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这里,笔者试着对各省市的一些较有个性的作文题加以点评,希望能对“明年花胜今年红”有所助益。一、网络点击率最高的题目——上海〔点评〕此题显示了上海大都市的宽广。“我想握住你的手”应该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提倡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2.
裴达 《山东教育》2000,(14):16-17
一、两大热点:“新概念作文”与高考作文1999年初,当人们还在报刊杂志上评价、审视语文教学之路如何走下去时,上海老资格文学杂志《萌芽》与北京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绕过基础教育的门槛,联袂发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演了一场挑战作文教学的大戏。帷幕拉开,清新拂面,异彩纷呈,让人称奇。从初赛到决赛,从隆重的颁奖到获奖学生直升大学,从获奖作文的结集到出版后供不应求,一时间“新概念作文”传遍了媒体,传进了校园,影响着社会。尽管人们评价不一,却对它表现出的活力和特色产生了兴趣。一要求新。竞赛的策划者、上海作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3.
曹津源 《语文天地》2011,(14):59-61
当上海考生打开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时,作文题"悄悄地提醒"倏然跳入眼帘。读着"悄悄"、"提醒"这些温馨的字眼,考生的轻松感、亲切感油然而生。是啊,一年一度的中考作文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为人们所乐道,但正如今年苏州题所说,"熟悉的地方"会有新的更美的"风景"。2011年,我们从中考作文题中欣赏到哪些新"风景"呢?我们又该准备用怎样的眼光去欣赏2012年的中考作文百花呢?  相似文献   

4.
陈佩娴 《现代语文》2006,(5):119-120
从2004年开始,全国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北京上海除外),越来越多的省份拥有了自主命题的权限。近两年来,各地的作文题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在阅读着两年近三十道的作文题,我渐渐把目光聚焦到上海和浙江的作文题上,发现这两个相邻的省市在作文题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我们又似乎可以从这种差异中寻找到比较理想的高考作文题的特征。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儿时,父母亲友最爱问我的问题就是: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上学了,老师也有一个相似的作文命题——“我的理想”。当清官、当作家、当将军……大人眼中一切“高尚”的身份都是我们心中热烈的梦想。大人称赞我们小小年纪有志气,我们因赞扬而更加豪气干云。  相似文献   

6.
2006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审视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题中,竟有12套试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命题的仅有6套。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导航塔的全国试卷,没  相似文献   

7.
陈祥书 《学语文》2005,(5):26-26
当学生从考场归来,我问及高考作文题肘,他们告诉我:今年是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去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由此而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又一次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8.
锐石 《云南教育》2001,(4):10-11
命题与评改是一次作文训练的起点和终点,它最能充分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最能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水平,因而也最能体现一次作文训练的效果。   先谈谈命题。命题无非就是出题目。老师出个题目让学生写,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往往就先出在这里。题目出不好,学生写不出来,敷衍了事或找别的文章抄了交上来。这样一来,这次作文大家辛苦一场岂不是白费力了吗。   作文的命题应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因此,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一、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以高中为例…  相似文献   

9.
江凌 《湖南教育》2005,(9):41-41
命题活。作文命题的呆板与灵活,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命题作文形式一般分三类,即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单一的全命题作文,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禁锢学生的情感,总有部分学生不能在文中“畅所欲言”,不能真正地、 自由地创造并表达,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的双重性格。半命题作 文 给学生 的 写作束缚明 显 减 少。 有 位 老 师在 给 学 生上 作 文 课 时 , 给 学生出的题目是:“ 的我”,这个半命题作文给了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从写作时空来看, 既可写记忆中的“我”, 又可写现在的“我”; …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4年各地的考题,我们发现,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内容有着惊人的吻合——“自我”类考题渐为核心,笔者收集的20道考题中。出现“我”字的便有13道,像“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上海)、  相似文献   

11.
又一轮高考结束,当我们掀起作文命题的盖头来,那种感觉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从话题的选择,到话题的限制,都更加符合选拔考试的命题原则,使近几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宿构套袭得到了有效遏制。从公平选拔的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命题应最大限度的遏制宿构。围绕命题的种种改革,都旨在科学准确地判断出考生的真实作文水平,使高考选拔更趋科学、合理、公正,更具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始于1999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在内容上不作过死限制,彻底淡化文题,文题、表达上都可自由选择、自如运用,给考生以充分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学习新课标,反思这些年对作文教学的探讨,感到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特别想到的是,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绝非靠大旗一摇就能面目一新,教师需要在一些最基本的做法上改变观念,重视作文教学艺术。这里仅就命题问题观念的转换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以往在指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时,我总是创设想像的情境或给一个想像的触发点(如“二十年后的我”、“克隆自己”、续写、故事新编等),训练学生将想到的合理组合,写成一篇习作。可一次想像作文的指导改变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张进化 《湖南教育》2006,(10):28-28
一是“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郑板桥曾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每次作文命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收集这些闪烁的智慧之光,再稍加修饰琢磨,确立几个可供选择的文题。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文题,成人有些无法理解,但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我的作文教学中就有学生自拟的闪光文题,比如写四季景色的《聆听季节的精灵》;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全国中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当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又是一年风起时》——济南市2009年中考作文题目时,不禁思潮涌动,于是精心收集了全国部分省市共75套中考作文题目,经过反复进行形式归类、数据统计,并与上两届中考作文题目进行了认真的比照研究和深入的思考,现将研究思考所得陈述如下,以期给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以及2010年的作文备考应试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何处有人认为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具有科幻色彩,“可以大胆想象”和“可以编述故事”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主要“新”在以下三处:1.突出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考生作文表现出视角新、立意新的特点)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考查,绝不仅限于以有  相似文献   

17.
以201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为例,关照新课标要求、统编教材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变形设计出“限制版”“情景版”“想象版”“书信版”“思辨版”等多种题目,以研究作文命题的多种可能,追求命题的更优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如天外飞来之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 ,多少人埋没无闻 !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 ,正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在封建社会中 ,敢于这样想、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 ,也做了 ,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况且 ,李白的神仙追求也并不完全出于坚定的宗教信仰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海客谈瀛州 ,烟涛微茫信难求”即已表明 ,已经被…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辽宁省中考作文,命题材料已经具有成文的框架,大多数考生是根据命题连缀成文。所以卷面考查重点,就是考查描写能力及想象、联想能力所显示的思维水平层次。这一切都是由语言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毫不夸张地说,如我一样曾经迷信高考试题者不在少数,我们匍匐在高考试题下很多年.它是我们的饭碗,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信仰——作为一名现行体制下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和业务研究人员,我们需要“圣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