大、加强警察势力,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与镇压,充分暴露其侵略野心与残暴本性。  相似文献   

20.
伪满警察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的14年中,日伪不断扩大、加强警察势力,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与镇压,充分暴露其侵略野心与残暴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