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要求设计并组装滑轮组,是同学们学习滑轮组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年来中考常遇到的一类题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供同学们参考.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不计摩擦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F.(其中n表示直接与动滑轮和动滑轮的挂钩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如图1中的n为2,图2中的n为3,图3中的n为4,图4中的n为5.根据图中的滑轮组,通过分析、比较,可总结出组装滑轮组的一般规律.一、确定绳子的段数.根据要…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滑轮组可分两类:一类是由一根绳子连接,其中一端固定,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把力施加在绳子的另一端的滑轮组(如图1所示)。这类滑轮组的特点是,和动滑轮相连的每段绳子所承担的力相等。它的省力情况就是教科书所叙述的:“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通常用公式F=G/n来表示。这类滑轮组只有一根绳子绕成,并能用  相似文献   

3.
有关滑轮组题目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单根绳子的滑轮组.另一类是多根绳子的滑轮组.下面各举一例谈谈它们的解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例l 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G.其中重物重是100牛.每个滑轮平均重是5牛.问拉力F应为多大?(摩擦力不计)解析  重物和两个动滑轮总重等于G+2G动=110牛.从图中可以看出由5股绳子承担.所以F=G总/5=22牛.例2 如图2所示,通过滑轮组使100牛物体匀速上升,其中每个动滑轮重平均是3牛.如不计摩擦,问作用在绳子末端的力应该是多大?解析  …  相似文献   

4.
例题如图1所示,由三只动滑轮和一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下悬挂重为C的物体,每只滑轮组重均为C’,摩擦及绳重不计,重物静止不动,则绳端作用的拉力F为:CA.H:““”6’、C+C’B.“:一6_G干CC.”:一8、C+7C’D.——.解析对本题,学生易错选B,原因是: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是由6股绳子承担,所以,绳端所用的拉力就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六分之一.其实,这一结论一般只适用于滑轮组是由一条绳子绕成的情形,本题中,绕制滑轮组所用的绳子有3条,每条绳子的拉力各不相同,所以,上述结论就不适用了.设图1中各绳上的拉…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上说:“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不计摩擦) 根据上述课本的“意思”,许多教师总结出“快速而准确”地判定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的方法:画一条线“截断”滑轮组中间的绳子,并数出股数;若绳子最后是绕过定滑轮的,则最后这段绳子不计入“绳子股数”,若绳子最后是绕过动滑轮的,则最后这段绳子计入“绳子股数”。一般说来,用该法判定是行之有效的,但在一次考试中,学生们遇到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6.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7.
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理想动滑轮能够省力一半;使用理想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解答.应采用受力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来解答省力问题,而应采用受力分析法,才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些同学在碰到有关滑轮组的题目时,常常感到不知如何下手。下面仅就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承重的绳子股数谈点我的粗浅做法: 公式F=G/n是在忽略摩擦及动滑轮的重量时,提升重物G所用的拉力F。(n为承重的绳子股数)。具体做法如下:在动滑轮组上画一横线,如图,被横线画到有几股绳子,即为承重的绳子股数。  相似文献   

10.
滑轮组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几个问题现分析如下,供参考.一、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如何确定“几段绳子”确定绳子目数可用两种方法:①隔离分析法:假设用“刀”将动滑轮与定滑轮间绳子“割断”,把动滑轮与定滑轮隔离开,数一数直接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即可确定“几段绳子”.例如 判断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物体,可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表示“刀”,将绳子“截”成两部分.显见,下部分中直接吊着物体的是第2,第3,第4这3段绳子.②接触判断法:判断有几段绳子直接与动滑轮接…  相似文献   

11.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12.
滑轮组的题容易解错,关键在于判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另外对滑轮组的安装和水平放量的滑轮组的计算,一些同学也常感到无从下手.但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困难,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正确的解题方法.1.绳子段数的判定当物体重一定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由承担重力的绳子的段被对决定.如动力和物体重力分别用F和G表示,则有F一上G,因而n的判定是正确解题的关虹所在.判定。的方法是:将安装好的滑轮组拦腰挂断,如图1.图2中由线所示,然后数有几段绳与动滑轮相连则n为几.在图1.图2中出断后两田都有三个绳头,但留1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因而滑轮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滑轮组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初步研究之后,发现滑轮组的组成由六个要素来描述,即: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绳子起始端的连接方法、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拉力的方向。如何用这六要素来描述不同的滑轮组呢?1常见的滑轮组的装配特征常见的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计,系统摩擦不计)如图1-4,在图1中,由二个动滑轮和一定滑轮组成,绳子起始端接在定滑轮挂钩上(该接法称为上连法,下同),绳子再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  相似文献   

14.
在简单机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问题.已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和机械效率,设计和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要解决这样的一类问题,关键是要会计算出绕过所需滑轮组动滑轮的绳子根数、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再按“偶定奇动”的绕绳方式,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具体的设计和绕制,可按以下的四个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一、理想和实际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我多年教初中物理,每讲到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我总是注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理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1)实验数据:装置如图①所示,物体的重力为 G_物=1.96N(钩码),动滑轮重为 G_动=0.35N,受力绳子股数为 n=2,重物匀速提升的高度为 h,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nh  相似文献   

16.
正滑轮及其机械效率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题型以计算题(包含简答题)、实验题为主,考点集中在以下四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条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考点一、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知识回放:滑轮组的绕线问题应先确定所需绳子段数.题目中一般会指出绳子的重力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以下是两种情况的具体分析。1.提升重物:如图1,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拉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师生能注意进行系统的小结和复习,但在对某些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方面却做得不够。而这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维和培养能力的效果。本文以初中物理“滑轮(组)的正确使用”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复习和延伸:一、复习要点:1.滑轮的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滑轮组的作用: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的几种典型的绕…  相似文献   

18.
分析滑轮组绳自由端的拉力,一般依据“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其中物重是指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G G动),绳子段数n是指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这样拉力  相似文献   

19.
一、确定滑轮组绕绳股数的方法1.遮盖法如图1、2,按图示方法将方框中定滑轮部分全部遮盖,那么所有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头数就是绳的股数n(图1中n=2,图2中n=3).2.计算法a.重物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为h,绳端移动距离为s.则n=s/hb.设动滑轮承担绳子的股数是n,动滑轮总重为G动,被提升重物为G,绳端拉力为F,则:n=(G+G动)/F(n取只入不舍的整数值,不考虑摩擦)c.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被提升重物重为G,绳端拉力F,则:n=G/(Fη)d.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前进,重物前进时所受摩擦阻力为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绳端拉力为F,则:n=f/(Fη)二、滑轮组装…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动滑轮的使用,同学头脑里大多存在着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认为使用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二是认为使用中的动滑轮一定跟重物同升降.如图la所示.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动滑轮也有用两倍力、即两倍物体重的费力情况出现.这时,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转轴上,动力臂L1只有阻力臂L2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用了两倍力,但却有省一半距离的好处,此时仍然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图1b所示.单独使用一个动滑轮或动滑轮组来提吊重物时,动滑轮或动滑轮组在工作中的运动方向确实跟重物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同升或同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