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从创刊的1982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了.二十年,对于一个高校历史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历程,而对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来说则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2.
首届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学报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8月3日在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成人高教学刊>、<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高等函授学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河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编辑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自龙副总编、<成人教育学刊>谭旭主编应邀参加会议.河北大学副校长、<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王俊祥教授、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处刘树船调研员、河北省高校学报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黄金祥教授、<河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燕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河北大学成教学院副院长、<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赵喜文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6-28日,由<哲学研究>、<学术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学术期刊与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说“时间是相对的”,从心理的角度,这句话有道理。当《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徐希军教授让我为《安庆师范大学学报》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写点什么的时候,我在时间上就有种恍惚感。1992年我研究生毕业到安庆师范学院任教,我觉得对“母权制”问题有点思考,就写了篇文章,投给《学报》。彼时我看《学报》像巍巍高山,又有古木参天之感,加上主编余昌谷老师是个老夫子,这种感觉就更真实了。现在想起来,其实当时《学报》创刊才十来年,应该正是青春年华呢。2011年我离开安庆,一晃她竟然已届不惑了。  相似文献   

5.
<许昌师专学报>于今已走过了她20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家师专学报,能够在国内4000多种学术期刊中生存、立足,并办出特色、扩大影响取得成就,殊为不易,而<许昌师专学报>在这20年期间,获得了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荣誉称号,取得如此成就,不仅在同类学报中不多见,就是在国内学术期刊中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其间办刊的艰辛,恐怕只有编辑部全体同志才体会得到.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研究>编辑部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召开了"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公共性的概念、公共性的存在形态、公共性的思维方式、唯物史观与公共性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的前身为<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83年太原市教育学院创办了反映学院科研成就的<太原市教育学院院刊>,1988年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太原教育学院学报>是正式出版的内部刊物,1998年年底<太原教育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内部交流转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于太原教育学院更名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太原教育学院学报>更名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8.
<正>1982年秋,学校决定办学报,并调我任文科学报专职编辑。那时我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时间过得真快,至今已整整40年了。这40年中,我有28年是伴着《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走过来的,可以说是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安庆师范学院的学报事业。已没有必要叙说学报初办时的困难了,因为种种困难都没能挡住我们把学报办下去的决心。我清楚地记得:文科学报创刊号出来后,就以严肃的学术性和整齐、大气的装帧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好评;这一期刊登的10多篇文章就有8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中国古代史》《文艺理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  相似文献   

9.
<许昌师专学报>创办整整20年了.在学校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和编辑部同仁的辛勤工作下,学报越办越好,现在获得了"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中文社科报刊数据库核心期刊"三个光荣称号,获得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三项质量认证证书.这个成绩,得来不易.作为学报的顾问,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不揣浅陋,参加笔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学刊>(原<中国教育学会通讯>)是中国教育学会会刊,创刊于1980年6月,至今已有25年.我1982年2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学会秘书处工作,至今已有23年.除<学刊>创刊初期的一年多外,我经历和目睹了其后的发展与变化.与<学刊>直接的接触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85年6月至1993年7月,我作为编辑在<学刊>编辑部工作;另一个阶段是2000年5月至今,我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主持学会秘书处工作,直接参与了<学刊>编辑部的领导工作.其中,在<学刊>编辑部工作的8年,给我留下的记忆尤为深刻和难忘.  相似文献   

11.
<正>四十年前,我受命创办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受命之时,没多想就应了,原因一是出于服从的习惯,二是缘于对学报的感受。记得1960年前后,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我边学边写出多篇学习毛主席著作语言艺术的文章,发表在《合肥师院学报》上,受到关注。日后做科研便肇于此。我时任中文系副主任,即挑选系里教师余昌谷做编辑,这就开始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于2007年4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13.
敬告作者     
<正>最近有作者反馈,一些网站以我学报的名义在网上征稿,请各位作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请各位作者投稿时务必登录到我学报唯一网站:http://jnsi.cbpt.cnki.net,进入作者投稿、查稿系统投稿(请不要投稿到我刊邮箱,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刊已不再处理邮箱来稿)。投稿流程:登陆集宁师范学院官网,点击学报编辑部,进入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通过投稿、查稿系统进行投稿。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为背景,构思了普通编辑部稿件处理系统所应具备的框架、模块及设计与实现.系统以ASP.NET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 系统基于B/S结构.系统包括作者远程在线投稿系统、作者远程稿件查询系统、专家远程审稿系统、编辑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和新闻发布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正>1.《滨州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每期96页。主要登载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扎实、求真  相似文献   

16.
投稿须知     
<正>1.《滨州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每期96页。主要登载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新成果。坚持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提倡严谨、扎实、求真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有投稿作者反映,有人以我校学报编辑部的名义,通过邮箱hgjxb190@163.com向作者发送稿件录用通知并收取每篇1380元的版面费,此举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及投稿作者造成了不良影响。我校学报编辑部特此申明:一、hgjxb190@163.com邮箱停止使用,并与网易客服联系重新申请VIP邮箱。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将稿件发至邮箱xb@hgpu.edu.cn和新邮箱hgzyxb@vip.126.com。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有投稿作者反映,有人以我校学报编辑部的名义,通过邮箱hgjxb190@163.com向作者发送稿件录用通知并收取每篇1380元的版面费,此举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及投稿作者造成了不良影响。我校学报编辑部特此申明:一、hgixb190@163.com邮箱停止使用,并与网易客服联系重新申请VIP邮箱。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将稿件发至邮箱xb@hgpu.edu.cn和新邮箱hgzyxb@vip.126.com。  相似文献   

19.
<正>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共同研制的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已经发布,《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高职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日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向《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20.
<正>为适应学术传媒发展新形势,方便作者投稿与跟踪稿件,显著改进编辑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拟定于2015年9月1日启用在线投审稿系统:http://sxxqsfxy.ijournal.cn,今后的作者投稿、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