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省垣曲县上古堆铜(金)矿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目的是总结找矿标志,为今后找矿提供参考。垣曲县上古堆铜(金)矿找矿标志为构造(构造岩浆杂岩带的次级近东西向断裂)标志、岩性(构造角砾岩、角闪岩)标志。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6)
通过对嵩县赵岭金矿近南北向构造蚀变带的性质,以及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的分析研究,又对矿区内相同性质的蚀变构造带找矿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一重要的钼、钨、铝、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同时非金属矿产丰富,具有良好的萤石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一个大型萤石矿床和多个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总结认识,以期为区内今后的萤石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阜蒙县八苏台萤石矿,通过对矿(化)体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研究,初步认为该萤石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受岩浆岩、构造和地层因素的共同控制;成矿作用以充填作用为主,伴有交代作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据此提出了直接和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ETM多光谱数据,对东昆南构造带进行了遥感地质调查。本文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对该区金矿的找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得出如下结论:东昆南构造带中有万保沟群、闹仓坚沟组等赋矿地层发育,断裂构造条件有利,且有遥感异常显示的部位,是寻找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内蒙古阿巴嘎旗某萤石矿的地质特征,该矿为近些年发现的大型萤石矿床,矿体产于上石炭统宝力高庙组酸性火山岩与晚侏罗世细粒闪长岩中,受北西、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主矿体规模大、连续性较好;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成因类型为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矿体多分布于高精度磁法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7.
小南沟-通峪沟金矿区是中国黄金总公司嵩县金牛公司重要采矿区之一,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华熊台隆南侧的区域性壳幔型深大断裂-马超营大断裂北侧的万岭断裂组内,是一受断裂、岩浆活动和蚀变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F59断裂破碎带为主要导矿、次级断裂带为容矿构造。金的富集主要是由岩浆及构造多次叠加及热液蚀变、强烈糜棱岩化形成的。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今后找矿的重点应在F39一级导矿及其旁侧的二级容矿断裂破碎带及其周边5KM的热变质圈内和化探异常发育地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双井萤石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矿床工业类型属脉状萤石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气成热液裂隙充填萤石——石英脉型萤石矿床,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西坑萤石矿矿体里呈脉状,产于变质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中,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岩系的变质、半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的硅化断裂破要、碎带内,矿脉大致平行排列。本文通过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矿物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分数变化、围岩蚀变等矿床基本特征的分析,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试图为在附近地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平  吴远明 《内江科技》2010,31(6):122-122,130
本文通过对白水坑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初步判断其构造控矿的地质特征,现已圈定1条矿体和7条含矿构造破碎带,预测资源量:Pb+Zn30万吨,Ag1000吨。  相似文献   

11.
辽宁义县地区的岩浆期后充填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的成矿质量与构造的型式和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证实,构造性质控制着形成萤石矿床的规模和质量。构造既是成矿热液运移通道,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的成矿贮矿空间。背斜构造成矿最好,成群出现近于平行的压扭性断裂构造破碎带次之,这两种性质的构造均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萤石矿床。而张性(张扭性)构造破碎带中只能见到规模较小的萤石矿化。  相似文献   

12.
阜蒙县杨家店萤石矿位于内蒙地轴的东端,区内出露岩石为中元古界长城系魏家沟岩群(Ch-Jx W),中生代花岗岩(r5)。本文通过对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说明了此类型萤石矿的找矿方向及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七夼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通过对小七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近南北向断裂控制了含金石英脉及碎裂岩的分布。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展地球物理化学勘查,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4.
安徽黄山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已知萤石矿(点)基本地质特征,探讨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海雪水沟铅锌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矿源层主要为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容矿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岩浆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矿区找矿标志,可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塔源1011高地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塔源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了研究区及周边地区的找矿突破,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产于白垩系下统光华组,容矿岩石受热液蚀变和构造角砾岩化作用形成了硅化角砾岩。矿石具块状、角砾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等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绿脱石化、蒙脱石化等。矿(化)体呈脉状,受光华组地层、硅化角砾岩和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介绍隆化县西阿超乡水泉沟萤石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敦密断裂属于幔源深断裂,形成于侏罗纪早期,走向北东,略向西北倾,位于佳木斯隆起南部陆缘增生带的边缘,在虎林——宁安段控制和影响着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早期具扭性特征,晚期具张性特征。构造活动的多期性不仅复活了早期断裂构造,而且产生了新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了含煤盆地,也控制了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更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通过对成矿时期、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有利条件的分析,从成矿理论依据和找矿标志上初步阐述了敦密断裂西北侧虎林——宁安段金、铜矿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粤北潮水坑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分析,认为粤北潮水坑Ⅱ号萤石矿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总结张家堡子铅锌矿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确定找矿标志,认为断裂构造、元古宙混合花岗岩及燕山期酸性脉岩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可以利用构造特征、蚀变特征等找矿标志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