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中高聚物微裂纹指的是长度在几个um到几百个um的裂纹,本文尤其是对著名的微损伤判据进行了理论解说,对微裂纹孔洞纤维质发展机制、微裂纹发展动态过程、表面能及微裂纹发展的模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概括了当前最为前沿的高聚物微裂纹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高聚物微损伤理论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所以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隙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扫描电镜(SEM)拍摄得到昌江花岗岩的大量细观结构图片,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图片进行处理,提取微裂纹的细观几何信息。然后,从矿物晶体角度定量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穿晶裂纹大部分出现在长石晶体内,而云母晶体则以沿晶裂纹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自修复材料,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物体受损时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的材料。尽管关于自修复材料的设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然而其在技术上的突破直到21世纪才得以凸显。我们都知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损伤和微裂纹,并由此引发宏观裂缝而发生断裂。如果我们能对材料的这种早期的损伤或者裂纹进行修复,那么对于消除安  相似文献   

4.
以裂纹损伤悬臂梁为实验样本,探讨基于结构模态四阶导数识别指标用于结构损伤检测的可行性。首先将梁的裂纹模拟为无质量的等效扭转弹簧,推导裂纹梁的特征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和裂纹的连续性条件推导得到该裂纹梁的结构模态表达式,然后提出识别指标,并结合中心差分法计算进行指标理论计算,最后进行裂纹损伤实验,验证该指标在损伤识别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20g钢板埋弧自动焊接头熔合线处发现有显微裂纹,这种裂纹的存在,导致了焊接试板冷弯开裂。针对微裂纹的性质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焊接工艺及母材成分对产生微裂纹的影响,从而找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对指导生产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裂缝缺陷指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其宽度在0.05mm以上。混凝土的微观裂缝为混凝土所固有,水泥浆体硬化后的干缩值较大,而骨料限制了水泥浆体的自由收缩,这种约束等作用使混凝土内部从硬化开始就在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面上出现了微裂缝。配筋并不能消除或者减小混凝土里的收缩裂纹,而只能把少而宽的裂纹分散为大量的微细裂纹。正是那些看不见,检测不到的微细裂纹,可能最终成为离子在混凝土与钢筋表面之间迁移的必要通道。  相似文献   

7.
<正>铆接连接件疲劳破坏常出现在铆钉孔周,现阶段常采用干涉配合提高铆接连接件疲劳寿命。本文以干涉配合铆接连接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特性。通过计算结构裂纹萌生寿命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法,研究了干涉量对铆接连接件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边界元的数值计算方法(BEM),计算了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具有不同形态的微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情况和应力集中因子,得出了在不同应力作用条件下微裂纹尖端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场分布和应力集中因子,并给出了不同应力条件和裂纹形态与应力集中因子的关系。在裂纹尖端这些高应力区内一些与结构畸变有关的效应如原子外层电子能量增加与逃逸现象等是能够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不能动态监测疲劳裂纹的损伤程度,根据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桥梁锚固结构在初始裂纹存在情况下,随着疲劳加载过程,其损伤活性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疲劳裂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随着加载的进行,声发射仅器能精确定位出裂纹初始位置和扩展方向.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疲劳裂纹信号的周期性规律和定位效果,关于从复杂噪音环境中如何识别和分离裂纹活动信号,请查看文献‘桥梁结构疲劳损伤声发射信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脆硬性泥页岩细观损伤裂纹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具有细观损伤裂纹的泥页岩内部结构,从损伤裂纹的分布及演化特征看出,泥页岩的内部细观损伤断裂行为具有分形特征,因此泥页岩的损伤演化行为可以用分形方法来描述。通过研究发现,泥页岩的内部损伤演化趋势是可以用内损伤区分形维数来量化的,分形维数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1.
伍琼芬  施家添 《内江科技》2010,31(11):102-102,130
采用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摄影系统,记录带有狭缝的有机玻璃模型正向受压下干涉条纹的形变规律。实验表明干涉条纹是在空间定域的,微裂纹的扩展与局部应力的集中有关,且其延伸方向是应力场高梯度变化的方向等,这种方法的成功将为脆性材料的损伤研究提供一种可视化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室内微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微损伤的判据,分析了微损伤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阐述水泥电杆裂纹类别特点、危害入手,分析了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纹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在水泥电杆生产、使用方面预防裂纹出现的相关措施,并介绍了水泥电杆裂纹治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铁路运输快速发展过程中,轮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铁轨使用寿命。本文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速列车轮轨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扩展机理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进而通过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疲劳裂纹扩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缓解裂纹扩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裂缝或裂纹,如何减少和防止裂纹的产生,以及在裂纹出现后该如何处理,一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通过刚果(布)1号国道2-2公路实际,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发现裂纹问题后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介绍了损伤容限分析流程,结合NASGRO裂纹扩展分析软件,给出机身壁板纵向搭接结构的裂纹扩展分析方法。概述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部和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等各国的适航条例均明确规定,新研制的民用飞机必须按损伤容限设计,除非损伤容限无法实现。NASGRO软件由NASA、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等机构共同开发,FAA认可,并被全球航空宇航领域的客户广泛采用的一款断裂力学和疲劳裂纹扩展分析软件。本文把机身壁板纵向搭接结构的典型开裂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材料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如位错微裂纹等各类缺陷.近十几年来随着电子封装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薄膜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类似裂纹的构型体,这类构型体往往发生在晶界扩散过程中作为释放内应力机制而存在.一方面,这类构型体有释放内部变形能作用;另一方面,这类构型体本身就是缺陷源,会诱发材料内部进一步发生不可逆变形.这些问题都要求对裂纹状缺陷源的奇异性特征与诱发材料内部破坏机理做深入的研究与认识.本文研究了微裂纹的奇异特征,给出了奇异性的数学结构;通过对问题的处理,使得扩散缺陷源诱发材料内郜破坏的机理在数学结构上得以明确,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材料破坏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宋海 《科技风》2015,(7):93
本文针对河源电厂的出现的水冷壁横向裂纹现象,分析了导致水冷壁出现横向裂纹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等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和日本NTT基础科学实验室合作,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与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这有望在数值模拟、密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新的随机数国际标准。相关研究成果2 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专家指出,此项工作将为密码学、数值模拟以及需要随机性输入的各个领域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