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分析黄塘煤矿煤层含气性的基础上,从煤变质程度、煤岩煤质、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平均高达9.22m~3/t;较高的煤变质程度和镜质组含量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则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黄塘煤矿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依兰煤田形成于老第三纪。为断陷型舍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种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吨;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深均在10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围岩性质、煤层埋深、煤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格目底向斜内的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得出该区煤厚大、煤层气含量高、顶底板渗透年底,含气性弱,有利于煤层气富集的结论.其中,南部煤层气含量高于北部,达到19.03cm3/g,是以后煤层气开发的首选地带.  相似文献   

4.
七台河矿区龙湖煤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鸡西群滴道组和城子河组。全区煤层数多,煤层赋存范围和厚度变化上有明显规律性。本文主要对龙湖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与主要煤岩层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石焦煤矿处于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沙营乡辖区内,煤层气为矿区内主要有益矿产,煤层气俗称“瓦斯”俗称“瓦斯”,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气体清洁能源。本文对区内煤层进行了结构、厚度、顶底板情况、煤层含气量等方面的描述、测试实验等,对区内煤层气的含量、丰度、赋存状态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在综合选取了地质构造、顶板盖层、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煤变质程度、煤厚、孔隙特征、镜质组、水分、灰分这10个地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地质因素对含气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各地质影响因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地质影响因素与含气量的关联度为0.5189~0.8513,均大于0.5,即各地质因素对含气量变化均有影响,其中地质构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最大,表现出褶皱控气的特点,而煤层厚度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性最差,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分布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它几个地质因素与含气量的关联度较小且相互之间比较接近,对含气量变化的控制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认为地质构造是导致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矿37号层属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含煤层,复合煤层。该煤层在我矿全区发育,赋存稳定,属主采煤层。该煤层厚2.0m~2.8m。平均厚2.4m。其直接顶为0.5m~0.7m厚的煤页岩及页岩,老顶为细砂岩f=4,8m~20m,底板为细砂岩f=4.2。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局部地域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其余均适宜高档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8.
基于瓦斯赋存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了霍尔辛赫煤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及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深部瓦斯含量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走向上,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在倾向上,因顶底板岩性和裂隙发育使各含水层间无水力联系,导致3号煤层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永煤集团车集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矿,1999年底正式投产,矿井设计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82.5年,主采煤层二2煤,煤层平均厚度2.6m。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为0~10m厚的炭质泥岩,局部可达20m厚的复合型顶板,煤线发育,厚度0.1-0.5m,该岩层松软易于破碎,厚度变化大,直接顶为泥岩或砂质泥岩,直接底板为泥岩。目前主要生产地区在-550水平以下,巷道埋深在600~700m之间,且每年以10m以上的速度向下延伸,巷道开掘深度逐渐增大,围岩应力增高,且回采巷道围岩强度低于20Mpa,远大于深井极限深度,属深部开采,因此,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围岩变形大、破坏…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其主采煤层多、厚度大,煤层厚度各异,笔者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顶底板岩性等对比标志,对矿区矿区的主采煤层进行了较可靠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金岭煤业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矿井开采二1煤层和一7煤层。金岭煤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8.75m3/t,绝对瓦斯涌出16.90m3/min,煤层为Ш类不易自燃,煤尘爆炸指数20%。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目前开采两个二1煤工作面,两个一7煤保护层工作面。采取保护层开采,结合瓦斯抽放技术综合治理矿井瓦斯,即一7煤层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两层煤巷道联合布置。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97.9-121.9m3/h,最大涌水量200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二1煤层倾角在28到32度,局部达35度,且属于“三软”煤层,平均煤厚5.4米。  相似文献   

12.
西二35右二采场位于西二采区,走向长1127m,倾向宽150—180m,地表标高76.23—79.27m之间。煤层走向75—100度,倾向165—190度;煤层倾角2_4度属缓倾斜煤层。伪顶为碳质泥岩,平均厚0.13m;直接顶为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平均厚6.57m无老顶。直接底为粉砂岩,平均厚度为7.6m。本层上覆5层煤,层间距8.19m,下覆9层煤.层间距11.08m。该采场回采煤层为七层煤;实见最大厚度18.02m,最小厚度4.08m,该采场煤层厚度大,瓦斯涌出量极大,在全公司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属罕见,实际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高达12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高达30.24m^3/t。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井下煤巷掘进施工中,断裂构造、煤层自然状况、顶底板岩性、煤岩层的含扣陛和透水性、火成岩侵入、局部,中刷等地质条件对综合机械化掘进的影响较大,针对上述地质情况分析,提出适合甘庄煤矿实际生产条件的技术措施,对煤矿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宝卫煤矿区在城子河中、下部含煤段含有经济价值的煤层,并以中部含煤段发育最佳,共含煤51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5层,本区为陆相多旋回沉积,次级旋回不完整,且交替频繁,岩相相变大,岩性无显著区别.但电测井物性反映良好,主要煤层和煤层群曲线特征明显,煤层间距稳定,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群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煤矿井下煤巷掘进施工中,断裂构造、煤层自然状况、顶底板岩性、煤岩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火成岩侵入、局部冲刷等地质条件对综合机械化掘进的影响较大,本文针对上述地质睛况作出分析,提出适合东荣三矿实际生产条件的技术措施,对煤矿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矿井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充水通道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常村煤矿矿井充水条件,详细论述了工作面涌水与含水层类型、特征、赋存条件的关系,以及与煤层顶底板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结构关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其他煤矿水灾害防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煤层,同一煤层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地点瓦斯涌出量有很大差异现象的分析,认为煤层厚度、倾角、构造、顶底板岩性、煤中水分等地质因素是影响瓦斯涌出大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大强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岩性反演为例,简介利用地震勘探反演技术解决煤层顶底板眼性问题。该技术是以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对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推算出波阻抗资料,进而计算煤层厚度,并对煤层顶底板岩性做出推断。通过部分资料验证,利用岩性反演技术解释的本区煤层厚度及其顶底板岩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煤层,同一煤层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地点瓦斯涌出量有很大差异现象的分析,认为煤层厚度、倾角、构造、顶底板岩性、煤中水分等地质因素是影响瓦斯涌出大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根据米村煤矿一1煤层的赋存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对一1煤层顶板、底板及断层突水性进行分析预测,用目前煤炭系统公认的突水系数法,对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预测,将矿井一1煤层划分出安全区、威胁区和危险区,针对不同类型水害制定防治措施,指导矿井一1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