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刘利平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3):34-38,50
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1368—1911)白银和铜钱这两种金属货币的比价变动情况及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明清时期白银和铜钱的比价一直是变动不居的,而中后期银钱比价波动尤为剧烈。从总体来看,明清时期一两白银所能兑换的铜钱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白银和铜钱的数量及其本身的价值、海外贸易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银钱比价。市场上劣质铜钱的大量涌现则是导致银钱比价剧烈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150年前英国侵略者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了中华封建帝国的大门。可耻的鸦片贸易,流毒中华,戕害中国人的身心;白银严重外流,10多年间达1.2亿两,使中国市场纹银奇缺,银贵钱贱至于极点,政府与百姓两皆受害。林则徐在广东严厉禁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严正要求。清朝道光中期,鸦片输入每年达4万箱。林则徐雷厉风行地查禁鸦片,半年间迫使烟贩们缴出2.02万余箱。换言之,即把1839年上半年运到广州来的鸦片悉数收缴,功效之高,令  相似文献   

3.
提起鸦片战争,人们会想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其实早在林则徐之前,田溥就有销烟的壮举。 田溥,陕西临潼人,清代嘉庆年间的拔贡。他心胸宽广,为人严谨,勤于政事,极富正义感。鸦片战争前夕,他任广东香山县令,目睹鸦片泛滥,毒害人民,白银大量外流,甚感痛心,力主禁烟。当时道光皇帝自1821年—1834年间。几乎年年颁发禁烟令。田溥执行禁烟令曾一举缉鸦片14万两,震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初,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使白银外流,财政困难,民族危机益趋严重。对鸦片要进行严禁还是弛禁,在清廷高级官僚中主张严禁的爱国者与反对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主张严禁鸦片的王鼎、黄爵滋等与林则徐站在同一战线上,在与反对派穆彰阿等人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鼎(1768—1844年),字省,号字九,卒溢文恪,陕西蒲城人,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历翰林院编修,道光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副相)。居刑部最久,关心民瘼,多有为人平反,洗雪冤情。早在嘉庆二十…  相似文献   

5.
一八三九年五月,清朝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挫败了外国鸦片贩子阻挠破坏收缴鸦片的种种阴谋诡计,迫使他们交出一万九千一百二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鸦片,林则徐上奏清廷,准备把这批鸦片解往北京验明烧毁。五月三十日,道光帝为防止鸦片在解京路上遭到偷漏抽换,下令林则徐“督率文武员弁公共查核,目击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史学界发表的有关鸦片战争的文章近三十篇,比较起来不算太多,但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比过去有所进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有所提高。现将情况分三个方面介绍如下。一在一九八二年福州召开了“林则除与鸦片战争”学术讨论会以后,对林则徐和道光皇帝的思想、活动及其评价问题的讨论仍在进行,史学界又发表了多篇文章。黄启臣等人研究了林则徐的经济思想,撰写了《“福国利民”是林则徐经济思想的核心》(《北京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一文,指出:“主要从政于鸦片战争前的林则徐,目堵由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走私贸易而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銷国政策而造成经济崩溃的恶果,在禁绝鸦片,维护对外贸易,自铸银币和兴修水利等方面,提出了反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搞活经济、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7.
杨国翰与林则徐相知相交十四年,两人谈励经常、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杨国翰去世后,林则徐撰写了墓联和墓志铭,对他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因查禁鸦片被道光皇帝于1841年5月充军到新疆伊犁。10年后(咸丰元年),65岁的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带着三个儿子和幕僚刘存仁日夜兼程,去广西上任。走到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患病不能成行,刘存仁差人飞骑到湖州,请名医诊治。  相似文献   

9.
资料库     
《辅导员》2002,(5)
6月3日虎门销烟1838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地区疯狂贩卖鸦片,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查禁。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延桢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下,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招募水师,限令外商交出鸦片,保证“永不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  相似文献   

10.
大概世间总是“忧”与“乐”交织着.自古以采为天下事先比后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的屈原为国振兴,“虽丸死而扰未悔”,最终忧死汨罗江;宋朝的岳飞,“三尺龙泉走无下”.“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转战沙场,屡建奇功;近代的林则徐,不为乌纱帽落地而愁,却为鸦片输入、白银外流而忧。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的经济思想有其独到之处,他把抵制外国侵略、扶持国内的商业资本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学习西方“长技”的主张。其经济思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严禁鸦片输入和防止白银外流;保护正当的对外贸易,扶持商业资本;建议组织力量开采金银矿,由国家铸造统一银币,允许民间使用钱票;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林则徐的经济思想对后来人有许多启发,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鸦片输入中国,究竟使中国流失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本文试对1859年前,鸦片输入中国流失白银的情况做一粗略估算。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国家有葡萄牙、荷兰,英国较晚。有记载有是1727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200箱,其它国家无记录可查,估计也没有超过200箱的。因为当时中国进口鸦片为医疗使用。此时期的鸦片输入量不在本文主旨范围内。 1767年,英国已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运到中国来的鸦片每年达到1000箱。但此时清政府  相似文献   

13.
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黑暗笼盖大地,但夜空仍有群星闪烁,龚自珍与林则徐,便是两颗明星。他们是具有革新思想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清醒地看到,西方殖民者对我国进行的罪恶的鸦片贸易,不仅使我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经济危机,而且鸦片流毒全国,严重地危害着全民族的身心健康和道德风气。于是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帝国主义各国的通商,至乾隆嘉庆以后逐渐频繁。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烟的输入,至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达三万余箱,每年中国外流白银三千余万两。于是中国国内白银日缺,银价日贵,全国人民生活波动,财经俱感困难。为此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在广州严禁英商鸦片入口,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鸦片战争后,由于我国沿海军事失利,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辟五口通商,订立了不平等条约。这时国库空虚,白银的需要十分迫切,清政府对云南矿产的需求已不是铜而是银了。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清政府曾谕令云南大吏宝兴、桂良、吴其浚、贺长龄及  相似文献   

15.
1835~1839年,由于清廷内部对鸦片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广东禁烟的形势更加严峻。邓廷桢在主政广东后,迅速放弃错误的弛禁主张,采取了富有成效的禁烟举措,打击鸦片走私活动。林则徐赴粤主持禁烟后,他给予林则徐全力的支持与配合,从而推进了近代广东地区禁烟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高举反帝斗争旗帜的民族英雄。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在林则徐的爱国诗文中,有两句诗特别有名,它们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表达了林则徐一生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利害的磊落襟怀,为后人赞赏并反复引用。这两句诗是怎么得来的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雷厉风行,收缴英美烟贩的鸦片118.5万千克,在虎门当众焚毁,威震中外。此后,他大力巩固海防,组织民众自卫,屡次挫败英帝国主义的武装挑…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鸦片战争一、填空题。1.鸦片俗称(),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上瘾的()。2.从()世纪后期开始,()将大量的鸦片偷偷地运到中国贩卖。3.从()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和广州军民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海滩上全部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4.1840年6月,()借口中国销毁鸦片侵犯了英国商人利益,对中国发动了()战争。5.()年8月,()侵略者强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打“!”或“×”)1.清朝光绪帝,决定派强烈要求禁烟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2.英国入侵广州后,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  相似文献   

18.
<正>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下设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四个部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截至2019年,博物馆共有藏品8045件,其中珍贵文物258件。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依托销烟池旧址建立,销烟池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历史遗迹。纪念馆有抗英雕像、林则徐塑像、虎门销毁鸦片纪念碑和陈列大楼。  相似文献   

19.
声像再现 重温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再现历史场面,增强历史真实感。台湾的张元教授主张学生学历史要“多想一想”,主要是想象当时的历史情形和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对于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历史情形,学生的想象很可能是模糊的,利用电化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点。如讲“禁烟运动”时,可播放《林则徐》中的这样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的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同时可以进行防毒反毒教育。同样,播放林则徐上书皇帝和不畏强敌查…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八四0年,英国出动了旨在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鸦片战争.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这场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罪恶战争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华民族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他在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领导了轰轰烈烈地禁烟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下光辉的篇章.鸦片走私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采用的一种罪恶贸易手段,其中以英国最猖獗.林则徐之前,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要求清政府严禁.清朝最高统治者也感到鸦片后患无穷,从一七二九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发了十余道禁烟令.然而实施结果很不理想,尽管禁烟令一道比一道严厉,但烟患却一日重甚一日.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烟患已经从沿海扩至内陆,吸食者由官绅商弁染及民间普通百姓,年耗烟土高达四万多箱,约五百万斤.仅英国四十年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十万箱,掠夺中国白银价值近四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总收入.鸦片泛滥直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鸦片为何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当时的清政府上自高官显宦,下至胥史兵弃,几乎都是贪图贿赂之辈.他们相互勾结,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