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穿鞋的徐无敌“胡荣华厉害吗?可你们大家不知道,老胡我们俩拜的是同一个师父,我们的师父名叫神谷子。胡特大拜师比我早,所以我应该叫他一声大师哥。说起我这大师哥,人是不错的,就是笨了一些,我师父教了他三年后,他才学到了象棋艺术的一点皮毛,把我师父气得直拍大腿,后悔当初收他为徒,于是一狠心把胡荣  相似文献   

2.
王查娜 《新体育》2006,(6):14-15
陈金原名陈鹏飞,1997年改名。这一年,是他从老家邯郸来南京拜师学打羽毛球的第二年。师父名金超,是南京市下关区体校的校长,1997年认陈金当干儿子,陈金的“金”宇正是干爸的姓。  相似文献   

3.
习武心得     
我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同学会武术,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武术。1973年毕业后,我开始和赵金伟表姐夫学习八极拳。当时赵金伟是天津下放的知青,是天津王洪润的弟子。1974年我上了天津技工学校,经赵金伟的引荐,让我和他的大师兄龚延树学习。龚师父在灰堆住,家离技校不远,我放学后经常去他家里练武。龚老师比我大十岁,因和表姐夫是师兄弟,他让我称呼  相似文献   

4.
尚立和 《钓鱼》2013,(10):17-19
我年逾古稀,七十一岁,钓龄却只有13年。我是新旧世纪之交才学钓鱼的。第一位师父是于瑞亭先生,他教的是传统钓法;不久,我又有了第二位师父,衣善新先生,他教我悬坠钓法:两位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我绑钩、调漂、抛竿等钓鱼技术。老衣还把他订阅多年的《钓鱼》杂志送给我学习,从此,我又有了第三位师父——《钓鱼》杂志;这位师父又引领我在《钓鱼》上结识了好多师父,可以说,我的师父遍天下;虽然好多师父素未谋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一项事业中,可以说这个人对这项事业无比热爱,或者说痴迷。我热爱的事情不多,象棋是我的挚爱。对于我的师父张志明,象棋是他痴迷的事业。所以,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师父之于我,亦师亦父亦友。——题记2000年暑假,8岁的我已经具备了象棋入门知识,怀着对于提升象棋水平的渴望到处觅师,终于有天在文化宫的围棋培训点遇见了张老师。是的,围棋培训  相似文献   

6.
拜师是习武者一件非常庄严的事。过去拜师前先要“递帖”,帖一般是朱红色的,成折叠形,表面写上“拜师”二字,帖中写弟子某某愿拜某某为师,自己的生年自日,籍贯住址,有的还要写上自己的誓言和志向等等。师父收下贴子表示同意拜者为征(如果师父”谢绝”贴即表示不愿收拜者为“入室弟子”,然后再选择良辰吉日清来本门长辈、同辈、亲朋好友正式举行拜师仪式。仪式由辈份高寿主持,堂中设置祖师“灵位”,拜师者跪地“盟誓”,给师父、同门长辈行拜师礼··最后大家一起记顿拜师喜宴。百门各派拜师的仪式和方法各有不同,都有自己选择徒…  相似文献   

7.
感师恩     
张子英 《武当》2009,(6):39-40
重获新生 三十年前,我恶疾缠身,卧床不起,患有胸腰椎结核,直不起腰身,加之肺结核,大吐血,吃药求医见效不大,被病魔折磨多年,只剩下皮包骨头。死神正向我步步逼近,我只有听天由命了。直至1984年,友人介绍我向刘瑞先生学习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当时,我拄着拐杖带着一丝希望去拜见刘老师。刘老师见我这个样子,就鼓励我好好学拳——“只要坚持练,病会好起来的”。老师的话语就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我与病魔搏斗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使心灰意懒的我又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期望。当即我要求拜师,刘老师欣然应允。第二天举行了传统的拜师礼,我成为第十二代传人。从此,我与恩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武学师说     
张方 《精武》2004,(8):20-22
习武者如果拜师,师父要考察徒弟,自有“择徒的标准”;弟子也应慎选师父,要知“拜师的学问”,欲知个中诀窍,须读《武学师说》。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沙弥修行多年,却始终不能参悟。他来请教师父。“师父,我来这里已经很多年了,每天我都专心诵经,一心向佛,可是我还是没有修成正果。我该怎么办?”师父答:“早晚有一天你会修成的。”“师父,那是什么时候呀?”师父告诉他继续修行便是,其他不再多说。于是小沙弥又回去用功参学,三年过去了,五年也过去了,小沙弥还是没有开悟。无奈之下,他又来找师父。“师父,我又修行了这么多年,可还是不得一点要领,看来我是没有这个慧根。我也不想再念佛了。师父,求您让我干点别的吧。”“既然如此,也不勉强你了。这样吧,佛堂后面有一片凤仙花,你就去侍…  相似文献   

10.
<正>乙亥年,在中国香港和大师兄张礼义及中国香港师兄常迪民三人正式拜朱鹤亭为师,见证人是享誉全球的影星关德兴大师(在大约80部电影中饰演黄飞鸿),主持人是国际詠春拳总会会长梁挺。跟随师父习武练拳,悟道炼丹,修行悟空三十余载。从师父当年古稀之年到现在的期颐之年,让我们这些弟子们感到无限自豪的是师父永恒青春,讲话中气足,走路步伐矫健,整天神采奕奕,特别让人羡慕的是师父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弟子们现已年过花甲或古稀之年,但我们从未感到老了,因为师父让我们不敢老。  相似文献   

11.
难舍太极情     
金建国 《精武》2004,(5):39-39
一、初识太极拳 我于1995年考上了无锡轻工大学,当时我已习形意拳。一天,我听到一则消息,说有一位著名的老拳师准备招收一批学员,教练太极拳。我当时来了兴趣,便在一个下午找到了教太极拳的老师父,正式向他学习太极拳。因为有一定的底子,学起拳来颇受老师喜爱,老人家夸我练得有点味道,增强了我练拳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看师徒传承     
师父对徒弟口传身授,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方式。师徒传承已经成为武术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依托于农耕时代、打着深刻儒家烙印的传承关系延续到现代,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论。繁缛的拜师仪式,究竟是封建糟粕还是文化礼仪?森严的等级制度,究竟会导致门派之争、固步自封。还是尊师重道、尚礼崇德?师徒传承是保护了武术的完整,还是束缚了武术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听听各方人士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王茂斋品德高尚,恩怨分明。其一心回报师恩,弘扬师门。由于师父饱受满清王公贝勒歧视,明明是受业于杨禄禅宗师,却因王公贝勒认为:你是奴才,我们的师父,你怎能叫师父?那不是和主子爷们称兄道弟吗?故在杨禄禅临终时,全佑(凌山、万春)遵师命拜小自己3岁的班侯为师。王茂斋对此不以为然,并公开对弟子说,我师父是全佑,师爷是杨禄禅。凡是满清皇亲国戚这些人前来投师拜门,王茂斋一概不教。有一次,一位王爷知道王茂斋喜爱兵器,就拿了一把镶嵌珠宝的名贵宝刀作为礼物,前来拜师。王坚辞不受。后来这人转而结交王的次子王子英,并把宝刀送给王子英。王…  相似文献   

14.
阎亚伟 《精武》2008,(3):58-59
我师兄与很多名家弟子有很深的交情,前些日子与他聊天,说起自己当年求师学艺的艰辛,他很感慨,说起一个事,让我十分震惊:他所知道的一些曾在名家师父门下学习的朋友,他们访求名师,努力修炼,练好功夫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去揍自己的名人师父!呜呼,师徒之间结怨如此之深,怎么不让人感慨师道尊严的沦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李小龙的武术老师是香港一代詠春拳宗师叶问和精武元老、节拳名家邵汉生。然而,李小龙青少年时代曾受教或曾受益的其他武术老师的名字,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李小龙曾向父亲李海泉学习过太极拳,向一位谭姓师父学习过洪拳,向一位不知名长者学习过蔡李佛拳,并向日本武术家大兵卫学习过柔道。他还曾向梁子鹏师父学习过内家  相似文献   

16.
张明寿 《武当》2014,(4):55-55
我生长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贵州省金沙县,从小热爱武术,却没有多大长进。今生有缘参加了2014年1月1日至5日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主办,由赵幼斌师父及赵亮老师主讲的第五期中华武当内家拳讲坛培训班。经过数日学习,收获颇丰。在此谨以粗浅领悟,以期与诸君共享并得到赐教。  相似文献   

17.
拜师记     
武式太极拳自武禹襄祖师创拳以来,历代拳师收徒非常谨慎,要求严格。有"师看徒三年,徒看师三年"之说。而我与师父从相遇到拜师经历了整整十年时间。倒不是我这个徒弟的庐山面目不易看清,也非我对择师过于挑剔,实在是其中有一些在今天看来不是理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权成 《精武》2006,(1):1-1
说出来您可能不相信,最初让我留意到程根科师父的,是程根科师父练功照背景中的一只特大号垃圾箱, 那只垃圾箱让我记忆犹新,大得犹如一个垃圾转运间。看着这张照片,我好奇地想,这人是谁啊,练功照怎么选只垃圾箱作背景啊。打开信封,拿出稿件,一看“演示程根科”,当时就想,照像的也忒业余了,这师傅的弟子们对老师也忒不悉心了,就这样我记住了程根科老师,同时也知道了常有心意拳。程根科老师1935年出生于山东,后随祖父迁居山西,自幼随祖父习长拳及中医,后拜山西著名心意拳大师  相似文献   

19.
张兴洲 《武当》2008,(9):40-41
2007年3月27日,一代太极宗师杨振基先生溘然长逝。他的逝世,使他的亲朋好友万分悲痛,使他的弟子们失去了一位爱戴的长者和尊敬的师父;他的去世,是我们邯郸太极拳界乃至全国太极拳界的重大损失。我与杨先生有着四十多年的友情,作为他的同道好友也深感悲痛,今特撰文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20.
王志远 《武当》2009,(1):41
师父喂的劲气在我身上流淌,师父身传口授的心法印在我的脑海里,它尚能使我在弘扬太极之路上拼搏和“周旋”。一直想写点什么,以纪念师父的亡灵。在我还需要师父的时候,我觉得永远需要他,然而他却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