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从内在心灵还是外在表现的视角判断人工智能体的道德角色和功能,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从互动构建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是人工智能体在与社会规制、人类行为者、人工非智能体、其他人工智能体以及技术规范的互动中逐步实现的,这一过程既是“智能”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人工智能体发挥其道德潜能从而实现其向善性的过程。从工程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体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混合式三条路径将实践语境中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诉求进行符号化转化,并在互动中实现信息交换,实现“善”的输出。从社会层面看,在人工智能体的设计阶段,意向价值的写入和评估形成了人工智能体道德输出的脚本;在推广应用阶段,人工智能体道德实践过程逐渐展开,其意向价值的实现必须依据社会主流价值进行调适,同时也需要营造有利于发挥人工智能体价值调节功能的社会氛围;在使用阶段,人工智能体的道德实践需要与使用者共同构建,意向价值与实现价值在互动中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开始从外部设定转向内在发展,智能主体逐渐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它的自主能力也不断增强。出于道德考量,自主决策和行为的人工智能开始被视为道德主体。因此,传统道德如何在智能技术中自主发挥作用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后果论、道义论和美德论都具有解决此问题的潜力。要构建能够进行道德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自主推理能够受人类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约束,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担负起决策“责任”。实现有“道德”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价值敏感设计、透明度设计及道德学习设计是开发道德人工智能的三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迄今文本伦理思想的对象都是人的“利己心”,具有假设价值论的特征。经验主义在肯定和高扬人的“利己心”的同时,运用假设的方式将道德价值实现引向尊重社会道德规则;德性主义贬斥人的“利己心”,力图以假设的道德本体权威将道德价值实现诉诸于人们的“自警”和“自觉”,由此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假设体系,在其指导下,社会道德规则具有虚拟的形式主义倾向,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必然出现道德悖论。中国传统儒学本质上是德性主义的义务论,克服其引起普遍化道德悖论的弊端,需要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相统一的意义上倡导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5.
机器伦理是解决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新方案,其倡导者主张,道德是可计算的,通过计算不仅可确保机器合乎道德地行动,而且可更好地探求道德的本质。但通过对机器伦理诸假设的分析发现,道德计算在方法论上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无法确保机器的道德行动,而且会动摇机器伦理的必要性基础。更重要的是,道德计算主义必然将人类导向一种旁观者立场,这或许是一个满足机器伦理要求的道德解释,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个潜藏着系统性风险的道德陷阱。因此,基于道德计算主义的机器伦理并不是一个解决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有效方案,我们仍需要将伦理规制的重心放在人类设计者身上。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评价关注的是主体道德行为的两个端点即道德价值选择的动机和效果,忽视道德价值实现的实际过程。因而不能发现和认识道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悖论问题。这是传统道德评价存在的一个“盲区”。这个“盲区”会直接导致道德评价简单化,使之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分析传统道德评价的“盲区”及其对于“解悖”的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道德评价理论和道德悖论的“解悖”学说。  相似文献   

7.
今天,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推动人类明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与混乱。其中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问题尤为人们 所关注。本着重从道德判断、道德控制力、道德动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理论 上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全新要求。自从萨乔万尼提出“道德领导”思想,“道德领导力”作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逐渐进入全球科研视野。通过分析教师道德领导力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教师道德领导力理论的逻辑进路,发现学界对教师道德领导力研究的系统性有所缺失,已有的学术成果多集中在教师道德领导力的行为范畴,对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理论生成逻辑和实践发展路向关注不够。未来的研究突破点是在“道”的层面如何突出对教师的价值引领,在“术”的层面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道德领导理论范式,在“器”的层面如何构建教师道德共同体,以加快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的超功利与功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都是功利道德。道德的超功利性仅是指道德行为动机超乎个体外在私利的壁垒,不包括社会公利及个人精神利益。人们的道德行为动机可以是超功利的,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推导出道德的本性是超功利的。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两种类型:道德主体必须超越个人的外在私利,遵循无偿奉献原则;道德主体的动机有合理的个人利益欲求,遵循正当利益原则。当前,出现的道德与市场经济“互斥论”的观点,理论根据之一,就是认为道德本性是超功利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八个相统一”的课程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总目标。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依托议题式教学和辨析式学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以致道”到“行义达道”。  相似文献   

12.
品德心理研究始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探讨,他利用创设的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在假设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判断的方法早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经典。鉴于皮亚杰的卓越研究,道德判断课题已成为品德心理研究的重心,相比之下,作为道德心理整体之密不可分的其他心理特征如道德动机的研究则略显不足,我国的研究状况亦是如此。我国对道德动机的研究始于60年代李伯黍等人的研究,他们从探索认识道德性动机与实际道德动机的特征、差异、关系及发展特征等方面入手,研究我国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特征。自80年代初期起我国开始出现较多的有关道德动机的…  相似文献   

13.
一古希腊唯心主义思想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道道”(《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64页);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则说:“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页)。长期以来,在谈到德育与智育、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时,人们常常这样把苏格拉底与卢梭作为对立的双方加以评论,认为他们各自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极端。然而,这确实是一场误会、苏格拉底在崇尚知识和道德的同时,也曾象卢梭那样极力贬低自然科学的地位,他甚至宣称:“我和物理学的探索是毫无缘份的。”(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121页)如果我们查一查欧洲思想史就会知道,苏格拉底所谓“知识即道德”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利他行为,人们总是站在“经济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源于一元动机驱策两种行为的分析,将各种因利他动机而产生的利他行为也解释为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站在二元动机驱策两种行为的基础上,在理性、利他和追求团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下,文章运用“道德人”假说来解释利他行为,并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对各种利他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正确估量了道德的社会效用,告诫全党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这是从源头上防止政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同时,提醒人们防止出现“道德政治化”,“道德经济化、倾向,在社会转型期,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哲学的视域下,人的完整生命是“人”与“技术”的合一,人在发明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在发明着人,给予人超越性的力量,使人的生命空间得以扩展。然而,技术的存在与发展也会让人陷入风险之中。在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机器的“智能”对人“意识”的僭越,使人面临着道德主体性失落、价值失序、伦理精神缺失等问题。对此,道德教育应当肩负起时代责任,引导个体重新审视人、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包括现实与虚拟在内的生活世界形成伦理认同,使之成为具有伦理精神与行动能力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环境下,社会普遍出现主体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以及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混乱、道德水准下降、道德使命感薄弱等现象,和谐社会的构建遭遇到了不和谐的时代难题。对于这一难题的化解,当然要靠法律,但也需要诉诸道德。道德需要显性的“外在”的规范和标准,更需要语文这一“内在”的信仰化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本体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研究的对象,它在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被赋予新的内涵。本体论承诺为逻辑视阈下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的研究提供了本体论预设。在运用具有可解释优势的逻辑工具开展人工智能道德研究的技术实现和现实应用中,通过对所要构建的逻辑模型所涵盖的特定领域世界的概念和关系做出本体上的承诺,回应人工智能道德的本体诉求。  相似文献   

19.
道德相对主义是与道德普遍主义对应的道德认识取向。尽管道德相对主义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现实道德教育中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道德判断带来困惑。当今大学生在使用学校公共计算机与使用私人计算机时相悖的道德行为正是困惑的表现。这一行为背后是对在“差序格局”文化下的中国式道德相对主义的解释,并对受道德相对主义影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工物道德行为体(AMAs)日益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权"和"感受性",使得机器(人)走出科幻小说的窠臼。由于世界需要善建AMAs、必要的道德"图灵测试"、强人工智能成为必然趋势,这些成为善建AMAs的时代性要求。瓦拉赫与艾伦提出了"三重区分"理论对AMAs进行了伦理定位,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式(TD)"和"自下而上式(BU)"两条伦理设计方法。瓦拉赫与艾伦立足于"未来场景"所进行的AMAs伦理设计思想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道德性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