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编辑部一位同志拿着我的一篇预发稿来找我,他希望能把稿中的“人吃棉酚后,会造成精子的不可逆性复转”这句话改得通俗些,并说,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不可逆性复转”是什么意思。我接过一看,原来那是句几经努力也未弄通俗的话。  相似文献   

2.
反躬求诸己     
“毫无办法,就是不接受采访,好象报道他就是害了他似的。最后,不是我在求他,例是他在求我了,求我别写。真没见过这样的科学家!”一位记者在办公室嚷了起来,忿忿之情,见之于形。“怪谁呢,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树大招风,人怕出名。谁冒尖谁就成众矢之的。”“不报道,人家还能干点事;一报道,光应付闲话就得费去大半心力。‘内耗’太大。”接着,便是“武大郎开店”呀,“东方型嫉妒”呀,“国民性”呀,一大串议论。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笔下有位王贴,他是天齐庙的一位当家老道士。此公虽名不见经传,却因跟宝二爷偶然胡诌“妒妇方”而赫然上了《红楼梦》的回目,并且给人留下颇为有趣的印象。 这位王道士,原无所长,只是“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病射利,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他奔走豪门,在宁荣二府“走动惯熟”,得了个“王一贴”的诨号:言他“膏药灵验,一贴病除”。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一头青牛,走在西去的路上。据太史公司马迁记载,老人出西关时,一位叫喜的关令尹认出了他,对老人说:“子将隐,强为我著书。”大意是您别就这样离开我们,总得留点文字给后人呀!老人不得已,在关上住了一夜,留下了一篇五千言的著作,名曰《道德经》。  相似文献   

5.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6.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7.
听一位新闻函授学员说:他很喜爱写作,也很想请教于编辑老师,但又怕人讥讽自己是“班门弄斧”,不改登门。“班门弄斧”,原是喻人不自量,在行家面前炫耀本领。依我看,一个渴求进步者,还真得有点“弄斧”到“班门”精神不可。试想,哪一位名人、学者、专家,不是  相似文献   

8.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7,(4)
走近独特洪涛先生印象文/王剑记得第一次见到洪涛时,怎么也拿他与《家具与生活》总编这个头衔联系不起来。他那系着围裙的装束,他那舞刀弄铲时的熟练动作,倒像是一位评得上级别的厨师。在西北,烧菜煮饭是“屋里人”的事,“外头人”远庖厨。而在这位上海籍西安人家里...  相似文献   

10.
李庚辰在为其《李庚辰杂文选》所作的“序言”中说:“严肃的杂文家他的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他的揭丑显谬,扶正祛邪,都为了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了我们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无不来自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句话应被看作是杂文家李庚辰几十年来为人为文的一贯追求。作为一位著名军旅杂文家,李庚辰是新时期写作非常勤奋且创作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位,也是创作个性较为鲜明的一位。他自己也说:我“自 1971年正经八百弄起杂文来,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又专门做起了杂文编辑,一干就是二十多个春秋。”从他十四本计二百多万字的作品看,既有…  相似文献   

11.
一位书评家一边翻阅我案头的“老城市”系列丛书,一边问我:“这套书你们为什么这么编?为什么不出成一套正儿八经的老城市画册?或者直接请几位作家写本叙旧的书,弄几张照片做做插图算了?为什么非得这样编?”我这样回答他:“这样编,好读。而书,首先是要好读。”这...  相似文献   

12.
语气助词“呀”、“哪”、“哇”,常有被误用的情况。例如: “这是结什么婚呀?”(《作文》1984年第12期《表姐的婚礼》) “她是去找你的嫡亲侄儿,我的表弟杨炎呀!”(《传奇·传记》第3辑82页梁羽生《绝塞传烽录》) 这两句的“呀”都用错了。为什么呢?请看下文。这“呀”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例如: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相似文献   

13.
老百姓的代言人左安龙□王恬在上海,我问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左安龙。”“为什么?”“他替老百姓说话呀!”左安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的主持人,也是第二届全国广播“十佳”主持人。左安龙的长相极具...  相似文献   

14.
要加强自身宣传———新疆对外宣传中的一个问题王建勇一一位朋友对我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到乌鲁木齐机场迎接北京来的一位客人。客人在宾馆住下,眺望高楼林立的边城,脱口而出:“这是新疆吗?新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呀!”在新疆生活了30年的朋友不禁愕然:“那么,你心...  相似文献   

15.
参观白宫时就打算写点感受,因为那里毕竟是世界上唯一向游人开放的国家首脑办公地。回国后整理材料,又太多太杂弄不出头绪。和一位在铁路当工人的同学聊起白宫,没料到他却冒出惊人之语:“在美国当总统,不是什么好工种!”  相似文献   

16.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悄依旧猜疑与冷漠。“我怎么不是专家呢?”我被迫掏出证件给他看:“第一,我是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代表中国人才研究会出席新疆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做了学术报告;第二,我是作家;第三,我是光明日报的主任记者。……”  相似文献   

17.
造字     
一天,甲、乙二位秀才在河边散步,边走边说闲话。一群本来在水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儿突见人影,一摆尾巴,倏然不见。甲秀才惊叹道:“看,这小鱼儿窜得多快!”乙秀才也附声说:“是呀,真快真快!”但马上就若有所思,沉吟起来,问甲秀才道:“你刚才怎么说的?”甲秀才道:“我说鱼儿窜得好快呀!”乙秀才道:“是呀,你说这窜字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好人     
小孩子看电视,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采用一种简单的标准——“是好人,还是坏人?”大人只要说“是好人”、“是坏人”,小孩就心满意足了,大人也觉得省事。  相似文献   

19.
老百姓现在说:“一批工程上马,就会有一批干部下马”,“一批管理办法出台,就会有一批干部发财”。福建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河南一个县的一名工程师撰文反映他那个贫困县里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县委书记非要把人家抓起来判刑不可,法院左右为难,向县委书记汇报此人无罪,书记大怒,气冲冲地训法院:“你们都是一群笨蛋,弄了七八个月,弄个无罪!给我判三年!必须判。”  相似文献   

20.
1 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大家谈》节目编辑室,一位青年编辑正在赶稿子,他就是去年才成立的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我正要访问的晓阳同志,虽然相互比较熟悉,也不好多加打搅,寒暄几句后,我便坐在一位比我先到的来访者旁边。“哎,‘大家谈’的稿子真不好上呀!”这位来访者带有几分颓丧地向我比划了一下: “今年我已投来一二十篇稿子了……”他来自许昌县,是专为《大家谈》节目送稿来的。我们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