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知识概要1.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的U-I图线由欧姆定律得出I=U/R,这一关系用U-I图线来描述,就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图线的斜率即为电阻的阻值,即R=U/I=(ΔU)/(ΔI)。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1推导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I11=UI22=UI22--IU11=ΔΔUI(设U2>U1)。功率变化:ΔP=P2-P1=U22R-UR12=(U1+U2)R(U2-U1)=(U1+U2)(UR2-UR1)=(U1+U2)(I2-I1)=(U1+U2)ΔI或ΔP=P2-P1=UR22-UR12=(U1+U2)(U2-U1)R=(UR2-UR1)(U2-U1)=(I2+I1)(U2-U1)=(I1+I2)ΔU。2应用例1如果加在定值电阻的电压从8V增加到1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所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为。分析与解直接由结论知:R=ΔΔUI=100V.2-A8V=10Ω,ΔP=(U1+U2)ΔI=(8V…  相似文献   

3.
设C_1、C_2两个电容器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恒压源上,求C_1、C_2两端的电压U_1U_2。教科书上给出的答案是: U_1=C_2/(C_1+C_2)U (1) U_2=C_1/(C_1+C_2)U (2)但实际情况是: U_1=R_1/(R_1+R_2)U (3) U_2=R_2/(R_1+R_2)U (4)这里R_1、R_2是C_1、C_2的漏电电阻。实用电容器的漏电电阻不是无穷大,而是有限值,而且随介质的不同可以相差好几个数量级。例如高压云母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大于10~(12)欧,而低压纸质电容器则常小于10~9欧。  相似文献   

4.
1.两类U-I图象(1)由欧姆定律确定的U-I图象由欧姆定律得出I=U/R,此式表明:对于阻值一定的电阻R,通过它的电流I与其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这一关系用U-I图象来描述, 就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图线的“斜率”即为电阻的阻值,即R=U/I=△U/△I, 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谢志荣 《物理教师》2006,27(9):40-42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如速度(v=Δs/Δt),加速度(a=Δv/Δt)、电阻(R=U/I)等的定义,由于受速度、加速度定义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往往把电阻的定义式理解成为R=ΔU/ΔI,即认为电阻值就是U-J图线中的斜率,请看2003年全国理综第23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6.
串、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是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巧解方法。 一、等效电路法 例1 三个电阻R_1为13欧、R_2为6.5欧、R_3为1.3欧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大于1欧 (B)小于1欧 (C)等于1欧 解析:把R_2看成是两个R_1并联的等效电阻,把R_3看成是10个R_1并联的等效电阻,这样R_1、R_2和R_3并联就等于13个R_1并联,所以,总电阻R=R_1/(13)=1欧。故应选(C)。  相似文献   

7.
U-I图像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图像,认真分析该类图像对同学们的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U-I图像的分析,同学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一、U-I图像的物理意义如图1所示,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回路中的电流为I,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U=IR,U=E-Ir.在同一U-I坐标系上作出以上两式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很明显U=IR对应的图线为OH,表示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U=E-Ir对应的图线为AB,表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U-I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直线斜率:直线OH的斜率k表示外电路的电阻R(k=UI=R),AB的斜率k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r(|k=IE短|=r).UEUB DHCO I1I短图2AK ErRI U图12.坐标截距:AB直线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O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在横坐标上的截距(OA)表示为短路电流,其大小为:I短=EI.3.直线的交点:直线A与直线OH的交点为C,其横坐标值I1表示此时闭合电路的电流强度,纵坐标值U1表示此时的路端电压,图中CD值表示这时电源内阻的电压Ur=E-U1.4.面积:在U-I图像中...  相似文献   

8.
(2005年北京市)如图1是小李探究电路变化的实验图,其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已知R1>R2>R0,当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当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若ΔU1=|U1-U′1|、ΔU2=|U2-U′2|、ΔU0=|U0-U′0|则()(A)ΔU0>ΔU1>ΔU2(B)ΔU1<ΔU2<ΔU0(C)ΔU1>ΔU2>ΔU0(D)ΔU0<ΔU1<ΔU2分析:我们乍看此题无从下手,一时没有解题思路,从理论分析: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具有分压作用.U=U1+U2+U0的和不变,…  相似文献   

9.
一、推理无据例把电阻值分别等于2欧姆、3欧姆和6欧姆的三个电阻尺R_1、R_2和R_3并联,求总电阻。错解R=R_1×R_2×R_3/(R_1 R_2 R_3)=2×3×6/ (2 3 6)=36/11≈3.3(欧姆)剖析错解的原因是根据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的电阻R=RR/(R R),主观地推出错解中的三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公式,这是毫无根据的。正确答案是:1欧姆。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1.欧姆定律:I=RU.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R1+R2+R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1=R11+R12+R1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3.电功与热功:电功:P=UIt;热功:Q=I2Rt.一般情况下,电功与热功不相等,P!Q.4.怎样判定纯电阻电路:以发热为主要目的,则是纯电阻电器,否则不是.5.电路的简化与等效:巡流法、…  相似文献   

11.
恒定电流中物理量的关系通常用图线来表示,下面介绍几种重要图线及它们的应用,供大家参考。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在给定导体电阻R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而得出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遵循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对此图线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2.
一、电流随电阻变化的“串反并同”规律如图 1所示电路 ,当变阻器 RW的滑动触头P向左滑动时 ,各电阻上的电流怎样变化 ?图 1        图 2分析 当变阻器 RW 的滑动触头 P向左滑动时 ,RW的阻值减小 ,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根据 I=E/( R r)可知 ,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 ;进而根据 U端 =E- Ir可知 ,电路端电压减小 ;根据 U3=U端 可知 ,R3两端的电压 U3减小 ;根据 I3=U3/R可知 ,I3减小 ;根据 I2 =I- I3可知 ,I2 增大 ;根据 U2 =I2 R2 可知 ,U2 增大 ;根据 U1=U端 - U2 可知 ,U1减小 ;根据 I1=U1/R1可知 ,I1减小 ;根据 IW=I2 - I1可知 ,IW增大 .分析过程如图 2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 RW减小时 ,通过跟 RW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增大 ,跟 RW 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减小 .同理 ,当 RW 增大时 ,通过跟 RW 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减小 ,跟 RW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变化电阻、电源...  相似文献   

1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1/R=(1/R_1) (1/R_2) … (1/R_i) … (1/R_n)=sum from i=1 to n (1/R_i) (1)这种方法可称为“倒数法”或“电导法”。当各支路电阻相等时,R_1=R_2=……=R_i=…=R_n,则R=(R_1/n)一般说来,实际的并联电路各支路电阻往往是不相等的。能否有办法让各支路电阻变成相等呢?下面让我们来研究图1所示的电路。该电路两支路的电阻R_1>R_2,如果用R_(21)和R_(22)两个支路代替R_2支路,R_(21)=R_(22)=R_1,如图2所示,两图表示的电路并联总电阻相等,图2是图1的等效电路。它们的并联总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呈线性关系,也就是U—I曲线是条过原点的直线,此电阻为线性电阻。但是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U—I曲线可能不是直线,即为非线性电阻。笔者就下面其非线性电阻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在非线性电阻中某一状态下的导体电阻例: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炮,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绘出的四个图线(如图1),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图1解析:U—I图象的意义:斜率表示电阻,斜率越大,电阻越大,如果是曲线,可以用该点曲线的…  相似文献   

15.
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1/I1=U2/I2=U2-U1/I2-I1=ΔU/ΔI(设U2〉U1)。功率变化:ΔP=P2-P1=U2^2/R-U1^2/R=(U1+U2)(U2-U1)/R=(U1+U2)(U2/R-U1/R)=(U1+U2)(I2-I1)=(U1+U2)ΔI或ΔP=P2-P1=U2^2/R-U1^2/R=(U1+U2)(U2-U1)/R=(U2/R-U1/R)(U2-U1)=(I2+I1)(U2-U1)=(I1+I2)ΔU。  相似文献   

16.
例如图1所示,R1=3Ω,V1的示数是6V,V2的示数是9V,若图中两电阻交换位置后,两电压表示数不变,求A、B间的电压。分析原电路可等'效为如图2所示,设R1、R2、R3两端电压分别是U1、U2、U3,图中R1、R2、R3串联。因为V1测R1、R2两端电压和,所以U1+U2=6V。V2测R2、R3两端电压和,所以U2+U3=9V。因为U1+U2≠U2+U3,所以U1≠U3,R1≠R3。解1、列方程法:由I=RU知:U1+U2=I(R1+R2),U2+U3=I(R2+R3)。当R1=R2=3Ω,有:I1(R1+R2)=6V,I1(R2+R3)=9V。解得I1=1A,R3=6Ω。A、B间电压U=I1(R1+R2+R3)=1A(3Ω+3Ω+6Ω)=12V。解得I2=0.5A,…  相似文献   

17.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例题: 例1、两电阻R_1、R_2并联,若R_1=630欧,R_2=70欧,求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1/R=1/(630)+1/(70)=1/(63) ∴ R=63(欧) 例2、电阻R_1=200欧,R_2=50欧,求并联时的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相似文献   

18.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消耗的功率;(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求电阻R1的阻值;(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求电阻R2的阻值。答案(1)电源电压U=IR=2A×6Ω=12V。(2)电阻R消耗的功率P=IU=2A×12V=24W。(3)电阻R1与R并联,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U2/R1,6=122/R1。解得:R1=24Ω。(4)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U/(R R2)=12/(6 R2)。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I22R2,6=I22R2。解得:R2…  相似文献   

19.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它在解决各种电 路的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电 流(I)、电压(U)、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用 欧姆定律(I=刀/R)计算出第三个量.但是由于两类电路 有多种多样,就使得问题复杂化.那么怎样用欧姆定律来 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举几例来说明.解:当S1闭合、S2断开时,R1被短路、R3开路:U=U2=I2R2=1郾5A×10Ω=15V.当S1、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I1=I2',即U1/R1=U2'/R2.故U1/U2'=R1/R2=5/10=1/2.一共3份,总电压U=15V,则每份为5V.所以,此时R2两端电压U2'=2×5V=1…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初三教材“研究串联电路”一节,其核心任务是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大小关系。它的推导过程是: 设串联导体的阻值依次为R_1、R_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图8-27),那么, U=IR,U_1=IR_1,U_2=IR_2 把上列各式代入U=U_1+U_2中,得到 IR=IR_1+IR_2 所以R=R_1+R_2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上面的推导过程有两点不足:其一,由于学生只知道“导体的电阻”,至于“电路的总电阻”,学生对它还需要有一个感知认识过程,假如就这样将“电路的总电阻”以及“U=IR”直接抛授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其二,该推导过程得出结论很突然,也显得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