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06-109
方法:以内蒙古自行车运动联盟的骑友为研究对象,共计337名骑友,其中男性包括217位、女性包括120位。目的:1)探讨骑行头盔产品属性与品牌形象对骑友忠诚度的影响力;2)探讨骑行头盔产品属性与品牌形象在预测骑友忠诚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本研究使用工具为"骑行头盔产品属性量表"、"品牌形象量表"和"骑友忠诚度量表"。并将所搜集的调查资料以多元阶层回归分析进行探讨。结论:根据研究调查结果:骑行头盔的"性能性品牌形象"为影响骑友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并且,骑行头盔的"非性能属性"与"体验性品牌形象"在骑友再购意愿的预测上具有交互作用。此外,当骑行头盔为非性能属性强时,体验性强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骑友的再购意愿。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2012,(11):8-10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来,有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杜甫画像进行涂鸦,并将涂鸦的图片发至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张张图片引来网友无限联想,各种版本的杜甫涂鸦作品纷纷涌上网络,不断被流传、转载,杜甫俨然成了"网络红人"。在网友涂鸦的那些杜甫画像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他时而化身为机枪男、送水工、骑摩托车的人,时而变成各种动漫形象,火影忍  相似文献   

3.
涂鸦(下)     
涂鸦刚开始流行时,人们只是在墙上喷涂自己的名字或绰号,并没有图案的概念,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涂鸦者开始在字型、效果等方面钻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涂鸦者在汽车、火车等不同表面上做涂鸦,墙不再是惟一的介质。一直发展到现在,涂鸦者有更多方法和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享受涂鸦带来的兴奋、刺激和畅快。他们更重视涂鸦的过程,因为那是做其他事情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面孔     
男孩趴在公交座位上写作业震撼无数网友 车上即停又走的人群,丝毫没有干扰到男孩,他安然趴在座位上写作业,那认真劲儿无不让人动容。近日,网友将沈阳一男孩趴在公交座位上写作业的照片发到网上,这一幕震撼了无数网友的心。  相似文献   

5.
襄阳记     
<正>1.贴吧这里,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另一种温暖;这里,能教我们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襄阳贴吧。襄阳贴吧是由关注襄阳的成千上万的网友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开展交流、娱乐的地方,也是网友互相帮助的地方。在贴吧,网友们一般用网络来交流思想。不过,这并不能阻碍什么,即使这一切都是虚拟的。这里,有人站出来为弱者说话;有人能帮助解决许多棘手  相似文献   

6.
辛渐 《教育》2011,(14):37
"找人代上课,女,20元一节。有意者留下QQ。非诚勿扰。"这是笔者日前在郑州一所高校贴吧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是一名大四学生。笔者在省内不少高校的贴吧上都查到过类似的帖子。自己不上课,找  相似文献   

7.
"无友不如己者"是《论语》章句集注中引起争议最大的话语之一.文章参阅历来典籍关于此句的阐释,通过分析孔门儒家精神、推敲原句逻辑意义以及在《论语》文本内进行互证等方法,将有关"无友不如己者"的诸多注释加以分类、解析和排除后,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哪个朋友会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  相似文献   

8.
然玉 《中文自修》2012,(6):9-10
【背景简介】日前,一套"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红遍网络。在网友涂鸦的画像里,杜甫开摩托、骑白马、打机枪、卖西瓜,又变身为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高达战士等动漫形象,这个1300岁的诗圣穿越到现代成了网络里最红的男主角。涂鸦杜甫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朱雅婷 《考试周刊》2014,(84):177-177
<正>一、什么是校服涂鸦"涂鸦(graffit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的graffiti。制作者将自己的绰号及自家门牌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后来扩大到汽车、火车和车站站台等不同表面上做graffiti,墙不再是唯一的介质。经过多年的发展,街头涂鸦文化散布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涂鸦是街头文化静止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政治的,可以是人性的,甚至可以没有任何含义。它来源于最直接的内心声音,色彩明艳,声音铿锵,个性张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上涂鸦文化。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用以表达其想宣告的意念或想法,涂鸦已成为年轻人最"潮"的玩意儿之一。学生选择把校服  相似文献   

10.
那天,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然而互联网上因为热传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而风云突起,引来网友围观调侃,学者忧心质疑,专家批评指责。原来,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中《登高》一诗的杜甫插图被涂鸦,并上传至网络。之后,热情的网友不顾自身脑细胞的损失,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杜甫很  相似文献   

11.
聚焦背景:2012年3月,在微博上流行一系列涂鸦画,杜甫成了这些画的主人公。画面上的他时而手持狙击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车,被网友们戏称"杜甫很忙"。该系列图画的原型是语文教材中《登高》那首诗的配图,这幅图是由已故的  相似文献   

12.
北燕南归     
新年伊始,燕子从河南鹤壁骑行至荥阳,并在荥阳提前度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会,为她庆生的是素昧平生的优酷网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骑友的微信祝福、网络留言祝福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让这个北漂女孩一颗渴望回家的心温暖而坚定。尽管持续骑行已经使她的身体异常疲惫,但她还是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微笑,她希望通过媒体把自己这一路的感动传达出来。接下来,她将和“年轻人”继续他们的千里骑行路中的下一程,从荥阳前往三门峡市,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家。  相似文献   

13.
动物Q世界     
阴毒Q友眼镜蛇青蛙迷上了网聊,那天他QQ上的小喇叭闪动起来,有人要求加他为好友。青蛙点开小喇叭一看,对方的网名叫"眼镜蛇"。青蛙想:"网名并不代表对方的真实姓名,他取名‘眼镜蛇’,也许是个戴眼镜的网友吧,一般戴眼镜的  相似文献   

14.
"骑行拉萨"近些年来逐渐形成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以亚文化的视野来观照,"骑行拉萨现象"是一种抵抗仪式,通过与旅游、跪拜朝圣两种行为的对比,可进一步厘清"骑行拉萨"这一特殊行为的内涵;而骑行者对日常生活的回归,其意义在于超越自身的平庸性,在常识之外寻求日常生活新意,是理想主义者的另一种胜利;当然,"骑行拉萨现象"作为亚文化,也面临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户外骑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参与,通过网络召集与现实结合的方式,户外骑友一起骑行,可以达到健身、旅游、走进户外、释放自我、丰富生活、结交朋友、挑战极限等目的。在骑行路线选择上,多选择通过性好、有一定安全保障、沿途风景可观赏性强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大一一个月了,想退学复读……"网友"干载难逢"在贴吧发出这样一则帖子,称"学校是‘一本',但不是‘211'‘985',专业不是很喜欢,但也不排斥.各位发表下看法,我参考参考."该帖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别……~考研吧!""支持复读"……(据《山东商报》报道) 对"干载难逢"这样的学生来说,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高考.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们舍弃了一切娱乐与休闲,刻苦攻读,他们相信,中学时代的所有付出,都会在大学里得到回报.但遗憾的是,进人大学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于是,他们便陷入迷茫之中.  相似文献   

17.
<正>岁月如歌,一转眼我已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耕耘了数十载,迎来送往多少学生,但周婷的贴吧事件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那一天我正在隔壁班上课,课间一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班学生在贴吧上说得太过分了,你快去看看吧。"下课后我急忙打开贴吧,只见帖子上写着:"王晓兰,你配当班长吗?!你就是老班的一条狗,叫你干嘛就干嘛!我选的班服就这么不入你的眼吗?!真是瞎了你的狗眼了!你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的?!谁当班长都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更加自由地抒发情怀,表达心声。这其中"贴吧"是当今网络中最常见的表达心声的方式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并以此汇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广大中小学生也非常喜欢"贴吧"这种形式,几乎每所学校甚至许多班级在网上都建有自己的"贴吧",笔者的学生也不例外。但当笔者上网浏览自己的学生建立的"贴吧"时,笔者惊讶地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很好  相似文献   

19.
家庭微博     
儿子年纪尚小,却是资深博主。以前因为他太小,我们经常越俎代庖,将他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情况间断发到博客上。前一阵子,某位同学的家长搜索到儿子的博客,此后经常来"逛逛"。那位同学告诉他后,儿子表示不喜欢被窥探,要求我们不要把他的情况发到网上。老公灵机一动,建议:"我们设个家庭‘纸微博’吧,就写在本子上,一则家  相似文献   

20.
一位叫MadSon11的国外网友将10美元折成一半,然后将钞票上的半边头像和真实生活中朋友的下半张脸拍在一起,结果居然毫无违和感,堪称天衣无缝——于是,他将这照片发到了网上,于是无数人把无数种钞票折了一半来找这些天生的钞票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